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請收聽“小宇宙”“喜馬拉雅”播客《電影壹号文件》
我是對影片的聲音畫面和美學設計是比較滿意的,整部影片帶給我的氣質就是非常的幹淨純粹和克制,克制和隐忍是我看完這部電影後的第一個最明顯的感受,我覺得這種感受和本片的聲畫設計是分不開的,很多聲畫的表現都是一種欲言又止的感覺。因為整部影片的表達方式也是如此,它不是傳統的直給,而是通過刻畫美好去凸顯苦痛,是一種讓觀衆細思極恐的想象,這也是一種克制。我的理解,片頭那個長達幾乎一分鐘左右的黑屏,導演絕對是有他的用意的,因為黑屏過後緊接着的就是一群人在外面野營的非常美好的場景,這種長時間的黑暗到突然的美好其實也是導演的一種暗示,就像影片的海報一樣,一半全黑一半綠意盎然。紅色的畫面設計其實也是一種我覺得是關于鮮血的暗示。因為他是先拍的一個花的鏡頭,然後是尖叫,然後就是紅色的一大片。關于熱成像的設計,一開始我也不明白到底為什麼這樣設計,後來我聽了一下别人的想法才知道,當時那個背景下那種環境晚上是沒有任何光線的,所以隻能用這種方式去拍,導演放棄了打光的方式肯定也是有理由的,我覺得就是他想構造一個在如此黑暗的環境中出現的一個唯一的具有熱量的溫暖的一個影子在穿梭的一種感覺。
這部電影,我太喜歡了,就是攝影音效的話,就是剛講的都差不多,我認為它好的一點是它有點像平地驚雷,我不是說那個電影,我是說這個表現方法。就是我覺得他真正好的一點是,他不是說用這種反差,而是說用這種這些很驚悚東西就融入他的一些日常的生活裡面,那比如說那個軍官的那個鞋,沖出來的時候都是血,然後用那個骨灰去種那些植物,還有那些小孩兒玩的那個玩具,是那個猶太人的牙,這些反倒有點像蘭斯莫斯的電影,我覺得他這個電影最好的一點并不是說他這種反差,而是這種驚悚的細節融入他的那種生活裡面,而且沒有一個人覺得說這個事情是不對勁的,就是大家都習以為常,這個就是看到很震撼。同時他來了一段紅外攝影,那段當時我以為是個動畫,就當時說哎,怎麼突然切成動畫是怎麼了?我後來發現它是那個紅外攝影,然後真的覺得說那段哇,太驚豔了,就是那一段很怪誕,就是從一個很嚴肅的一種環境裡面突然切出來一小段來做這個事情,就感覺這個電影并不是很冷冰冰的那個感覺,它還有中間的一段溫度,雖然說它是黑白的畫面但像燙到刺眼的那種感覺。我想起一句話就是說,美是感性的理性顯現,是這句話可能有點繞啊,就是美是什麼呢?美是你通過一種感受之後,然後用你組織好的一個語言把它描述出來,這個叫就是對美的一個定義。就是我真的覺得是這部電影,可能攝影啊很多層面,我注意到一個細節,就是他每次切一下鏡頭的時候,他那個鏡頭會忽閃,那個光圈,它會先調小,然後又變大。為什麼我感覺是有一種漸離的感覺,因為這個設計隻是集中這個電影前半段,這前半段它每切個鏡頭都會忽閃一下,因為前半段那個女主還沒有發怒,那個男主還沒有被調離的時候展現,是很美好的片段,從那個美好裡面抽離出來,然後讓我們注意到那個聲音是什麼樣的,然後慢慢慢慢的這個小設計就沒了,慢慢慢慢的它就是變成正常的一個剪輯的方式,然後就是鏡頭主接,然後你就是從她丈夫要調任的時候,從那個時候開始,這個鏡頭是設計開始,就是越來越緊,越來越緊,就很能沉靜的感受他的那種冰冷,恐怖。
然後我覺得說有個敗筆是集中營博物館那段,我覺得可以拍博物館的片段,但是拍太長了,然後他最後閃回那一下還覺得還挺不錯的,因為我覺得說他前面留白留了這麼多,但是他突然一下落得很具象,就會有點别扭。我說你不如你就留個一小段,就是可以拍那一段,但是我覺得時間短一點,留白再大一點,這樣會更好看。所以我覺得這一小段就是一個大的敗筆。
然後我比較喜歡他裡面的一個鏡頭,就是那個軍官和他兩個兒子去河邊遊泳,然後他給了一個鑒于遠景和全景之間的一個鏡頭,然後那個經由水慢慢流出,那個骨灰慢慢把河水給染白那一段,就覺得哇,那段好驚豔,就是那種默不作聲的驚悚,真的很棒啊。這我覺得這一部反倒更像蘭斯莫斯的電影,我覺得有一點,就是這片子的表演,就是真的太會演了,因為我是學德語的,我就比較知道對那邊的情況各種了解,他真的是演出來那種,軍官跟德國女人的一種,自私也好,暴力也好,真的是演得太好了,就真的比艾瑪斯通演的好啊。
其實不止你一個人這麼想的,我看了一些評論嘛,他們也有人覺得這部電影的敗筆也是集中在最後博物館這一段,覺得沒必要加這一段,覺得格雷澤每次創作的時候都是喜歡通過結尾啊,或者影片的後半段,去把影片想表達的東西都揭露出來,就生怕觀衆看不懂一樣的,就前面你可能看着覺得好像影片的留白非常多,然後突然最後一個結尾或者影片後半部分就去給你揭露的非常明顯,所以會比較反感嘛,就像你剛剛說的那種感覺一樣。因為我看導演的其他作品比較少嘛,所以說我也不太清楚他以往的創作的一個風格。但是我有一點想法,可能跟你有點不太一樣,就是我其實對這部影片的結尾那一段其實沒有太大的一個反感吧,就是因為整部影片的基調跟風格都是以克制為主的,但我其實覺得最後那一段博物館,其實我覺得它也是克制的,他沒有一句台詞嘛,他隻有不斷的去這個清理外面的這個玻璃,然後讓觀衆去觀看裡面那些肮髒殘酷的曆史吧,可以說算是比較有比較戲谑性的一種表達吧。
其實我看這部片子之前呢,我一直覺得今年奧斯卡的最佳音效絕對是《奧本海默》,但是我看完這部片之後,我就百分百笃定絕對是《利益區域》絕對沒有疑問,因為我覺得這部片子的第一主角,它不是人物,它也不是影像,他的第一主角就是他的音響音效,剛開始他黑屏的設計就是我記得不是很清楚,應該是從那裡開始,背景就開始就緩緩出現一些集中的聲音啊,其實我覺得剛開始這裡導演就已經定下了這個基調了,就是說我這個片子主角,剛開始就給你黑屏,就告訴你這片子影像它不是第一的,它是最低的,然後繼續往後,背景裡的那個聲音,呈現那種反差感是越來越明顯的。我感覺他那個綠色就是調的,反而調得過量了都已經。我覺得可能就是因為這種設計,然後才能讓他背景裡的那些集中營已經發生的,那些他沒有表達出來的那些劇情才會顯得反差更大,才能突出他想表達這種反思,就是他的主題才能更加凸顯出來。這是我覺得他在音響上他絕對是做得非常好的,而且他非常難得,我真的覺得就是現在的音響效果就非常難得。它真的是他做到足夠的細,他不像很多就是現在好多好萊塢或者以往奧斯卡提名的作品,印象裡就是它真的很吵。我不知道你們是不是這樣想,我之前看《奧本海默》也覺得,雖然他其實已經做得很好,但我真的覺得就是隆咚咚的吵的我腦袋疼。它完全是細化這裡面的每一個,無論是聲音,人物的尖叫,還是火香燒的那種聲音,排隊跑步的聲音,這些都精細的表達出來,這其實是做得非常優秀,也非常精妙的一個設計。然後影像方面其實我就覺得可能導演想要一種極簡的一個風格,再度去凸顯他的那種反向表達,對屠殺那個反差吧,就是很對我的胃口,而且他采用那種方式其實确實很藝術化。
關于本片的海報大家有什麼想法嗎,我前面其實也已經提到了,跟開頭長時間的黑屏一樣,一半全黑一半綠色,按照正常邏輯,應該是漆黑的天空,但是漆黑的天空又怎麼會照亮地上的綠呢?所以那不是天空,所以那是黑煙,還是倒影?還是兩塊相隔的利益區域呢?因為我覺得牆内牆外其實本身是沒有任何區别的,上面的黑暗和下面的綠色也是沒有區别的,那些德國軍官和家庭也是那個在牆内的,被禁锢的人,無法離開的人,他們在表面溫暖和諧的别墅裡也充斥着各種暴力,算計,出軌。以及他們所有人内心的黑暗。本片的片名英文直譯過來其實是有趣的區域,但其實中文翻譯成利益區域其實更有趣,這兩塊區域其實都是利益區域,都充斥着利益的交互。
我真的覺得這部電影的海報真的做太好了,我覺得他的海報就是一種以非常簡單的方式去直接了當的表達出這片子到底想講什麼。花園對着天空上面,那天空直接給它抹黑了,其實就是這樣的一個設計,我就感覺其實它不是那種黑夜的黑,它其實完全是用那個像素的黑給它抹黑了,之後一個看似溫暖溫馨的一個花園其實是被籠罩在了一種黑暗之下,而且是一種警示,完全不是那種黑夜獨有的那種長夜,它其實是一種完全是像素般冰冷的黑,就和屠殺背景相對應的那種完全是寄生的,沒有人性的,才能和他這部片子更好去結合在一起。所以我覺得他這個是看起來很簡單,但其實它是一個非常精準,非常巧妙的一個設計。
對,我也覺得看完這部電影之後能更好的去理解這部電影的海報。最後我想總結一下我們對這兩部電影的評論,我想請各位對這兩部電影總分十分進行一個簡單的評分吧。
因為我之前說想錄這期節目,我個人對這兩個作品還是比較喜歡的,還有一點就是它們确實都是非常有作者化的一個表達,都是非常有可以探讨的一些點吧。就是剛才也提到的《可憐的東西》一些美術,造型上的一些設計,包括《利益區域》的音響跟畫面上的一些設計。所以這兩部電影至少在這種電影作為一種觀賞的一種藝術,一種不應該服務于故事的藝術,能帶給我們一些視覺上的美學上的一些體驗還是非常重要,所以說我會給到《可憐的東西》七分,《利益區域》是八分,為什麼就是會比《利益區域》要低一分呢?其實就是因為在表達的那個層面上,确實《利益區域》會更完整,更深刻一點。但是兩部影片一些客觀上的電影藝術上的處理,不管是服裝美術還是音響攝影,都是非常優秀的。
我覺得《可憐的東西》的話,就可能隻能給他五到六分,雖然說我覺得它不好看,我也不能從《可憐的東西》身上挖掘出來什麼,可能表達就比較匮乏,但是不可否認它确實是部無論從制作還是别的它是個很精良的電影,所以說我給他五到六分,然後《利益區域》的話,我就給他八分。我真的覺得我很喜歡這個《利益區域》,就是他的各種表達,他用另外一個方法呈現了那個二戰集中營,然後它的作者性,他的強突人心,我很喜歡。我認同一個電影我是先看它的作者性,如果說他的作者性很強啊,我願意給他高分,但是他在最後那個閃回,真的就是不太好。直接去掉也不太行,直接去掉的話就不有趣了,就是我覺得如果截短一點的話,可以給他九分。
其實這兩個片子給我的感覺都是基本一樣,就是我能大概理解導演說想要表達什麼,但是都不是很對我的點,我不是很能接受。所以其實他們在我這裡基本上屬于一類片子,就是說那種其實很不錯,但确實不是我的菜,就這種感覺。像《可憐的東西》它可能還有一些風格,包括他那些美學是我個人稍微比較喜歡的,我還可以給他六分往上,七分往下這個區間差不多。然後像《利益區域》呢,它其實就是完全不是我的那種感覺,不是我喜歡的這個類型,其實它那些像剛才說那些點大部分也可以get到。但确實他并不是在我喜歡那個區域,所以《利益區域》我隻能給一個及格分差不多了。
編輯:齊馬不很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