导演吴宇森曾多次表露自己对于《喋血街头》的喜爱,它既是吴宇森个人童年记忆的影像书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悼念与续写,而张学友饰演的辉仔恰是他记忆的原 点,也是影片情感结构的张力所在,三次被爆头,三段推进,混响出头颅的哀嚎。
辉仔第一次被爆头是在阿B(梁朝伟)新婚的雨夜,借到钱的辉仔急着赶到酒馆结阿B婚宴的账,不料路上却被另一波小混混打劫,他死守着钱却被人拿瓶子爆了头,回到家稍加处理,他佯装没事人出现在阿B面前,是夜,辉仔再次被无情的父母赶出家门,阿B目睹一切追问之下知晓真 相,和辉仔一起踏上不归路。辉仔这次被爆头,使剧情产生了第一个转折点,让三兄弟不得不流 亡异乡,进入那个早已为他们准备好的悲惨世界;在情感上,辉仔第一次被爆头发生在三兄弟情义最顶峰的时候,虽然没钱又被看不起,但他们的情义令人动容,从今之后,他们的情义也在战火中一次次被销蚀。
辉仔第二次被爆头发生在草丛中,大哥细荣带着受伤的辉仔躲避着追捕,但辉仔因疼痛不断发出的呻 吟声,让他们有被发现的风险,所以细荣一次次用力摁住辉仔的嘴巴,随着追捕者不断靠近,细荣最终选择以爆头的方式结束辉仔的生命,以求保住自己的性命和那一箱日后翻身的金叶子。辉仔第二次被爆头促成三兄弟彻底的决裂,关于男性情义的故事就此打住,变奏为复 仇故事;在情感上,这一呛给所有人都留下极严重的心理阴影,成为他们最终选择过某种生活的动因。
辉仔第三次被爆头发生在香港,阿B带着辉仔的头骨回到香港,本想向细荣讨个说法,却被无情指责,最终二人互起杀心,阿B要为辉仔报 仇,细荣要除掉后患维持现在的风光,在搏斗之后,占上风的细荣一手拿着头骨、一手拿着呛,将呛塞进阿B手中,头骨被击中。在情节设置上,这一举动让本存有一丝幻想的阿B彻底绝望,最终杀掉细荣,而细荣对着头骨神经质般的念叨,说明他的心理已经极度疯狂;在情感上,由阿B完成这最后一呛,既有着送辉仔最后一程的味道,也有着向往事告别的意味,这一呛要是由细荣开,在剧情和情感上都达不到这个高度。
吴宇森对于细节的拿捏,在某种程度上比他的暴 力美学更有味道。
《喋血街头》:头颅的哀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近期热门文章(Popular Articles)
该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命运凝视,过往不再
“生猛疯格”是《大风杀》类型元素中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不重要的一个,然而,要在档期生存,势必需要一个“卖点”吸引观众眼球,“生猛”被从众多元素中拎了出来,也就合理许多。但,我认为《大风杀》的主基调还是“文艺”(犯罪文艺片),那些杀戮 ...
“拆”字为头 “暖”作尾
抢了手机店的“眼镜”和“大头”一路狂奔,逃至一处老旧小区内,小区的墙面上遍布“拆”字,“拆”有两个意像——摧毁与新生,这就是影片《无名之辈》要描述的小人物的无奈挣扎和末世希冀。小人物的无奈挣扎,遍布命运的捉弄。“眼镜”(胡广生),不 ...
《绿鱼》:当老港片邂逅诗人李沧东
北京国际电影节挑选李沧东的《绿鱼 》(4K)进入致敬片单,对我而言是一个很大的惊喜,一方面,它是我所喜爱的导演李沧东的作品,另一方面,这部充满老港片调性的《绿鱼》,与李沧东诗意化叙事很搭,看它,就像是一并重温了80年代的港片和李沧东 ...
《遗传厄运》: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
北影节为恐怖同好选了一部很好的片儿——《遗传厄运》,这是一部不事张扬却余味十足的“慢恐怖”,整个观影过程,前半段像是毫无目的的漫游,追随镜头在女主安妮零破碎的家庭内游荡,一半无趣,一半寡淡;到了后半段,那些寡淡与无趣成了拼凑完整“恐 ...
我们与恶魔的距离~
《看见恶魔》这类题材的作品,大多数情况下会被处理成感官意义上的爽片,金知云显然深谙此道,但他同时又有着更进一步的能力,在爽利之余,还能重重的在观众脑后敲上一锤。故事的主线围绕李秉宪饰演的金秀贤与崔岷植饰演的张京哲之间“猎人”与“猎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