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的個人打分與本篇影評無關)
譯文首發:公衆号“遠洋孤島”
原文出自:《電影手冊》360~361期-1984年夏季刊
原文标題:插入你們的錄像帶【A VOS CASSETTES】
原文作者:Charles Tesson

譯文如下:
麥克斯·雷恩(詹姆斯·伍茲飾演)是多倫多一家專門播放色情片的私營電視台的節目總監。在一位技術員朋友的幫助下,他從匹茲堡竊取了名為《影視場【Vidéodrome】》的節目,該頻道播放真實的“虐殺電影”(包含非表演性質的酷刑、性虐待,甚至謀殺)。妮琪·布蘭德(黛布拉·哈裡精彩出演)是麥克斯·雷恩在與奧布裡維恩【O’Blivion】(意為“遺忘”【Oubli】)教授進行的電視辯論中結識的朋友,她被《影視場》深深吸引,并立即前往了匹茲堡。當麥克斯·雷恩在電視屏幕上看到她時,她正在勒死奧布裡維恩教授。在犯罪現場——由教授女兒經營的“陰極射線布道會”(為附近流浪漢提供流行視頻的一家慈善機構)内——麥克斯隻發現了空蕩蕩的布景。教授早已去世,如今僅以影像形式存在,不過是衆多錄影帶中的一盒。

電影影像的恐怖能達到何種極限?《錄影帶謀殺案》邀請我們踏上這場旅程。
這部電影帶領我們進入的正是電視觀衆坐在影像方盒前的日常狀态。這個身體在成為自身影像的冒險過程中,甚至需要舍棄皮膚(更确切說,是舍棄肉體),但并非采用奇幻的方式來拍攝。超越鏡面(電視屏幕)并非源自卡羅爾式的魔法作用——《錄影帶謀殺案》并非“愛麗絲恐怖奇遇記”的新版本。如果說整個機制的最初動力源于感知和幻覺,那麼柯南伯格賦予它一種獨特的轉向(幻覺變成一種局部化的現象,一個腦部腫瘤、一隻“第三眼”——讓人聯想到《奪命兇靈》中的“松果體眼”),直至徹底颠覆原本的設定。警示不再是“請勿将欲望當成現實”,而恰恰相反:請勿将現實當成幻覺。麥克斯·雷恩最終消融在自己的錄像影像中,而柯南伯格拍下了這個過程的前兆:電視觀衆身體上可見的變形。

在卡夫卡的《變形記》中,格裡高爾變成了昆蟲。在《錄影帶謀殺案》中,麥克斯變成了一台錄像機。盡管兩者的變形對象不同,但背後的邏輯卻是相同的:變形是個體對抗日常環境的結果。在卧室裡發現一隻昆蟲,與在公寓裡擺放電視機和錄像機一樣稀松平常。因為長期使用錄像機、反複擺弄磁帶并觀看《影視場》,麥克斯最終成為一台行走的錄像機。受《影視場》影像的控制并陷入催眠狀态後,他執行着錄影帶在其腹腔内展開的計劃/鏡頭【plans】(雙關:既指要實施的犯罪計劃,也指電影影像的鏡頭)。當錄像變成肉體(人體的錄像機化,被設定為一個擅長記錄并吞噬影像的機器),人體則在與錄像影像的接觸中變成語言。這正是時代的症候。

《錄影帶謀殺案》不僅将我們引入一個邏輯嚴謹卻又荒誕離奇的迷宮系統,還展現了一種說書人般的親切和人性化的特質。日常的電視體驗究竟是如何變得詭異不安的?對柯南伯格來說,隻需借助一個現實主義布景、幾處細節描寫、一場戲和幾個鏡頭,便能将我們帶入另一個世界:麥克斯最終登上的那艘生鏽的船、“陰極射線布道會”内迷宮般的屏風、那間(配有幻覺頭盔的)嶄新眼鏡店所改裝成的破舊商店,還有奇觀光學公司總裁布萊恩·康維斯——這位《錄影帶謀殺案》中虛構的“戴眼鏡的男人”,讓人不禁想起霍夫曼童話中的“睡魔”。

如果非要為《錄影帶謀殺案》的叙事尋找一個文學親緣,那可能就是莫泊桑(《奧爾拉》)。《錄影帶謀殺案》的虛構世界并非源自“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在電影的癫狂妄想中耗盡其能量。如果說《錄影帶謀殺案》具有現代奇幻性,那是因為柯南伯格已經摒棄了哥特式奇幻的叙事語法,轉而相信身體及其體驗。這正是他在《錄影帶謀殺案》中所呈現的:一個角色在叙事中的體驗(如何在具體的、肉體層面承受妄想的考驗),也是一個演員在拍攝過程中的體驗(詹姆斯·伍茲逐場戲的蛻變,其表演極其出色)。這種觀影體驗如同閱讀一篇報告(對日常事件冷靜而嚴謹的觀察)、翻閱一份私人日記。《錄影帶謀殺案》堪稱“一個錄像機狂熱者的航海日志”,講述一個因職業(審查錄影帶)而最易接觸這類現象的人。而《錄影帶謀殺案》中滋養并維持虛構幻想機制的妄想傾向,實則已變成純粹昆蟲學式的觀察。
《錄影帶謀殺案》是一部成功兼具低俗【trivial】與現代的電影。低俗在于它作為B級片甚至恐怖片這一類型;現代則在于它從根本上對電影的現代性提出質疑。身體及其在電影中的表現(身體的影像和變形)、特寫鏡頭的淫穢感、真實幻覺與現實印象的交織,在《錄影帶謀殺案》的叙事洪流中,所有這些元素都來不及沉澱下來,也來不及确立為主題——更沒有作為關于電影的隐喻讨論——,而僅僅通過場面調度加以呈現。
【FIN】
往期大衛·柯南伯格相關《電影手冊》譯文:
1.《電影手冊》306期:Charles Tesson評《靈嬰》(1979)
2.《電影手冊》322期:Charles Tesson評《奪命兇靈》(1981)
3.《電影手冊》官網:Olivia Cooper-Hadjian評《裹屍布》(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