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月結束前,伊尼希爾島上會死一個人,甚至會死兩個人。”

“我們要祈禱上帝,死的人既不是你,也不會是西布。”

這部電影講述的兩個男人間的友誼破裂的故事。可以從兩個層面去解析這部電影,一個是宏觀層面,故事發生在1923年愛爾蘭内戰期間,兩個男人之間的“戰争”巧妙地與愛爾蘭内戰互文。另一個是從微觀層面,去講述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一個男人帕瑞克和往常一樣找他的好友科爾姆去鎮上的酒吧喝上幾杯,胡亂瞎扯幾句,度過稀松平常的下午,甚至晚上。但是當帕瑞克來到科爾姆家中,科爾姆一反常态不給他開門,他隻好獨自先行來到酒吧等待好友。好友科爾姆一直不見身影,他再次來到好友家中,好友不知所蹤,他隻能先返回小酒吧,卻發現好友科爾姆已經來到了酒吧,他便自然地坐在好友身邊,但是好友科爾姆卻如同陌生人一般,坐得離他遠遠的。故事由此展開,焦點緊緊圍繞着兩人的關系展開,科爾姆想要離開這段友誼,而帕瑞克一次一次接近科爾姆,但是兩人的關系還是越來越遠,甚至開始劍拔弩張。

故事的概要大緻如此,因為我是不太了解愛爾蘭内戰的,所以我就從微觀層面去分析。故事一開始就有一種接近生活的質感,我說的質感倒不是場景的日常化,而是故事的節奏非常接近日常生活,講述方法十分舒緩,其中也有一大段的空白,例如帕瑞克十分疑惑,獨自在家中思考原因,妹妹西布安也不急着去打算帕瑞克,而是搬了凳子坐了下來,然後兩人之間才有一搭沒有一搭地說起來了。

當然這種空白毫無疑問把故事的節奏變得更加緩慢,如果不加一點耐心和平靜,可能根本看不完這部電影,但也是這種空白,讓我覺得這部電影的基調不再是一部藝術電影,而更像一部真實的紀錄片,電影的情節可以延伸到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來,讓我有更多的思考。

這個小世界非常接近我們的現實世界,并沒有什麼過多的新聞,不過是有幾個人跳湖自殺,但這也是發生在人們口耳相傳的不遠處,這個小世界更多的是無聊的日常生活,而故事的主人公帕瑞克便對這種無聊的日常十分遊刃有餘,他清早去放牛放羊,之後便擁有了大把的時間需要打發。但是好友科爾姆單方面的斷交,徹底毀掉了他生活的秩序。

科爾姆給出斷交的理由十分簡單,帕瑞克是個好人,但是他就是單純不再喜歡帕瑞克,他不想把自己的餘生浪費在與帕瑞克的閑聊中,然後死後什麼都沒有留下。他開始拉起小提琴,并開始嘗試作曲。

在我看來,科爾姆一系列反叛日常的行為是一種恐懼驅使的。這種恐懼來自死亡,來自死亡的認知,這種恐懼其實是與我們普通人的恐懼是共通的。我們仿佛從生下來便開始模模糊糊尋求一種東西,這種東西被人們命名為意義。

因為死亡如影随形,所以我們愈發覺得人生苦短,便變得更加恐懼,開始想要做些什麼留在這個世界,而不是與好友扯東扯西,茫茫然度過此生。而科爾姆抛棄帕瑞克正是出于這種原因。但科爾姆單方面放棄這段友誼的想法顯然沒有如願。帕瑞克一直想要一個答案,數十年的慣性讓他無法适應沒有老友科爾姆的生活,他一直想要與科爾姆重歸于好,科爾姆隻能用斷指來威脅帕瑞克,如果帕瑞克還要和他說話,他就會剪掉自己的手指。

但是在我看來,科爾姆自虐式的行為其實與帕瑞克的關系并不大,我覺得斷指的行為更像是一種逃避,科爾姆太想給這個世界留下一點東西。但是實際上,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普通人,曆史是殘忍的,普通人的命運除了被遺忘,并不會有更多的選擇,科爾姆其實内心也知道自己隻是一個普通人,雖然他對自己的音樂才能引以為傲,但是他内心是自卑的,他甚至沒有任何的樂理知識,不知道莫紮特十八世紀的音樂家。

所以他為自己碌碌無為的一生,找了一個完美的理由——一定是那個平庸的人帕瑞克拖累了我,和他閑聊是在浪費時間,于是他便下了這個決定,而斷指的行為,更是一個完美的逃避的理由,他警告帕瑞克不要和他說話,但是幾十年的關系,哪有那麼容易說斷就算,他決絕的斷指行為更像是他預謀已久的一個借口,手指斷掉,便無法彈琴,即便無法做出驚世駭俗的曲子,事情也變得不是那麼難以接受。

但是在我看來,人生的意義并不是一件那麼重要的事情,我們的每一天都是普通而瑣細的一天,戲劇中的大張大合也隻是偶然,枯燥才是人生的常态,我們可以自由地使用我們的每一天,我們可以在家裡枯坐一天,看上去就像是在浪費人生,但是其實“浪費”這個詞去形容人生本來就很奇怪。為什麼我枯坐一天,就是在浪費人生,這種對于自己時間的使用的形容詞“浪費”,這個詞的标準又是什麼呢?有沒有可能我們的人生,本來就沒有任何的意義,我們人類的存在不過是一個偶然,我們都是偶然狀态,那麼為何要有對于人生無益的焦慮感呢?

而片中正是科爾姆的這種焦慮毀掉了他與帕瑞克本來平靜的生活,但是我這麼說又有點偏頗,科爾姆并不是有意去毀掉他平靜的生活,他不過是主動思考了自己的人生,然後做出了選擇。也可以說,這種選擇并不是毀掉了他們平靜的生活,而是在不經意間,揭開了真實世界的殘酷性。科爾姆想要得到自己想過的生活,卻無意中點燃起了一場無法停息的大火。

他們生活的地方也并不是所謂的世外桃源,而是一個暗流湧動的熟人的人際社會。大多數人都活在慣性中,對大部分困難都熟視無睹,他們是麻木的人群中,不知道人與人之間的邊際,這裡是一個小島,被戰争陰影籠罩着的小地方,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如此之近,近到雜貨鋪的老闆娘可以毫無顧忌地打開西布安的信件,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如此之遠,遠到無人對鄰居多米尼遭遇的猥亵無動于衷。

而面對這樣的社會,人們的力量是有限的,你要不繼續麻木地活下去,要不就離開這裡。西布安的困境,就像我們國家生活在農村裡的一些女性的困境如出一轍,她們讀過書,受到過一些教育,她們為了家庭默默奉獻,但是到了生育年齡,她們如果不盡早走入婚姻,她們就會遭遇巨大的壓力,而這個壓力就是來自熟人社會的壓力,不想淪為他們口中的笑柄,她們中的很多人都草率進入了一段不那麼如意的婚姻。西布安是島上少數幾個讀了很多書的姑娘,她從書裡去看世界,看到了小島上人們都冷漠,她盡力照顧哥哥,安慰哥哥,還願意在走出小島後,給哥哥留一個床位。她是強大的,她也是清醒的,她覺得這個小島上的一切都過于荒謬,不管是執意斷交的科爾姆,還是不願有所改變的帕瑞克,還是多管閑事的人們。

而對于西布安拒絕多米尼的告白,在某方面确實挺殘忍,但不得不說西布安确實是清醒的,她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即便她獨自在深夜哭泣,也不會随便接受别人的告白。不得不說,這就是西布安的聰明之處,她真正與島上其他人不同。當然多米尼最後墜湖而死,也确實是一個悲劇。

我絮絮叨叨講了這麼多,其實也是在探讨影片影射的人類之間的關系。也要比較熟悉英國曆史的影評人,說科爾姆與帕瑞克之間的關系是在暗喻英國的内戰,這是一場不知因何而起,又無法結束的戰争,我在這裡也就不展開了。

希望大家都能省視自己的内心世界,真正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