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有俊重上天台,在樓梯上往下望的鏡頭與年少時候與哥哥從樓梯下往上看的開頭相呼應。而在這之前,與父親回光返照談到鄭有傑,原來這件事一直讓他愧疚着,也終于讓兩人在最後和解。

鄭有傑的生命停留在十歲那年,在葬禮上有俊看着哥哥想到了曾經哥哥遭遇的種種,哥哥在家裡的所屬物丢失,以及後面母親的離去都讓他最終意識到,哥哥的去世跟他們家裡的所有人都有關。

父親的棍棒教育,母親的懦弱以及弟弟接受家中教育後自動培養的努力能成功,不努力一定失敗的觀念,都是導緻有傑最終選擇跳樓離開這個家的原因。起初意識到這點的可能是母親,所以她選擇了沉默地離開,而後是弟弟,所以他後來不在遵從父親的教育、成為了哥哥曾經想成為的教師以及最後并不想見父親。

作為導演的處女作,我個人是非常喜歡的。從鏡頭裡有意剪輯成的錯亂叙述,讓觀衆誤以為現在的鄭老師是哥哥,以及在有傑跳樓後的有俊的故事娓娓道來。當然其實在故事中間揭曉謎底前一直埋着很多伏筆,從鄭老師的發型跟有俊的發型、翻出來多年前的年少日記(故事一直在告訴哥哥有記日記的習慣而弟弟沒有)甚至還有那個秘密基地,喊出來釋放壓力的技巧。但即使猜到也依然不影響作品的基調,因為他講述的是一個關于傷痛,關于傷痛後怎麼辦的問題。

有俊一家的傷痛是對哥哥去世的愧疚,是他們的漠不關心、棍棒教育以及對弟弟和哥哥的比較中逐漸讓哥哥樹立了自己不重要的觀念,因此這麼不重要的自己,或許死了後,這個家庭可能會更幸福。媽媽不會因為自己而跟爸爸離婚、弟弟不會因為這樣的哥哥去不了迪士尼、爸爸不會因為這樣垃圾的自己而丢臉。

哦對了,壓垮哥哥的其實還有鋼琴老師從照顧自己的楊老師被換成陳老師,留級後學習的壓力和同學的嘲笑,這些環境上的壓力也在消磨他的意志,把他往死亡的深淵推着。

而三人的應對也有所不同,媽媽是一直沉默,而後也默默地離開這個家。即使有俊問媽媽離開後該怎麼辦,媽媽也隻是回頭拍了拍有俊,然後逃離了這個家。而父親則是逃避,到後面的頹廢,直到最後的幾年把哥哥的那張錄音磁帶留着,反複聽着那個生疏磕絆的reverie(好像叫《月光》?)。

而弟弟其實一直活在愧疚中,國中時候的叛逆(吸煙、打架以及不按照父親的規劃走),到後來結婚卻沒有做好準備,直到那張自殺遺書的出現,讓他心中的那個陣痛從埋藏在心底到流露出表面,也讓他意識到自己或許可以做些什麼,救救現在這個還活着的“哥哥”。

看影片的過程中我将這個影片的感受帶入到很多電影,最先想到的是是枝裕和的《怪物》(因為一開始看到校園暴力,當然從剪輯手法和故事内容其實都不像),而後則是《陽光普照》(這個在評論區看到了)。當然,主題其實也明顯:東亞高壓生活環境下,你該如何與自己/家庭/社會和解?

電影裡在最後畢業時候,老師在黑闆上留下了自己的電話号碼,他告訴學生如果有問題,有心事,可以找他聊,随後在門口跟每一個學生道别,到最後的“蛋糕”時候,他鄭重地叫了他的名字Vincent(話說梵高好像就叫Vincent Van Goh)。電影的背景音樂響起(這個音樂我聽的時候感覺特别像坂本龍一的配樂,後來翻了下确實不是,好像名字叫The rooftop?),自動帶入到《怪物》裡兩個孩子從下水道中爬出,跑出來,迎着陽光跑出樹林,跑到鐵軌,回首望向森林。

而最終,那個想要自殺的學生與老師相見,兩人聊完,有俊再一次走到那個天台,望向旁邊,仿佛有哥哥的身影,這一次他沒有漠視不管,而是救下了“哥哥”。

而最後還要聊聊傷痛過後呢?那就是首先接受傷痛,對它懷有歉意,然後繼續前行,好好生活。這并不是說要放下它,當作沒有事情發生,而是背負着它,帶着它努力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