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屆北京國際電影節正在進行中。吳雙導演《百川東到海》入圍“注目未來”單元,這是FIRST青年影展展映之後,影片再次于大銀幕上呈現。

“注目未來”單元為北影節的次級競賽單元,面向全球征集不同題材、類型與風格的導演首部或第二部劇情長片,旨在“用中國的眼光發現國際影壇新人,以世界電影新潮流引領藝術原創”。《百川東到海》是吳雙導演的首部長片作品,從報名的近500部影片中脫穎而出。

《百川東到海》作為曾經入圍北京國際電影節wip的項目,今年再次回到北影節,亮相“注目未來”單元。

...
去年西甯,我們曾主辦一場女性論壇,和女性電影人暢談了一晚上。(詳見文章:生娃照顧家庭or拍電影?不要定義女性應該做什麼)其中有兩位是《百川東到海》電影的主創:導演吳雙,編劇劉婧。書本與這兩位主創又在北影節相遇,和她們做了一個簡單輕松的采訪。

兩位主創在影片中呈現出樂觀、積極的精神與現實的關懷,同時在生活中她們也以幽默向上的态度進行思考與創作。

...
整理、編輯:楊發财采訪、責編:劉小黛策劃:抛開書本編輯部1
相識之緣劉小黛:您二位在學校裡面是怎樣一個學習的狀态?可以分享一下你們什麼時候開始結緣的?劉婧:我們倆大學是一個寝室的,有時吳雙看完電影就會問我怎麼想,我們常常因為電影而辯論,我覺得就深入探讨挺好的,我們也是在這個過程當中認識熟悉的。她(吳雙)真的是對電影非常認真的一個人,看電影不是為了消遣。有一次我們有個小組拟音作業,在一個很細節的地方她一直堅持一個觀念,我當時覺得沒有什麼緊要。後來,她就找到了影片的原片段發給大家。她說不是她非要堅持,但是我們可以看一下,導演在這個地方對人物的情緒是有處理的,我們可以處理的不一樣,但是我們也是應該有所反應的,哪怕我們是用相反的方式來反應。吳雙:我們上學的時候對自己挺苛刻的,每拍一部不會覺得哪些段落我拍的太好了,反而兩眼就是盯着自己的問題看,覺得拍的時候當時為什麼沒堅持,會有各種挑剔。當時也感覺特别抑郁,但我們兩個抑郁的時候相互鼓勵,一定要相信能變好,你要是退縮了那就壞了。
...
導演吳雙和編劇劉婧2
創作的意義劉小黛:電影創作對你們倆來說意味着什麼?吳雙:電影創作對我來說是一種修行,也是一種避世。因為生活裡有一些煩惱,但是我會覺得那些煩惱非常不值得一提,因為還有更重要的事情。但是一旦自己不創作,就感覺有些生活上的問題都冒出來了,我覺得思考這些事兒很浪費生命,我不想被很多瑣事占據。劉婧:我也做過其他行業,跨度超級大的行業,然後發現電影創作可能是自己這輩子做的最快樂的事情,特别是我覺得編劇工作簡直是一件太快樂的事情。去到不同的環境中,看到不同質感的人和事,産生新的構思,故事自然湧現過來,我就覺得這個是蠻奇妙的。
...
電影《百川東到海》劇照3
映後所感劉小黛:我了解到你們很注重作品跟觀衆的對話,當時在寫劇本的時候,或者拍片的時候,你們會想到會跟觀衆進行交流嗎?這次等到作品真正的觀衆面對面的時候是符合你們期待的嗎?吳雙:我不會想在創作中想到觀衆這段應該感動,或者去想觀衆會怎麼樣。我是覺得就把信息量表達清楚,讓角色當下的情緒表露,有些觀衆能get到,不用太刻意。劉婧:我覺得是高于我的預料,因為有一場放的時候影片裡面小孩子們在做遊戲、算卦,然後下面就有觀衆在笑,但是我也不能處理成喜劇的感覺,因為是很正常的兩個孩子要信以為真的做,這可能是我們大人看起來很幽默的東西,但到後面也有一些關于思考的東西。還是會來考慮到一些,不想讓影片變得特别沉重,還是要調節這樣的氣氛。之後參加映後的時候,大家一塊交流,講他們從影片當中獲得的一些感受,我們看到豆瓣上也有人寫感想,看到有人能有共鳴,有人在思考,覺得挺好的。
...
FIRST推介語4
創作者與電影節劉小黛:你們參加了這個電影節以後,你們覺得電影節對我們國内這些創作者的意義在哪裡?吳雙:還是希望通過電影節能收獲更多的觀衆,聽到關于影片的反饋,确定觀衆是否喜歡。從創作角度,能和專業同行之間進行交流,我覺得這個是比較重要的,因為院線的片子種類相對不是很多,比如在FIRST可以看不同類型的影片,也可以開闊自己的眼界。劉婧:我覺得會像一個風向标,因為首先電影節肯定有評獎的這一部分,那不管是觀衆投的,還是專業評委評判的,是有一個傾向性的東西,會看到一些方向。同時電影節會引入很多國外的片子,可以看見同期世界影人在做什麼。我這次還注意到,好多片子在豆瓣上已經開分了,但分不是特别高。因為電影節的放映讓更多觀衆有機會看到,結果分數升上去了,也挺好。因為專業的從業者和一個大衆觀衆的審美視角還是有所不同,多一些被看到的機會,也能更好的呈現影片的多元理解吧。
...
書本·西甯之海女性論壇現場圖5
生活瑣碎劉小黛:你們參加完電影節,平時會做一些什麼事情呢?吳雙:我會看看社會新聞。雖然有的時候新聞也不完全是事實,但也會看媒體為什麼是這個角度,我自己覺得挺重要的。劉婧:要看新聞,要一直有與時俱進的東西介入,才能跟上時代思考,閉門造車,那能造啥?也特别感謝每天收到的吳雙的短信問我,“你今天思考了嗎”,“思考得怎麼樣了”,“有沒有什麼新的創作想法”等等,總之就是不能停止思考。哈哈哈哈,我現在已經學會主動報備。
...
...
生活中的劉婧和吳雙6
做導演的要素劉小黛:請問二位,你們覺得做導演是天賦重要,還是後天的習得重要?吳雙:我覺得天分的是很重要的,但是可能沒有天時地利人和重要。比如你的生活中不能有特别多那種非常困擾的事情,因為這樣就會沒那麼專注。我說的天時地利人和,就是還有周圍的環境,要讓你保持一個平穩的心态。如果你有了一個想法,你還沒實施,生活中出現了困擾,你意志垮了,那這個是不行的。劉婧:我覺得當導演比較看人的性格,我自知當不成導演,就是認清了自己的性格吧。我比較喜歡照顧大家的情緒,想平和平靜點。吳雙之前看我拍片的時候,她就會說,你想拍這個鏡頭你跟攝影師說呀,她都急死了。就是因為性格的原因,我沒有再往前走極緻那一步,最後看片子的時候,自己就會覺得那個時候為什麼不再決絕一點?所以,還是要認清自己到底什麼性格,但她(吳雙)就是特别“較真”的一個人,項目遇到任何困難,她都會一直堅持下去,我覺得這點挺重要的,你能堅持下去,你認真對待這件事情,我覺得做項目這兩點非常重要。
...
導演吳雙(左二)和編劇劉婧(右二)7
To live劉小黛:你倆靠什麼生存呢?有沒有生活的壓力或者焦慮?劉婧:我們倆都工作過一段時間,然後那段時間就攢一點錢,我們現在就是什麼時候不行了,再去工作。抛開書本:那現在工作是不是特别難找啊?抛開書本:其實我感覺是工作好找,但是都想幹一個環境又好,錢也多的工作。吳雙:可能我們倆沒工作,也是暫時沒遇到雙向奔赴的崗位吧,哈哈哈。劉婧:對,因為我年紀大嘛,人家不要我,可能我的資曆隻比剛出社會的要好一些,但是人家要年輕人不會要我。我其實也不要很多錢,就想要一樣的工資,後來還是覺得算了,我安慰自己說“沒事沒事,你隻是輸給了這個年齡”。
...
生活中的劉婧吳雙:我之前是在電影公司做執行,也幫導演做一些案頭,整理一下劇本,然後采風的資料,包括跟外方做一些溝通,剛畢業的時候大概做了一年半左右。後來電影上映了,就離開了。劉小黛:那你倆現在是有自主創業對嗎?吳雙&劉婧:哈哈哈,怎麼說呢,我們倆現在可能是自主躺平,主動思考吧。反正如果遇到大問題,實在不行再一起去公司上班。
...
電影《百川東到海》海報8
劇組之别劉小黛:之前有提到過你(吳雙)跟過國際組,你覺得這個跟國内的組有什麼差别?吳雙:我們合作的是哈薩克斯坦電影集團,他們一直保留着老電影制片廠的工作模式,比較像上班,周末是有雙休的。但是我們跟他們商量,周末隻能休息一天,一開始他們很難想象40或者50天一天不休息隻拍片,也是非常專業的配合完成,逐漸适應了這種強度。這個電影還去了聖彼得堡拍攝,我們也是跟當地的制片廠合作,他們所有工作人員都訓練有素,特别是群演。比如,他們會認真的揣摩角色,設計符合角色的外部造型和肢體動作,不會說突然跑出來搶戲,或者受不了冬天的寒冷需要休息等等。我覺得還是不一樣,俄方更工業化,安排工作都是很細緻的。
...
...
吳雙導演本科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碩士畢業于倫敦電影學院。曾入選金雞青年導演訓練營。擔任首部中國和哈薩克斯坦合拍故事片、第九屆北京國際電影節“天壇獎”開幕影片《音樂家》執行導演。導演的長片處女作《百川東到海》入圍FRIST青年電影展主競賽單元、上海國際電影節、北京國際電影節和金雞電影節WIP單元。
...
劉婧編劇影片《百川東到海》編劇,本碩皆就讀于中央戲劇學院。劇本《逆流而上》,榮獲第十五屆夏衍杯優秀電影劇本征集“成長電影劇本”獎。劇本《歸園田居》,入圍中國青年編劇扶持計劃“聿影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