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7.9/8.0
一方面趕上畢贛新作入選戛納,另一方面前幾天下雨後看了潛行者,今日看路邊野餐正好又是難得的雨天。下午剛看完《南國》,沒想到也是畢贛心儀的作品。
久仰的畢贛傑作,終于能在大銀幕見到,想看看國内電影的高度能到什麼地步。由于預期和輿論評價過高,實際上有收獲同時也有點失望,不過至少一睹真容了。
其實十年後的今天看來,作為長片能在國内和世界引起轟動和贊譽還是很出乎意料的,當然從正面說也給我了很大的創作信心。
很難直接評價這部電影,一方面是由于和我的生活和拍攝習慣太相近,另一方面和我平常觀看的電影大不相同。我難以認同這是大師級别的一流經典,但至少是一部有影響力的傑作。
觀看中途有點小困但沒睡。作為觀衆在情感上沒有收到很大的沖擊,但作為導演學到了一些東西,在後者的意義上有驚豔。
能看到一點《潛行者》的痕迹,主要在自然元素上,水、狗、山洞。還有些侯孝賢的影子,大量的公路鏡頭和流行音樂—伍佰前後出現三次,穿越火車隧道、摩托車搭配流行樂,分别對應《戀戀風塵》和《南國》。
相比範的《金色繭房》和阿彼察邦的作品,本片的視聽美感和整體效果都略差一些。魔幻的叙事和旁白和影像的融合不夠深入,伏筆和結尾的升華還是有些生硬。
名字的錯位和時空的跳轉和《穆赫蘭道》異曲同工。
全片隻有長鏡頭,實際上就兩個鏡頭:一個是手持跟拍,另一個是慢搖。沒有變焦、沒有多機位。沒有封閉式構圖和前期調度隻有攝影機的自覺運動。我所有的拍攝也隻是如此,但原因是條件不足。不僅讓我思考這樣的攝影風格是否必要,如果對于他這樣的導演而非條件有限的獨立紀錄片。如果說跟拍可以理解為單筒鏡的手法或者是野人的視角。那麼慢搖和手持攝影的濫用是否有其意義?難道隻是莫名其妙地讓人頭暈?
不過觀看時我始終在考慮的是如何和演員們協作,讓攝像機自由地行駛、讓角色們自然地表現,這或許是作為導演需要考慮的最大的問題。
跟着攝像機遊曆,所有景象都是自然入鏡的。遊離的運鏡連接起幅和落幅,沒想到我的想法早已被運用成熟了。
每個畫面都是我會真實遇到的,每個鏡頭和運鏡我都是我能下意識随手拍出來的。我已經發現了 缺乏的就是編織成故事的能力。有連貫和麥格芬伏筆
雖然視聽的感知方式和我幾乎一緻,但主題和叙事暧昧、似乎也和我不是一個路數,簡言之就是說沒把捉到《佩德羅巴拉莫》式的魔幻現實的精髓,似乎無法打動我、更多的是困擾。
另外,作為新導演,最順手的就是拍同齡人的生活,而他竟然直接上手了一個中年人,而且是非常複雜的背景。
創作啟發:
各種鏡子和燈光的效果。聲畫錯位。
流行樂的自然融入,作為可見的現場聲。
道具的使用-水晶球(雷達)
自然影像和詩歌旁白的結合,頭尾引用個經文,這不是我一直想幹而且前幾天的處女作在做的嗎!!可關鍵就在如何将我的詩通過一個人的口吻表達,同生活的影像相嵌入融合,二者應當水乳交融、形成互文。
按照畢贛的說法,“我的詩适合我的電影,它就是我電影的文本。”影像和詩歌至少是相輔相成的。
此外,影片不能止步于外部景觀,要深入内心,本片提供了兩種連接的路子-詩歌喝自白,單筒鏡的跟拍,第三種則是通過魔幻的叙事手法-隻是我沒有體會到。
按照畢贛的說法:想達到“時間就是一隻隐形的鳥”。但是怎麼能讓你們看到它呢?首先需要一隻籠子,這就是持續完整的時空,就是長鏡頭的段落。其次需要給這隻鳥塗上顔色,這種顔色就是夢幻的文本。當這兩個東西都有了的時候,你們就能看到這隻鳥是什麼樣子了。
ps.如果二刷則主要搞清叙事邏輯吧,沒想到在這方面會費解。此外,《金剛經》、《惶然錄》、《佩德羅巴拉莫》都是我看過為數不多的書之中的。我也是從16、17歲開始寫現代詩的,也是在手機上随時寫,這些方面我們似乎很相似。但這都是表面上的相近而已,論閱曆和閱片量和導演尚有很大差距。雖然我還遠沒有和他競争的能力,但确實對他的傲氣有點抵觸。如今觀看和拍攝設備都已經普及了,還等什麼呢?
維度 ★(1-10) 級别
個人感受(觀看價值) 7.8 B+
思想/社會/曆史/時代價值 7.9
叙事水平(文學/文本價值) 7.7
技術完成度/美學創新(視聽效果) 8.0
選角/表演 8.3
25.6.19小西天
初看觀感
©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近期熱門文章(Popular Articles)
該作者其它文章(Other Articles)
多方位深入評析-陳佩斯《戲台》
B-6.9寫在前面:本想是在大影院的一次迷影之旅,邂逅一代戲台大師陳佩斯,激動不已。但看下來相對比較失望,雖然有一定的完成度,但沒有真正的可圈可點的之處。簡評:開場的質感比較鮮活,加之民國背景,頗有《讓子彈飛》的架勢。但始終節奏過快 ...
觀感劄記和簡評
B+8.0第一部坂本龍一,此前一直對他不甚了解-隻知曉其皮毛,殊不知他居然也是塔可夫斯基影迷,也不隻是一個隻會寫點鋼琴曲的現代作曲家。影片展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全面真實的人,而非一個遙不可及的大師風貌。他的音樂和人生是平行交織的音軌。影 ...
二刷影評-藝謀的影史傑作
二刷綜評-秋菊打官司A8.5,保持五星,減0.2分。現場反應強烈、互動頻繁,電影的效力由此可見一斑。轉場時的驚歎和笑聲-這笑聲中有着幾分嘲諷和幾分同情。ps.本片曾在高中講鄉土中國的線上課上放過,我們都那譏笑六十多歲的老師,自然也對 ...
簡評
A-8.3此前沒有聽說過這部“神片”,看下來沒有那麼神。雖然完成度很高、很完善,但震撼度還不足以讓我打五星。整體觀感或許是有幕間休息的緣故,四個小時毫不覺得枯燥冗長-相比《流浪藝人》等。觀影體驗和同樣靠表演和台詞支撐的獨角戲《初步舉 ...
觀感和簡評-吐槽向
C+6.9看前看評論就知道本片絕非我喜歡的那類,還是沒抵住高分的誘惑,有些後悔。總體上浮誇虛華,形式大于甚至蓋過内容。當然對本片的看法在期間不斷變化,就像本片的質感不斷變化和颠覆一樣。先說前期觀感。開始以為是神話史詩題材,随即意識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