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群戲群像?什麼是老中青同台競技?電視劇《北上》給出了一個标準解!

看到第16集,愈加發覺《北上》不同于那些以群像之名行擡人之實的假群像劇,它幾乎将老中戲骨和青年演員戲份均分,形成代際分明卻又纏繞生長的故事情感線,使得劇情向縱深發展的同時,保持着一定的面向。這樣的好處是明顯的,形成了一種老中青三代演員同場飙戲卻又相支相助的平衡感,老的綿長、中的精彩、青的細膩。

老演員薩日娜和王學圻,一個慈祥善目,每句話、每個表情總能把觀衆帶回童年時光,與孫女馬思藝的祖孫情常令人不住落淚,在觀衆眼中她成了自己的奶奶;另一個通透、厚重,周爺爺就像大運河的化身一般,一出口就是滄桑、一個眼神滿含時間,他們像是兩根定海神針,穩穩的撐起大運河的前世。

中年演員群體的表現稱得上精彩。以他們為主心骨的家庭風格迥異,處處彰顯着他們的性格和作風,胡軍飾演的謝天成,人稱“謝老大”,是大運河上曾經的“船将軍”,面對運河經濟的衰退,他躲藏在往日輝煌中取暖,昨夜那場河邊燒旗告别戲,把一個曾有過輝煌過去的男人,不得不為家庭和現實低頭的苦楚,抖落一地;李乃文的周宴臨,充滿市井智慧,但在走留之間與妻子羅之梅有着重大分歧,他是運河人的另一個縮影;其餘中年演員也都在劇中頻頻端上名場面,在此不一一贅述。

青年演員們,在于老中兩代演員的碰撞中學習成長,以細膩的表演诠釋了每個角色。首先要說的是白鹿,在夏鳳華身上,我看到了一個不一樣的她,沒有光環、沒有濾鏡,她用每一個細膩的表情和動作,紮紮實實的為夏鳳華塑形賦魂,主演列表第一位壓力必然大,我覺得她接住了,也做好了,草根女性生命力出來了;另一個讓我驚喜的演員是馬思藝的飾演者李宛妲,不僅美的不像話,而且把馬思藝的敏感掙紮很好的托了出來,令人眼前一亮;其餘青年演員也都在角色内深耕,有着愈來愈好的趨勢。

通過三代演員的屏幕耕耘,大運河所蘊含的生生不息,以及堅韌的品格有了形和魂,“運河浩浩蕩蕩,一往直前”,越往前,青年演員的擔子就越重,那将是他們的出走與歸來,生存與坎坷,期待他們更好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