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将“父與子”這個永恒的話題置于長跑這一項運動中,用鏡頭記錄了這一路上“父與子”的情感變化,總體來說完成度較高,特别是最後父親用力甩開繩子的鏡頭,打破父愛枷鎖的同時也完成了和解;但出于商業考慮做出的妥協讓影片失色不少。

一、父與子,沉默的碰撞

馬英九先生曾這樣形容父愛:父親是一個銀行,發行知識,支付愛。

這足以體現父愛的偉大,但他沒有說父愛是沉默的,至少大部分中國家庭都是如此,肖大明就是這麼一個沉默的父親,他沉默的為肖亞東打拼,哪怕養他兩輩子都願意;他用沉默的愛替肖亞東選擇着人生,這就是所謂的“為你好”;這種極強的代入感讓我們親切起來,當肖亞東沉默的做出回應,這對父子真正的碰撞開始了。

肖大明的選擇并不意外也充滿着情感支撐,當兒子的堅持和現實的等号就差他那一橫的時候,他做出了基于父愛的選擇,陪跑是他的途徑也是他的和解之路。

這一路上,他們跑過酷暑、踏過積雪,用一根繩子綁在一起,導演無疑是将這跟繩子比做“父愛”——既是束縛也是情感的紐帶,在影片結尾導演也給出了關于父愛的答案——放手。

二、談談人物的動機

看電影最主要的就是找到每個角色行為的動機,然後剖析它看成不成立,這部作品兩位主人公的動機無疑是成立的。

兒子肖亞東跑馬拉松的動機有兩個:一是幫母親圓夢,這個動機是直接的也是深入内心的 ;二是打破命運的詛咒,這個動機是最主要的也是他沒發現導演沒說明的,是重蹈覆轍還是打破枷鎖,肖亞東做着命運的選擇題,這一點有種哪咤“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既視感。

父親肖大明的動機則被導演刻畫的顯而易見,他是要讓兒子無憾,他要陪跑這一段對兒子來說最艱難的賽道。

三、可有可無的戲份減分不少

作為一部運動題材的家庭電影,導演試圖在票房和口碑兩端找到平衡點,他的做法是加入元素豐富劇情,本是無可厚非,但他選錯了方向,那個女同學的設置除了增加愛情元素還發揮了什麼作用?不是每個故事都需要董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