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的世界燈紅酒綠

新的世界蒼山如海

一、視聽 盛宴般的體驗

“那萬家燈火 就是我”

在已經知道追光精雕畫面放飛劇情的前提下,視效還是每一次都能給人驚喜

本篇的故事絕大部分都發生在天界,與人間天生構築出疏離感的同時,懸浮世界也有更多的發揮空間

雲層、船隻、引擎、樓閣、街巷、飛天舞…

...

...

也包括後面的封神榜群像、水墨、元神(這個應該來自“法天象地”,本來是猴哥和二舅的專屬,這裡設定成神仙都能用了,哪吒重生裡面就有不過這部描繪更詳細)

...

...

...

空間跳躍環和穿梭幻境(事實上我看的時候一直在想融合魔法。。。)

以及最後的漫天星火

...

...
網上沒圖 找了張二郎神的

構圖也非常棒 喜歡對稱美 磅礴大氣

...

因為不拘泥在封神的世界觀,也可以展現蒸汽朋克的機械傳動

青銅元素的應用則是錦上添花在各種機械中都有體現 甚至包括那個老虎機

就憑這些我就想去再看一遍了

台詞什麼的也說得過去,都比較接地氣甚至有氣氛組的天津話

畫外音般的賦詞還是很有感覺的

片尾曲也很好聽(我才不會說回來就一直單曲循環呢)

二、人物 有限篇幅與側面描寫

“那真君抖擻神威,搖身一變,變得身高萬丈”

這是一個什麼樣的二郎神?

很多評論是溫柔 更多評論是帥

我是感覺在他的身上有不羁與隐忍

強者的自尊(隐姓埋名、不求人)、

背負責任與罵名的覺悟(從這一點上來說和詹姆蘭尼斯特有些相像,[目的是]做好事卻被當成無情無義的帶惡人卻從不辯解)

以及尋找真相的堅決

更有反抗命運的無力感

(這種好像一般叫美強慘不過也差不多)

...

而且特别有範(雖然是拖鞋戰神吧),不同于熱血菜鳥

冷靜并注重證據與細節(比如傷口)

給人的感覺就特别可靠

沉香是和楊戬互相映襯

他和他的二舅很像我們也可以通過他來一窺幼時的楊戬

不過他下手更狠,而且覺悟還比不上二舅,因為成長環境不同:在玉鼎真人的設計裡,楊戬是要先劈桃山再封華山,而沉香最好不去破壞他金霞洞的穩固

比較遺憾的是兩人的有機互動比較少,主要在趕路一段

...

最後沉香也是在楊戬的授意下劈山,舉起了劈山斧,從某種意義上達成了理解與傳承

但他也就是一個熱血少年,剛剛經曆到楊戬第一次(好慘一男的…)失去至親的階段

四大天王(準确來說應該叫魔家四将?)造型巨帥,而且特點鮮明

指揮大哥 持重二哥 莽撞三哥 狡詐四弟

...
圖沒截全 本來右下角有吃癟楊戬

法器與元神也非常拉風

他們有提到自己參與鎮壓玄鳥,所以和金霞洞利益相關,對逮捕沉香不遺餘力

師尊就是傳統的師傅型反派

前期各種忽悠主角

不過吃相比較難看堪比資本家

其實我感覺裝一下說不定就楊戬就信了,比如說二師弟煉法寶是為了重鑄寶蓮燈鎮壓玄鳥,搞成羅生門

劍陣效果很炫,申公豹喊師兄我還以為是姜子牙,後來意識到主角的師父輩都是申公豹的師兄

(我感覺經費都花給反派了一個個帥得不行 可惜草草下線)

...

隊友 不太能認得出來 應該是梅山兄弟?一個熱血一個足智多謀

哮天犬似乎争議很大,有人不喜歡這樣設置,但我還挺喜歡瘋批狗妹

其實追光捏臉一向做的不錯特别是女角色,但這次女角色就一般吧,婉羅太網紅臉不如狗妹好看

三、故事 兩代悲劇的迷思
“劈山十二年,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

很多人對寶蓮燈故事的印象都來自經典動畫和電視劇

片中的展開也是沿着這個模式

但随着故事推進,主角尋找真相的過程也在向觀衆還原上一次劈山

沒錯,寶蓮燈故事中一共有兩次劈山救母,上一次的主角反而成為了阻撓的反派

電影給出了另一種帶着宿命論和責任的沉重解釋——他們楊家女兒被賦予的使命便是以身守山,寶蓮燈的能力也是鎮壓玄鳥

她們的肉身元神都會和山融為一體,即使劈山也無法救出

如此一來,楊戬的動機看上去是合情合理的

但編劇又玩了一手轉折——玄鳥總有鎮不住的時候,楊婵封山其實是為了保證玉鼎真人穩定地吸收玄鳥的力量以建造維持金霞洞

滿滿是被命運戲弄的黑色幽默

以為自己是拯救蒼生維護安定,到頭來不過是上位者維系私利的棋子

這部片子的基調還是挺沉重的,感染力也很強

很有悲劇的張力

——主角便被這巨大的反差引起質疑反思

很多人會說全片下來他也沒什麼變化,但作為一個開局滿級号又放逐自我的人,找回自己不就是最重要的事情嗎

标準模式頹喪——質疑/自省——堅定/覺醒——重新上路

...

他也不是功力全失的白闆,個人分析楊戬的天眼與元神之所以喪失,很可能是因為他在封印玄鳥強行超負荷+經曆巨大的情感創傷,最終是沒有了鬥志和戰鬥的意義,而且後面十二年裡他也沒有可以去尋找,最後是當他在重新認識守護的意義後才在玄鳥的加成+太極圖絕境下于原處重新覺醒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歸根結底在于心境

...

可惜結尾大戰不夠燃,觀衆一直沉浸在命運悲苦的氛圍和結尾必虐的沉郁中,缺少一個釋放點(有一說一真的很虐)

這是很影響節奏與成片評價的,再打high一點就好了

另外片尾也應該多一段,隊友的鏡頭本來就少,應該讓楊戬去找他們(安排一次劫獄/劫船更好,本片的條件足夠打一次海戰)

而且也應該交代下後續,比如找回三尖兩刃刀,以及後續的選擇,是主角團集合還是灌江口聽調不聽宣,隐秘調查還是正面硬剛(天兵天将是少不了追殺的)

——本片的留白實在是太多了,據說最早的規劃裡片長要更長,也許是為了排片等院線因素,畢竟現在也不能要求追光搞多複雜的叙事手法,把基本的講好就行

這次做的還不錯,起碼把故事講清楚了

單線劇情的完整也代表追光邁出新的一步

但反過來說,結尾的缺失使得二舅和沉香的可塑性很強,未來的電影裡面也一定會大放異彩

四、思辨 守護與抗争
“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看完之後我就知道一定會有人吐槽劇情和主題

甚至瘋狂點艹後者“自由主義”“不顧蒼生”“隻會嘴炮”等等等等

因為叙事的薄弱,這方面的的确确存在相當的迷惑性

但和彩條屋的《姜子牙》不同,這部電影給出了相對合情合理的脈絡

試問:在明知道無法救出楊婵的前提下,楊戬為什麼還要讓沉香劈開華山放出玄鳥?

難道就是為了讓沉香見母親最後一面?

用楊戬自己的話來說,他和楊婵是為了拯救衆生,而不是為了金霞洞的存亡

如果玄鳥早晚會出來,那也沒有什麼分别

在這個世界觀下,玄鳥似乎代表着某種周而複始的力量

這和現實世界的邏輯不同

如果能把玄鳥幹掉,楊戬應該不會浪蕩十二年吧,最起碼他的實力與認知水平做不到這一點

他做出的選擇,是不能一錯到底

有壓迫就有反抗

沒有你,對我很重要

...

它的叙事是本土化的,這也是追光蠻難得的一點

像我的理解裡面,對玄鳥的鎮壓構成了現行天庭秩序的基礎(也就是封神榜),玄鳥被後世認為是商的象征也和這點對應——華山也存留着真實封神榜的印記(應該是改編,故事中應該發生在西岐)

申公豹作為上一輪的失敗者,摻和這事就是不甘失敗圖謀颠覆局勢(又或者是複仇),所以才引導沉香尋找寶蓮燈

...

而我們也不知道,玄鳥代表的究竟是三界大劫,還是天宮洗牌,又或者是某種新生的力量?

(很多作品都會探讨“天道”,我覺得這點做的最好的是《白蛇傳·情》,法海作為秩序的維持者秉公執法,而白娘子與許仙則試圖證明其共存的可行性,二者情與法互相矛盾,最終兩人依法寶塔相隔以情約定千年)

本片乃至新神榜系列中,三界的運行法則我們觀衆是不知道的(也許編劇也不知道),這就留下了很多可以推敲和吃書的空間

這個設定唯一出問題的地方還是在于結尾,對主角團的刻畫缺少一塊,如果真的三界大劫,那楊戬就應該在明确心志守護蒼生的情況下,元神歸位找回三尖兩刃刀,挺身而出保衛世間安甯

可惜制作組在結尾沒有一絲一毫的方向安排,難道真的幹完這票就跑路了???

(如果追光真的賠到破産了,能不能來個識貨的把片尾美學組都給買了??)

不能就此認為本片是庸俗的周期律叙事,因為生産力也在飛速進步,發展的實質是新事物的産生和舊事物的滅亡

五、天階 雲間的暗流湧動

“大人,時代變了”

先發的西班牙帝國為什麼會被後來居上?

這個問題可以簡化為選擇穿金戴銀還是發展工商業

看到某一劫之後神仙都不能再飛,而混元氣可以讓人浮空,甚至用作能源之後,我突然就往這個方面開了腦洞

——混元氣就是新神榜世界的石油

——從單個神仙到集約生産,這或許就是原始積累

——每一次大劫都會有新的上位者

——神仙會從貴族變成資本家

——生産社會化和生産資料私有制的矛盾

蒸汽時代的天界,似乎還沒有走到帝國主義的階段(再過1500年呢?)

不過玉鼎真人也說了,楊戬的師叔師伯,也就是闡教的中堅力量不管是默許還是贊助法寶,都是對剿滅反抗者不遺餘力地支持

魔家四将也是出過力的,所以才一馬當先來抓人,畢竟都是一條船上的螞蚱

他們如此瘋狂,是為了自己的既得利益,也是為了在未來大劫中保有更多的籌碼,以保住自己醉生夢死的生活

...

而相對的,失敗者和邊緣人物則試圖洗牌秩序上位,這便是申公豹與婉羅的動機

婉羅身上帶着女性覺醒的視角,有着對女性壓迫的不甘心與對舊倫理道德的抗争精神

但巫山神女的背後,除了情誼也有雄心

相比之下二舅真的好純。。。

不過除了楊戬的閃回,似乎也沒人正經關注過蒼生黎民

期待他會變成什麼樣的戰士~~

六、主題 封神世界的元宇宙

“内庫燒為錦繡灰,天街踏盡公卿骨”

《封神演義》講的是一個什麼樣的故事呢?

其實本質是一場天庭招編考試(以下全為印象,畢竟我看的是少兒版)

鴻鈞老祖(小說原創)手下有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三位弟子,後兩者分别創建了闡教和截教

還有女娲(掌管妖界),準提道人、接引道人(西方教,因為這個時間點佛教還沒誕生)是挂名弟子

雖然是道教框架,但其實算是三教合流

昊天上帝(據說也是鴻鈞老祖徒弟,存疑)管元始天尊要他門下的十二仙來天庭上班,元始天尊當然不幹就說他們犯了殺劫,然後拉來老子和通天教主訂立封神榜,上榜的就要去天庭996,不再是自由身或者逍遙散仙

闡教走的是精英路線,成才的二代也就十來個,不過三代基本都是主角團

...

截教則是有教無類,而且除了人獸類也可以修煉成仙,門下弟子數千聲勢浩大

封神榜其實是一輪洗牌,這時候應該苟住猥瑣發育,兩邊也是這樣告知弟子不要下山摻和人間,不過随着兩邊紛紛站隊(有一個叛徒申公豹,原著并不是豹子精,騎的是白額虎,這點電影竟然還原了),神仙之間的大戰也就不可避免

此時人間正值以周代商的大背景,纣王酒後冒犯女娲,女娲就派狐狸雉雞琵琶去推動曆史進程,不過這幾個幹的都是禍亂朝堂殘害忠良的事

最終在闡教衆人的幫助下西岐伐商成功完成大業,姜子牙也封神三百六十五位

這就是封神演義的母題

從這個母題中我們可以拆解出很多的子主題

同人——封神演義的世界觀框架很大,三界兩教衆仙大戰,這也是後世改編樂此不疲的原因之一,不過天下神話一大抄的縫合怪也讓整體劇情比較粗糙,基本上就是法寶法陣你掏我也掏,甚至裡面很多定場詩都是直接copy西遊

興替——以周代商,代表着某種曆史的必然性,從鬼神崇拜向人間倫理的轉變

反抗——作者把周設定為商的臣子,而且賦予了其相當的合理性,包括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解構,展現了許多反抗封建倫理的進步性,

英雄——下山是為了什麼?是為權鬥私利還是拯救蒼生?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選擇

權力的遊戲——封神榜就是一場招考,神仙和人間名臣武将位列其中,闡教保全大部,截教被徹底瓜分,甚至西方教也收編頗豐(“你與我西方有緣”)

工具人——姜子牙開局就被元始天尊說與仙道無緣,然後就成為了搭舞台的工具人,什麼出師不利挂出免戰牌閉門開會搖人通關這一套,打神鞭隻能打内定有編的,人仙魔打不了,其實他本人沒太多塑造,在完成封神之後會發生什麼也是可以探讨的

宿命論——很多事情都用天命來解釋,感覺是作者的金手指,這還涉及到所有師父的難題:他到底是知道卻不管還是真的菜?

女性——沒有逃出紅顔禍水的道德觀,正派女性也多為工具人

...

反常——現在似乎時興反套路叙事,不過我覺得封神演義已經玩得比較熟練了,闡教并非絕對正面的形象,而是争權奪利的代表,甚至屢屢主動挑事,電視劇什麼的一般還是做的比較偉光正

ooc——以哪吒為例,其實在大部分神話裡都是正面形象,不過封神演義中則成為了殺神,闡教很多人也都是不擇手段;是正道天命,還是虛僞争強,個人感覺作者在這裡除了封建視角的歌頌明君,也給我們帶來了些許興亡更替的思考

是什麼都沒改變,還是改變了一點點,我覺得其實這才是封神演義給我們的思考

隔壁彩條屋就在姜子牙上做了嘗試,可惜比較不成功

追光新神榜這兩部的制作組表現出了明顯的反帝反資價值,但劇情還是需要進一步打磨

七、展望 新神榜故事的主調

“五五開吧,我也經常單殺他的”

放走玄鳥怎麼辦,楊戬以後去幹啥,本片都沒有給出

新神榜的概念還沒有明确不過也呼之欲出

其實在哪吒重生裡就有提到 在封神大戰後3000年還沒有重排(背景是天庭大亂)

龍王修煉三千年就為了摁死自己的克星哪吒

圖的是在未來上大分

楊戬的故事發生在晉代,時間差不多在封神大戰和哪吒重生的中點

中間怎麼銜接其實也是對主創團隊的考驗

不過問題應該不是很大,做系列總得有點提綱

真實世界中三個人就能組成支部

極具反抗精神的大師兄、二郎神、三太子即将聚首

哪吒在這裡的設定是殺神遊離的一縷魂魄(不是蓮花化身),不斷轉世,最終在李雲祥身上融合重生(“宇宙超人,睜開眼睛”)

而在之前的元神寄宿狀态下,哪吒隻有李雲祥起殺意的時候才會出現

直到最後為了東海百姓,同是犧牲一條性命,他做出了與哪吒相通又不同的選擇,以心打動元神,合而為一,完成真正的重生

而之所以能實現這一切,是因為李雲祥的正義感與熱血,和最終覺悟要守護普羅大衆的信念

裝成六耳的猴哥見此情景也丢掉了筷子,準備找回自己的定海神針

或許他也覺得是時候幹點正經事了

至于二舅,還很難說後續會怎樣塑造,畢竟在這三個人裡面,他算是内斂克制的了

...

他們能創造一個什麼樣的新神榜新世界呢?

(猴哥是出自同人原作,剩下幾個人都是“肉身成聖”,其實不在瘋神榜上的,包括雷震子和韋馱天韋護)

不在天庭值班,也不在人間當權,期待他們在新神榜故事裡開辟什麼樣的道路

...

——這需要到未來的英雄集結為我們解答了

...

其實挺有開放世界的感覺,我感覺叫個《蒸汽朋克307:天宮》也毫無違和感

本片雖然把一個故事講完了,但劇情線給後面留了太多空間

期待下一部更加豐滿的人物形象,和更宏大的世界觀

演砸了,砸了嗎?我怎麼覺得,好戲才剛開始啊!

八、總評 後面做個人吧

“我們不但善于破壞一個舊世界,我們還将善于建設一個新世界”

因為知道追光的出品一向很穩定,所以看之前預期并沒有太高

和上一部竟然是同一個導演編劇,前作裡其實有很多模仿和緻敬的元素,鋪墊也不錯,但是始終不點題,導緻後半段就是升華不上去,結尾更是比這部潦草

現在回頭看還會覺得格局小了:《龍王排位日記》

盡管整體的評價不盡如人意,但我覺得這部已經算不錯,而且比起上一部有了十足的進步

所以我的評分會比哪吒重生高一點吧差不多

必須承認分數給的偏高

因為有一部分确實是打給腦補和未來的~~

打分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