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一個英雄來說,初次的飛行意味着什麼?

首先意味着這這個英雄能飛,是超能系、并且近乎全能系

但不同于地外來客火星獵人,我們在銀幕上看到過大部分超級英雄生于地球或長于地球的人生經曆

在有限的鏡頭和故事裡,前者向我們展示的是“懸浮”,這也許并非創作者的本意,但總讓人感到一種浮萍版的飄零

而其他大多數,仍然要屹立在大地之上

離開腳下的大地去擁抱天空,需要付出莫大的勇氣與決心

所以我們看到了《鋼鐵之軀》(MOS)中超人從跳躍向飛行的轉變,一開始聲嘶力竭,随之而來的是興奮和喜悅

而在他始終在掙紮,在挑戰自己極限的同時,去找尋自己的責任,并開辟更多的可能性;

我們還看到了在《神奇女俠》(WW)續作中神奇女俠在雲層中遨遊,盡管有一些“雲宮迅音”般的戲谑感,但她也在突破自己,而且更多一份從容

還有《雷霆沙贊》裡兒童心智和成人體格的錯位喜劇效果…

包括隔壁的鋼鐵俠,第一次起飛仍然是插科打诨,上天貼海,調戲空軍,還凍成了冰棍

在最新放出的紮克·施奈德版正義聯盟中,維克托斯通有着類似的劇情

他嘗試着飄起來,他聽着科學家留給他的錄音,晃晃悠悠地從天台上升起

——紮導給了鋼骨主角版的待遇

...

...

他憤怒,他遲疑,他心灰意冷

但他同時在學習,控制一切,克制自己,劫富濟貧

他重新尋找自我,以期獲得新生

他飛向天空,全副武裝

這無論對無數支持他們的觀衆,還是對演員本人,對導演,對劇情,對角色,都是最好的禮物

人類的贊歌就是勇氣的贊歌

紮克·施奈德版正義聯盟,簡稱導剪版,全長242分鐘

這個故事很長,請慢慢欣賞

以下包含重度劇透

一、神話、史詩與人文主義——紮克·施奈德的3+2

衆神的時代已經逝去

英雄在舞台上華麗綻放

而大地終将屬于人類

僅憑直觀的感受來判斷,這段話的背景是DC電影,是《指環王》,還是希臘神話?在正聯導剪版出現以前,這個意象和DCEU不說毫無關聯,至少也有着相當的距離盡管紮導喜歡用鏡頭營造油畫般的質感,而且公認會使用各種各樣的隐喻,但一般認為他主要還是neta基督教

這就不得不涉及一個問題:超級英雄電影應該是什麼樣?

當我們讨論“超級英雄電影”的時候,涉及的一般是新世紀的電影,或者是所謂“宇宙”

這個問題并沒有統一的答案,它的題材和主題可以很多樣

除了糊得被人遺忘的《綠燈俠》, DC在電影擴展宇宙DCEU還是有不少出色的作品:諾蘭的《蝙蝠俠》三部曲極緻的英雄主義,《守望者》的反英雄和政治隐喻,《小醜》對這個混亂的20年代的先兆預景,《康斯坦丁》的神魔大戰(當然,它也是一部戒煙公益片)

還有很多非常出色的動畫(夠看很長時間了):《蝙蝠俠:元年》《綠燈俠:初次飛行》《蝙蝠俠:紅影迷蹤》《黑暗騎士歸來》《正義聯盟:閃點悖論》《正義聯盟:戰争》《超人之死》《正義聯盟:神魔之戰》《蝙蝠俠:突襲阿卡姆》《自殺小隊:嚴厲懲罰》《康斯坦丁:惡魔之城》《黑暗正義聯盟》

包括樂高系列,《蝙蝠俠大電影:英雄集結》《樂高蝙蝠俠》《閃電俠》《宇宙沖擊》《末日軍團》都還挺值得一看

——總是有着苦大仇深的初步印象,仿佛“無黑深殘不DC”

但刻意去追求、吹捧這些,其實是舍本逐末

DC的超級英雄們一點都不苦逼

DC的超英電影反映的是“人性”,且更加寫實和描寫社會反應

誠然,他們背負着沉重的責任和使命,也經受着世界的懷疑和恐懼,他們經曆過無數常人難以承受的痛苦

他們并非無所不能,但他們從來不會灰心喪氣

無論經曆怎樣的失敗和挫折,他們都會重新站起來,向着命運發起挑戰

——這種逆境中仍在追求,身懷黑暗卻心向光明的設定,正是人性的閃光點

這也是我認為超級英雄具有的最大的魅力

英雄的起源和背景各有不同,有的身上既有着天生無窮的神力,又生活在人類的社會同享喜怒哀樂;有的英雄則要連接起不同的世界,對不同的族群和文化兼收并蓄,成為“兩個世界的橋梁”(DC經典的橋梁理論);還有的英雄脫胎于普通人的肉體,卻不斷完成對自己的超越…

在蝙蝠俠三部曲完結以後,彼時的漫威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的電影宇宙,砸鍋賣鐵拍出的《鋼鐵俠》一炮打響,《複仇者聯盟》(導演喬斯·韋登)史無前例地向觀衆展示了超級英雄團體電影的成功,而那個複仇者集結的鏡頭也将載入史冊

而DC的電影宇宙在《綠燈俠》撲街以及一版《正義聯盟》廢棄以後,在很多年後才迎來重啟

《超人:鋼鐵之軀》就誕生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們請到了漫改電影的愛好者紮克·施奈德做導演

盡管諾蘭沒有親自指導,但這部電影還帶着很多他的印記

比如140多分鐘的經典時長,比如片尾出标題......

《黑暗騎士》系列的班底參與了這部電影的制作,Man of Steel一定程度上也是在對标Dark Knight

無論是大段的記憶閃回,還是相當緊湊而有張力的節奏,還是着重個人内心刻畫的劇情,還是漢斯季默的配樂,無一不證明這是一部諾蘭電影

整部電影還沒有像後面的BVS或者JL一樣,有着紮克施奈德特色的“濃墨重彩”,而是更顯冷峻的淺灰和枯黃

當時紮導的個人風格還不是那麼突出,我覺得他在這部電影裡主要的發揮,是靠他漫畫般的鏡頭感和毀天滅地的沖擊力,在形象上塑造了一個“人間之神”

這也正和本片的主題息息相關,一個擁有“神力”的“人”如何看待自己,如何對待兩個世界,如何面對自己的責任和使命

是的,這不是一個讨喜的主題

觀衆看到的不是他上天入地無所不能,而是他内心的掙紮和背負的命運

除此之外,記者一直尋找真相,士兵一直奮勇作戰,而在電影最高潮的部分,不隻有超人去南半球摧毀世界引擎,還有人類軍隊運輸機去攻擊飛船,更有星球日報三人組的絕境求生——這部電影還特别強調了人類的意志與抗争

最終超人用自己的力量保護了地球與他所愛的人,以雙重身份各自融入了地球,他無法接受氪星人對地球的破壞,所以他必須承受氪星滅亡的現實,和自己造成的種種破壞,以及人類對他近乎本能的懷疑與不信任,并且帶着這一切用自己的方式守護家園…

因為他胸前寫的是“希望”,因為他生于地球

不過遺憾的是,這部電影并沒有收獲很好的評價和票房

因為它有兩點硬傷:

一是對于喬納森那段的編排太強行了,作為超人成長曆程中的重要事件,救狗怎麼看都顯得有點草率,而且領便當領得一點都不合理,讓超人傻站着然後自己去送死,這個真的很影響觀感

二是最後對佐德将軍的掰頭殺,本來全程就是非常壓抑的氣氛,好不容易到了最後決戰,氣氛還沒到位呢,啪的一下就完了,連個情緒釋放的點都沒有,有失諾蘭一貫的煽情水準,看完之後一臉懵比,滿腦子都是“就這”

我當時看完也是這樣想的,後來回顧才逐漸發現這部電影的優點

但是這部戲的打鬥也非常精彩,像極了龍珠那種毀天滅地的沖擊感,高速運動的動能,鋼鐵之軀的天崩地裂的對撞都無比精彩

這是一部越看越好看的電影,我每次零星回顧都會感歎“怎麼tm的能這麼好看”

此後諾蘭開始逐漸淡出DCEU的電影制作,紮導的個人風格更加凸顯,《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是他第一次放開拳腳去發揮

但是院線的150分鐘并沒有收獲很好的反響,而是被群嘲淹沒

劇情太多太雜,銜接生硬,意向難懂…

我當年在電影院也看得不明所以,好幾年後我才知道“導演剪輯版”的存在

加了三十分鐘細節與前因後果的加長版,讓我看完後覺得驚為天人,從此就入了DC的坑

如果讓我寫這部電影的影評,标題一定是“神魔大戰 人性覺醒”(不過作為一個懶狗,我幾年來都沒有動)

确實,它想講的東西太多了,信息量過于複雜,而且完全沒有考慮院線觀衆的體驗,看完很容易消化不良

但是仔細看完就會發現導演的野心以及相匹配的細節

這部電影有着兩主一副一暗四條故事線:超人進一步被神化,但他的行為甚至存在本身已經極度影響了這個世界,以及無數的普通人;傷痕累累垂垂老矣的蝙蝠俠目睹了大都會毀天滅地的戰鬥,他認為自己的一切努力都将白費,而那個存在隻要有着産生威脅的可能性就必須要解決,他因此偏執而失心;盧瑟同樣視超人為威脅,而且在不停做局與陷害,挑起公衆對超人的敵視(這段基本都被剪掉了),甚至在相當程度上擾亂了蝙蝠俠的判斷,但他最終在知識與夢魇中迷失,也許他知道了什麼,但他創造出了一個前所未有的怪物;神奇女俠及其他英雄也是初次亮相,正義聯盟呼之欲出…

主題則是“人性的覺醒”與“何為正義”,前者在一聲“瑪莎”中達到了最高潮,無論神明與魔鬼,在溝通與解釋以後,人性上達到了統一——蝙蝠俠心智回暖為了救母親的朋友赴湯蹈火,超人也在經曆痛苦和迷惘以後,依然堅持着對世界的熱愛,并且心甘情願的挺身而出付出一切

這一刻的超人,完成了神性的升華,在達到了人類層面的“補完”以後,這是他在整個DCEU電影中最完美的一刻

他因此而隕落,絢爛而壯烈

即使神奇女俠仍然對人類持有懷疑态度,但蝙蝠俠卻說“Men are still good”,他帶着愧疚、信念和堅定的決心,徹底走出了曾經的陰霾

而人們也沒有辜負他的期待,盡管争鬥、殘殺、互相背叛,但我們會重新開始,會做得更好…

這是一部承前啟後的電影,緊接鋼鐵之軀,又引入多個有血有肉的英雄,并經曆了“超人之死”這一大事件,開啟正義聯盟

構圖色調隐喻配樂這些優點就不用多說了,這是紮導一貫的優點

盡管院線失利,但時間終會證明它的出色與匠心獨運

神奇女俠是BVS中難得一緻獲得了好評的要素,由女導演派蒂傑金斯執導的《神奇女俠》還是延續了紮導定下的設定,用那張經典的照片引入

女性導演和題材給電影帶來了較高的話題性和票房,但抛開這些,它仍然是一部出色的電影

首先是“美”,神奇女俠和戴安娜的造型都無可挑剔,天堂島與希臘式的設計風格,也讓人賞心悅目

然後是“實”,戴安娜來到人類世界鬧笑話、誤解、沖突都十分生動,炮火連天的戰場,亞馬遜人的冷兵器戰術也非常精彩

最後是這部電影的主題,戴安娜的成長和愛情一樣刻骨銘心,她初入人世懵懵懂懂,勇敢果斷但也魯莽,一路打打殺殺以為解決掉BOSS就萬事大吉,自己在計劃外沖出戰壕拯救了一個村子,但這個村子卻被選為了毒氣攻擊的目标

就算沒有阿瑞斯,人類依然在自相殘殺(也揭示了一戰的非正義性),這和BVS裡無縫銜接,也讓她垂頭喪氣不知所措

但史蒂夫站了出來,他告訴戴安娜,也許人類就是這樣,他也想告訴她殺掉阿瑞斯戰争就一了百了,但他不能因為他知道世界并不是這樣,可即使這樣,他還是有必須要做的事

“重要的是你相信什麼”

“我拯救今天,你拯救世界”

史蒂夫用自己的生命和勇敢,教會了她責任與愛的含義

電影強調愛,卻沒有局限在用愛發電,而是告訴我們愛是一種能動性

擁有了這一必要條件,為之奮鬥和付出,才能改變和拯救世界

是愛讓我們變成更好的人

此後的她一直在觀察和注視着人類,當人類陷入危險的時候,她就會挺身而出

這一部的節奏和影院觀感是最好的,說白了就是夠爽,在商業上表現上佳

美中不足的是第三幕的收尾,打戲有點倉促,突然爆發秒掉阿瑞斯雖然已有鋪墊,但說服力和表現力還是略差,關于戰争或者人類的思考也沒有上升到更高

也有人會局限于女性主義或者用愛發電這樣的印象,認為這部電影格調不高

但就算離“神作”有距離,這也是一部相當好看的電影,有内涵又不黑暗,又甜又虐,卻積極陽光

盡管神奇女俠中引入了希臘神話的體系,但直到這時,就算DCEU着眼在人性的多面、複雜和堅定,整個故事框架和希臘神話的聯系也沒有那麼緊密

據說DC的神話和宇宙體系相當複雜,但正義聯盟給出了一種明确的解法:

在上古時代,亞特蘭蒂斯、亞馬遜和人類聯合起來,和希臘諸神與外星友人一起,擊敗了達克賽德,給年僅八歲的大BOSS留下了極大的心理陰影

母盒的力量也随之被封印難以尋覓,這三個母盒由人類、天堂島、亞特蘭蒂斯分别保管

阿瑞斯鼓動人類挑起戰争,亞馬遜人也被奴役,亞馬遜女王希波呂忒率部起義,阿瑞斯則将衆神悉數殺掉,宙斯用最後的神力将他重創,也為亞馬遜人創造了與世隔絕的天堂島,還與女王生下了一個擁有“弑神之力”的孩子

亞特蘭蒂斯人打造了三叉戟,但過度追求力量造成了崩潰沉入海底,國王亞特蘭帶着三叉戟封閉起來,亞特蘭蒂斯分為七國

而人類的世界紛争至今,除了阿瑞斯的拱火,人類的好争鬥也是原因之一

而如今的世界,人類中出現了神,有的人想殺掉神,有的人想成為神

達克賽德卷土重來

舊神已死,新神當立

而挺身而出的英雄們将拯救世界

這個故事很魔戒

DC的英雄從此和希臘神話裡“半神的英雄們”對應了

他們有着強大的神力,又兼有人文精神

《海王》的故事發生在正義聯盟之後,但實際卻是它更早進入了觀衆的視線,所以我就在這裡把它也講完

這是一部讓我徹底喜歡上DC的電影

我也是第一次知道一部超級英雄電影能夠如此有史詩感

盡管炫彩和塑料質感的盔甲設計顯得有些掉價,大場面将将夠用也不是很多,但考慮到成本也還能接受

這部電影的色調沒有那麼沉重,而是更鮮亮,海洋是那種澄澈的藍

現在來看《海王》和《正聯》有一些沖突,但這也是溫導與紮導互相溝通之後的最好結果了

紮導擔任了這部電影的制片人,片頭報出過字幕

溫子仁導演是一個非常會講故事的人,本片的節奏全程在線非常緊湊,情緒釋放時的鋪墊和BGM也非常到位,有好幾處場景我都差點哭出來

有人說劇情老套,可老套做好了就是王道

整個劇情很有希臘神話的feel,一波三折的劇情,最後的決戰都足夠壯麗

這部片子還有着相當的現實意義

反派靠着鐵腕和威逼利誘發動軍事進攻,口口聲聲“Rise Atlantis”,就差說再次偉大了,但他終究抵不過一個遨遊海底并且知道匹諾曹與羅慕路斯的“混血雜種”

導演告訴我們溝通理解互相尊重才是出路,他真的很懂東方哲學

而本片的主題十分正道的光

概括為四個字:仁者無敵

亞瑟從正聯到海王,雖然勇者無懼,但一直都是靠外部驅動來行事,憑着自己的力量與體格A上去,但是這樣終究不能成功,還會讓自己身邊的人受累

他獨一無二的品質是什麼呢?

他不會操控水的魔法,卻有着talk to fish的天賦

這不是玩爛梗,而是互相理解,是兩個世界的文化碰撞,是真正的通曉人心

他會害怕,會遲疑,但他會為了所有人而戰

——Atlantis always had a king, now it needs something more

——What can be greater than a king ?

——A hero.

這就是仁者無敵,這就是他為什麼有資格拿起三叉戟

他不止獲得了三叉戟的力量,更是升華了自己的内心

他前方的路必将充滿艱難險阻,但他一定會迎頭猛進

因為這是一條王者之路

一開始我不明白海王為什麼叫“Aquaman”

後來我想明白了(純個人理解)

是Aqua而不是Sea,是因為他不止統治着某一片海域

而是“七海與水生物之王”

一個真正為所有人而戰的英雄

誰黑海王我跟誰急!!!

他那一嘴高情商的吃花都夠我學十年!!!

(又到了論我為什麼單身系列)

DC的英雄們是“神明軀體,人類心腸”,并有着希臘式的“美”與“悲壯”

“絕望中蘊含希望,黑暗中誕生光明”

這也是我一直以來進行分析和欣賞的準則

二、242分鐘的故事——在兩個小時的劇透以後

2017年的院線版,是紮導拍出原素材後無論怎麼剪輯華納都不同意,還要求一定壓到兩小時以内,再加上紮導的家庭變故,最終退出了正義聯盟的後期制作,華納随後找到了喬斯韋登來補拍、完成這部作品

這部不到120分鐘的院線版得到的反響是一緻差評,人物混亂情節兒戲,還有各種意義不明的葷段子和爛梗

我也是後來才看完這部電影的(當年對DC沒那麼感興趣),看完之後我的反應是:這後半段不是和複聯2一樣嗎

雖然複聯2的評價和票房都未達到預期,韋登之後也沒有參與MCU,但必須承認複聯2的風格是極其獨特的,它是MCU中難得的着眼普通人視角的電影,也在相當程度上展現了每個英雄的内心掙紮,還有7場戰鬥和承前啟後的劇情脈絡…我覺得翻車主要是因為弱化反派(據說漫畫中奧創很強),還有幻視一出來就拔網線(還不斷局域網)+秒天秒地——這個橋段看過院線版正聯的人肯定會感到分外熟悉

噢還有上來寫死了新登場的快銀,死得還很扯淡

我推測當年華納也許就是看中了韋登在複聯2展示出的沉重風格

但誰也沒想到他的正聯就是複聯2的翻版(包括無中生有的一家人和救人)

這個院線版雖然上映早,但其實是後誕生的,導剪版除了幾分鐘的補拍,原來四個小時的素材,是一開始就拍完的,隻不過很多沒做完特效

前兩年我看過很多未完成特效的視頻,它們最終在導剪版裡全部出現了

在導剪版正聯放出時,很多人一聽消息先是很失望,因為紮導并沒有補拍很多鏡頭

但随後大家都感到很驚喜,因為1.院線版比較好的部分都是紮導拍好的2.誰都沒想到同樣的素材能拍出完全不一樣的效果

下面我會對整個劇情做一些簡要的梳理和分析

(為了這個我還去拖着進度條看完了院線版,我容易嗎我)

片頭:Everybody knows的MV開場是韋登拍的為數不多比較好的鏡頭,開局吊起觀衆胃口,社會氣氛的刻畫也很到位;導剪版則是緊接BVS中超人之死的片段——這和BVS一開始就是鋼鐵之軀中的打鬥一樣,說明這部和前一部的故事是緊接着的,而且也算強調了MOS BVS和JL的“三部曲”性質

...

而且這裡透露出了關鍵的信息——是超人之死産生的聲波和沖擊波喚醒了母盒,所以荒原狼才出動來到地球尋找母盒,這為反派的動機和時間做了很好的解釋,也從反面表現了超人在地球時,反派是不敢來的

——僅從風格上來說,喬斯韋登更喜歡粗暴直白的人物關系,塑造手法也主要是對白,這樣在兩個小時内最有效率,但層次就顯得很淺(但不能忍的是他還加上了很多滑稽的内容) ,紮導則更能通過鏡頭或者劇情推進來塑造人物,整體上比較含蓄,但這樣的人物更能立得住——特别靠聯盟電影來帶動英雄而不是反過來時,這一點就更為重要

首先,可以從故事如何展開來進行對比(公開處刑)

1.蝙蝠俠 院線版給他安排了對戰類魔的片段

這個劇情可以說是無功無過

但在導剪版的編排中,①蝙蝠俠沒有接觸類魔,他組建聯盟是基于自身的推定和對超人和之前自己的回應,而不是已經切實接觸了敵方,這顯示了他自身的信念與重情重義,和整部電影對他的塑造是一緻的②類魔不會在街上亂竄,而是隻抓該抓的人(接觸過母盒,身上有氣息),突出一個穩準狠,讓天啟星軍團和荒原狼的逼格都上升了③目擊者證詞、作畫似乎都指向了蝙蝠俠,鋪墊了DC世界的主調——人們懷疑英雄,更難得的是突出了戈登對蝙蝠俠的信任

...

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

2.漫天風雪中的漁村

導剪版就是任性,騎馬都能拍三分鐘

漁船幾個月沒能進港,暴風雪也讓直升機無法到達,側面也反映了老爺不是一般人

首先告訴我們老爺絕不是個拿着美元亂晃的憨憨,導剪版确實比院線做得更好

進一步闡釋了他要組建聯盟的目的,以及與超人的羁絆

“我欠他的”

海王對聯盟或者穿成蝙蝠的人不感興趣,但他有自己的關心,乘着大潮而來,為封凍漁村的漁民

無論是拱門上的三叉戟,是古老歌謠的吟唱,還是撿衣服的迷妹,都無比出彩地塑造了海王的“神性”,帶着一點Jesus五餅二魚的意味

...

也沒有Talk to fish這種爛梗(某人 爬)

3.神奇女俠解救人質

院線版删去了一些打鬥細節,導剪版多了很多慢鏡頭,而且更着重了女俠戰鬥時的力量與“艱難感”,反派造成的沖擊和破壞也更大了(扔炸彈時整個人飛出了房頂,落地時間也更長了,被子彈擊中也有反應)

這一段對WW的塑造也很有幫助,沖擊波幹掉了最後的匪徒,說明她嫉惡如仇,絕不心慈手軟,但也表現了她的“莽”、不夠精準

鏡頭給到窗外的街道,是向我們展現超級英雄給這個世界帶來的沖擊,力量的無法限制以及造成的破壞,構成了整個DC系的基調

英雄所到之處滿是殘垣斷壁

世界懷疑恐懼也就不足為奇

而安慰小女孩“你能成為你想成為的任何樣子”,則是延續了個人電影裡一貫的獨立自尊英姿飒爽,強化了之前的人設

...

美中不足的是這段戲裡的恐怖組織和主線聯系不大,其實邪典屬性可以再突出一些,比如和人類的堕落或絕望聯系起來,或者提一嘴有某個反派,或者是天啟星降臨派邪教

4.天堂島之戰

無論是遠程弓箭還是近戰刀劍,正面沖鋒側翼迂回,騎兵步戰還是蕩索,亞馬遜人的戰術素養一貫出色

她們的戰法很明确:神殿自沉與敵同歸+帶着母盒往遠了跑拖延時間+讓大部隊完成集結進行圍攻

思路很清晰,執行很堅決

但是她們破不了活體裝甲的防禦,不然我感覺荒原狼直接交待在這了

...

院線版連貫性稍好,但壓迫性不強,感覺荒原狼三蹦兩蹦就打赢了,

亞馬遜戰士們連個戰吼都被剪掉(這麼好的機會不盡情展示女性的優雅與力量?這能不能打拳?)

荒原狼破牆而出邏輯性就崩了

後面的射箭發信号儀式感更強場面也更大

更難能可貴的是,展示了一個母親的私心(“back to me”,甚至眼裡噙着淚)

這告訴我們希波呂忒絕不是工具人,也豐富了母女關系

閨女離家辣麼久,說不想肯定是假的

5.閃電俠的初登場

院線版安排了一段塗鴉别人臉的惡趣味

但是院線版的閃電俠死氣沉沉,看起來一臉喪

導剪版則不存在這種很“快銀”的劇情,給了應聘和救艾莉絲充分的篇幅

充分展示了一個看起來邋遢、其貌不揚渾渾噩噩但實際上無比聰明、謹慎、周密、勇敢又輕佻的巴裡艾倫

還跟艾莉絲刷了一波好感度

(希望鞋沒事)

6. 鋼骨

Star實驗室裡有人失蹤,而母盒不見了去向

其實它被放在斯通家的儲物間裡,和維克托獲得的獎杯相伴

和院線版的“體外投影”不同,這裡鋼骨的内心活動是“内部視界”

他始終在自己的意識裡神遊

這時他自己的形象還是穿着棒球服,說明他的認同始終是潛藏的、以前的“自我” ,對現在的自己仍不接受

回憶的部分是他的比賽、與母親和事故,父親給他留下的錄音帶,也為我們分析了他的能力,随後的初次飛行和劫富濟貧更是表現了他的急公好義與尚顯稚嫩

而他捏碎錄音帶,是他與父親沖突的外在體現

鄭恺的形象不錯,戲份也多,可惜在院線中被全部剪掉,痛失成為國際巨星的機會(

和蝙蝠俠一樣,他們也在研究吸收熱能,這是一個重要伏筆

這已經夠拍半部電影了

7.其他人物

瑪莎告别肯特家老宅的劇情也是放開了拍,什麼都不剪

露易絲在大雨中仰望、買咖啡

這些内容都對後續劇情有重要影響,導演也沒有吝惜筆墨

特别是露易絲,院線版就一工具人,但在這裡她有自己的故事和生活

以上并沒有嚴格按照劇情順序來寫,而是理了一下故事開端的脈絡

随後是發展與推進

女性進入了希臘的亞馬遜神殿(她想進去總有辦法的),根據壁畫和文字知曉了那場上古戰争

随後她找到蝙蝠俠,并對他講述了這場戰争

院線版把達克賽德改成了荒原狼,場面,出場人物都有縮減

女俠改變了BVS裡的那種冷漠,這種轉變水到渠成,因為達克賽德的入侵迫在眉睫

入夥極其幹脆自覺,她也成為了正聯當之無愧的戰場領袖,而不是要靠什麼激将法

老爺也是這時候才知道他的預感貨真價實,他之前的承諾甚至是基于未知的風險,更凸顯了他的信念

兩人一拍即合(鼠标手碰手不用我多說了吧)開始分工找人

而荒原狼這邊,拿到第一個母盒,找了塊核廢棄地域開始築壘并建立通訊,靠核輻射滋養能量,沒人生活就顯得理所應當,就算有人也早就同化了

老爺去和探監回家的小閃見面,小閃這段雖然嘴炮但不招人煩,發現蝙蝠俠之後更是直接入夥

這段很有意思,除了超能力是有錢以外,老爺開車出路口前還頓了一下

他也是本片為數不多安全駕駛的人

女俠這時待在老爺的基地,連煮茶泡茶都不會算是補充人設,也展示了蝙蝠俠在後面能用到的裝備——用氪星飛船上扒拉下來的材料做成的,吸收能量的護腕

WW搜索鋼骨,不同于院線版鋼骨一直回消息,這裡直接被他抓到,直接告知地點現在見面,敵意和警惕性更足

什麼叫用劇情來塑造人物啊?

鋼骨和WW見面是飛過來的,更有戒心,但是WW說的話他聽進去了,院線版他直接跑了,這裡是等她說完才飛走的

亞特蘭蒂斯劇情:

海王在海中救人,告誡他敬畏風暴,要酒喝而且要算在被救的人身上,這是他“人性”一面的體現

然後他前往海底 維科給了他衣服武器 并向觀衆交待了他的身世背景以及母盒

院線版并不能解釋母盒和亞特蘭蒂斯的關系

荒原狼也不是明确知道母盒在哪裡的,他把守衛士兵拉上岸拷問,才得知了情報(那個六腳蜘蛛真的不是霸天虎嗎?)

湄拉呼叫救兵不成,痛斥奧姆“殘忍且短視”,這和後續作品中奧姆的行為一緻

由于兵力少得可憐,亞特蘭蒂斯的母盒也被搶走

湄拉這裡發揮極其出色,使用水魔法絕地反擊,把荒原狼的血都摳出來了,差點完成反殺

這大概是超人出現之前荒原狼受到的最高的傷害

海王姗姗來遲出來救場,直接英雄救美好感度刷爆

湄拉與亞瑟對話,交待了他母親的動機,也嘗試着解開亞瑟的心結

整段劇情也是為個人電影做鋪墊(不得不說湄拉這個頭冠是真的好看)

此時院線版出現了意義不明的一家人,這是一定要安排一個救人的情節嗎?強行和複聯2一緻

地下一戰:

戈登打開了蝙蝠燈

蝙蝠俠在電影開場近兩個小時以後終于出場

院線版剪了蝙蝠俠仰角的特寫鏡頭,逼格直減一大半

三人與戈登交換信息,鋼骨也在這時出現(與此同時神奇女俠投來了欣慰的目光),在分析了軌迹之後,四人前往了哥譚與大都會之間的地下管道

特别值得強調的是,此時的正義聯盟還極其不成熟,甚至都算不上一個團體

毫無計劃可言,直接就莽上去了

這裡鋼骨有一個很不一樣的細節

院線版是武器自動加載,導剪版則是先主動出動作,再架武器,然後跳下去打怪救爹——這也是人物塑造的一部分啊,對父親的外冷内熱一下子就出來了

因為事前沒有計劃,老爺分心指揮閃電俠,說了一句話就被偷襲,然後才打了幾個滾,而不是院線版直接吃癟

院線版蜘蛛出來沒有火力壓制,還給蝙蝠俠設計了he is tall這種意義不明的憨批爛梗,誰能告訴我這個導演為什麼這麼土炮啊

有一個鏡頭給到閃電俠,是他覺得想吐但強裝鎮定,雖然他未經陣仗,但是依然有勇氣挺身而出

他會絆倒、會慌亂、受傷之後大喊,但他依然用盡全力

紮導在這裡的設定似乎是他不能抱人,他對自身的超能力(神速力)可能還不能掌握那麼精确,後面還有

鋼骨主要是從旁策應(我不太清楚同為天啟星科技,為什麼鋼骨打不穿活體裝甲?電影沒有後者的詳細設定裡),以及和父親前後兩場對視

這一戰荒原狼正面完全壓制了女俠,還施展了攻心戰術,最後手接飛彈還水淹管道,戰鬥智商表現的很好

然後是之前拒絕的海王救場搶時間,但是他不會水魔法,控水能力有限,隻能靠沖擊波搶時間,不然得有幾個人交待在這

脫離戰鬥以後:

鋼骨說他在和飛船的人工智能對話,說明鋼骨也在在不斷開發自己的潛能

海王的質疑恰到好處,這也是系統交待鋼骨的物質組成和由來

鋼骨通過用投影自述補全了設定

但是此時也誕生了本片為數不多的硬傷(我認為的):他們為什麼不想想怎麼穿甲?

和院線版不同的是,他們複活超人的決定出奇一緻

這裡依然和前面一樣,強調“信念”

紮導鏡下的大本臉不紅了,還變瘦了,真的超帥

挖墳這一段閃電俠和鋼骨更克制,不過提到了神奇女俠五千歲的設定

院線版多了一段老爺和WW的對話,不知道為什麼一定要表現出老爺不想活了,還tm拿史蒂夫來激将,顯得很弱智

WW和AQ的諺語對上了,這裡已經開始暗示某種未來的威脅,埋好了伏筆

夜闖實驗室,這段其實很慘

科研狗半夜都在加班!

父子戲依舊是相對無言,但雙方互相點頭

(隔離和檢測的部分我不知道是原來就有,還是互動2020年以來的現實世界)

這裡同步推進了露易絲的劇情線

在變身成瑪莎的火星獵人開導她一番後,露易絲終于下定決心回去工作,向前看開啟新的生活,而今天本來是她最後一次去紀念碑

但是超人複活了,沖天而起

此時閃電俠已經展現了逆轉時空和帶電的能力

鋼骨看到了一個廢土化的未來,不知道是他自己的分析還是氪星飛船模拟計算

超人複活以後的打鬥,整個走向和院線版差不多,但是每一節都剪掉了幾個畫面(比如鋼骨伸出後爪、海王閃電俠被撂倒)

而且這裡有人類介入,超人吃了一波軍車掃射,這才是DC世界的常态

院線版把露易絲的伏筆提前了,其實這段處理得還算OK

(應該是補拍 阿爾弗雷德穿了個賊辣眼睛的綠夾克)

還是信念

從BVS裡的哪怕隻有一絲威脅都要除掉你,變成了哪怕隻有一絲希望都要相信你

盡管如此,我感覺還是太土塊了

感覺太刻意了不好,是在那露易絲要挾超人,但是完全不做準備也不太好,就當成人之美捎過來也成吧

然後說回母盒,院線版是超人複活以後打鬥太激烈把母盒忘在一邊被撿了,這裡給出的劇情更加合理,隻要打開,就一定會暴露,所以就是搏一搏

但意料之外的事情還是發生了,老爹把母盒帶回實驗室

而當他看到荒原狼的時候,就放棄了逃生的念頭

他用熱能标記了母盒,自己随之身亡

這個場景緻敬曼哈頓博士,剛好被落地的鋼骨看到

挨了一記+心神大亂,此時的鋼骨站都站不穩了

在閃電俠問發生了什麼時,海王記下了這一切

母盒還是被荒原狼搶到

鋼骨發現了父親留下的線索,支棱起來爆粗口let’s go find the son of a bitch.

超人這邊首先是裸着上身和露易絲對話

你終于說話了 前面打架一直是閉麥狀态

比院線版還多了進屋 拿襯衫(沒有格子衫那還叫超人嗎)

戒指 蝴蝶 三人抱在一起

超人說他們叫我回來一定有原因,我得知道為什麼

此時的他依然是那個陽光的勇者,比院線版“你不讓我活,也不讓我死”的形象高大了無數倍

鋼骨在解析飛船,閃電俠正沒心沒肺地吃東西,海王卻說我們要求一個剛失去父親的孩子對抗全宇宙最強大的機器,不同于一開始的懷疑,這裡海王已經把他們當成了自己人

聯盟的默契就是這樣一步步形成

和院線版坐真言套索的醉漢表現真是天壤之别

蝙蝠俠和女俠對情報,接上了BVS裡的夢境

荒原狼拿到三個母盒,将融合準備釋放統一旨力

正聯在飛船上布置戰術,這時他們終于成型了,也有了計劃(鋼骨提供全息)

這裡着重渲染了鋼骨在接觸并解析母盒時的沉重性,不像院線版或者别的電影裡那麼輕松,而是以整個意識和軀體為代價的,承受着極大的負荷

超人來到飛船裡,他穿上了黑色的戰衣

也許他将來可能會黑化,但此時他隻想多吸取能量

回想着兩個父親的叮囑與期盼,此刻的他,神性與人性再次融合

身披極緻的黑暗擁抱光明

戰術布置方面,比起院線版的送死求死,這裡的蝙蝠俠在從頂部打破了防護罩後,達成了引蛇出洞的目的

而他和隊友們把這一出調虎離山打成了圍而聚殲

一波出色的步坦協同

院線版還剪掉了“共同出擊”的慢鏡頭,卻依舊玩海王叉子和魚的爛梗

海王的兩次“你瘋了”也在院線版和導剪版裡的意義完全不同

一版是挖苦和嘲笑憨憨,一版是吃驚與贊許

控制劣勢的海王被鋼骨接住,他們開始互相信任互相配合(海王說了句My man)

此時正聯分工明确,老爺清掃雜兵,女俠海王剛正面,鋼骨控母盒,小閃去帶電

超人來的布魯斯家,與之前有過交道的阿爾弗雷德打招呼,而他稱超人為Master Kent (我想起了那個“三個人都以為自己是電燈泡”的梗)

并告訴他“他說你會來的”

(我承認這波有賭的成分)

海王這裡remember me帥得發騷,而且出現了院線版基本沒有的對波場景

荒原狼依舊會攻心,繼續比比亞馬遜激怒女俠

荒原狼的戰鬥力還是強,一個打兩個還占上風,還趁空擋擒住了鋼骨

這波他反應速度極快,翻身撿斧頭一氣呵成

鋼骨就有點嫩,沒有進行反擊

然後就是喜聞樂見的“DC要完了——還沒完”

荒原狼随即展開第三次嘴炮

這時每個人都到達了極限

而超人就在這個最關鍵的時刻登場

MOS的配樂響起,出場就吊打

擋傷害+破防,直接扭轉了局勢

使用冰凍呼吸(第一次用!),直接粉碎了荒原狼的武器,然後暴躁錘人

一個鋼軀被壓着打,兩個鋼軀落于下風,三個人打直接扭轉,何況加的還是最強那個

最關鍵的還是破甲,一錘定音

超人救場沒有那麼強行或者一路平推,而是恰到好處

在如何以既有戰力為基礎設計打鬥上,導演處理的很好

打團分工,每個人都發揮了作用

荒原狼武器沒了也不像院線版裡直接害怕,他也沒慫的,而是剛到最後

但是巴裡被類魔擊中(這裡因為速度太快似乎是必中),沒能接上鋼骨,母盒開始進行分解重塑

天啟星的傳送門也被打開,達克賽德和他的部屬、軍隊正伺機而動

閃電俠之前的畏懼有一部分也來自對自身力量的掌控

但最後不再退縮,隻能拼了

Run Barry run

邁出步伐x超越自我

One of the best of the best

配合專屬BGM,本片氣氛到達了最高潮

恐怕上映前沒人能想得到,最後是逆轉時間完成了絕地翻盤

這還沒完,鋼骨還要過這最後一關

他在母盒的幻境中,面對“統一”“完美”“補完”,他卸下了潛意識裡自己穿着的棒球服,還原成了自己現在的模樣

他終于學會接納自己

I’m not broken. I’m not alone

分開母盒的那一刻,他看到的是同伴

(但我有理由懷疑鋼骨喊超人是因為短+順嘴)

荒原狼依然選擇戰鬥,但上半身沒了防禦的他被海王捅穿,被超人錘飛,最後因為嘴炮收獲了一記亞馬遜斷頭台,頭身分離被打過了傳送門

不管怎麼說,人家也回家了不是

最後正是聯和達克賽德打照面,戰争才剛剛開始

鋼骨修好了錄音機開始聆聽,我覺得這是緻敬《正義聯盟:閃點悖論》裡托馬斯寫給布魯斯的信

他脫下了自己的僞裝,堂堂正正地立于世間

蝙蝠俠開發新的裝備

女俠拿着箭望向天堂島

閃電俠自由地馳騁

海王去找他的父親,湄拉看着他遠去若有所思

超人在别人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他胸前正是“S”希望

導剪版的結尾顯得更為曲折,但也更加蕩氣回腸

三、新生——黎明後的曙光

四個小時的劇情,信息量實在是太大

很多人看完都需要再回看,捋一捋這個劇情

它和前兩部(MOS、BVS)還有不同,視角沒有着眼普通人,也沒有專注一個英雄的掙紮與覺醒

那麼它的核心立意究竟是什麼呢?

思前想後,我認為這部四小時的電影,寫作“衆神與英雄”,讀作“新生”

這種“新生”是各個層面上的

首先是電影的制作與問世

紮導當年拍完全片的素材,滿打滿算是四個小時,但是華納卻不同意就按這個時長上院線

紮導做了一個214分鐘的初版,然後又做了兩個半小時的版本,都沒有被通過

雖然通過了大概率也會步天國王朝和守望者的後塵,但最重要的東西肯定會保留下來的

再加上他養女的離世,心力交瘁之下就告别了這個項目

後來華納就找到喬斯韋登來接手這個項目,結果搞得稀爛

據說電影一上映就有人爆料導剪版的存在,經過持續的争取,因為華納母家ATT的介入,以及出于給HBO流媒體平台引流,最終紮導得到了機會做完這部電影的後期,并補拍一些素材

可能是怕自己被打臉打太慘,華納曾經找到紮導,希望他直接放出原素材(當年那些片段現在還能找到),被他拒絕了,他認為要麼放在四個小時的素材要麼完完整整做完,要麼幹脆放在自己家裡吃灰

直到官宣之前,我也是一直不相信存在導剪版的,因為有兩個判斷,一是華納不可能再同一個問題上翻車兩次,二是這一坨翔一樣的東西也沒啥可救的

包括各路情報說補拍隻有幾分鐘,加上超人采訪說自己沒參與,“該拍的都拍完了”,很多人都對導剪版不抱太高的期望

事實證明我是大錯特錯,我太高估華納了,而且我沒想到同樣的素材能被改的面目全非

導剪版用相同的素材,還原了那個被華納和韋登改得支離破碎的劇情,在兩個小時的劇透以後(為什麼強調這點呢,因為我自己看導剪版的時候就感覺和院線最像的超人一打四就顯得很掉價),仍然遠遠超出了所有粉絲的預期,而且情節的走向出乎意料

當然,這一切都源自粉絲們的抗争

華納不勇敢,粉絲最勇敢

這部電影的内容也充分體現了制作組的誠意

首先片頭的字體都不同,換回了和BVS一樣的字體

因為導剪版不需要考慮院線,所以導演沒怎麼剪輯,拍的素材基本上全部放了進來

畫面也采用了沒有裁切的4:3,看着有點違和,但屏幕上的内容是沒動過的原版畫幅

時長也是放飛自我,達到了242分鐘(雖然看完感覺還是不太夠,但确實是一項挑戰,畢竟MOS和BVS隻有143和182分鐘)

這個時長帶來的就是騎馬都能拍三分鐘,還有大段壯闊的取景,還有一些絕美的畫面,比如落雪、落灰、大雨、神殿、射箭、雲層、高達360度大回旋光刀等等等等

整個色調也顯得冷灰,與前作的風格基本一緻,而不像韋登那樣發紅(把老爺臉都拍紅了就離譜)

氣氛更加肅殺,更有緊迫感

整體上來看劇情節奏是比較散的,因為沒有剪輯,風格不是很統一

前面是叙述各路英雄,後面就比較緊湊

而且就在所有人都以為正聯是碾壓局時,導演卻表演了一場翻盤局

劇情一波三折,感覺穩了就要翻車,感覺要涼就翻盤

雖然這過山車有點驚心,但還是很爽的

劇情主線是正義聯盟從無到有的過程

在正義聯盟制作的時間點,除了X戰警系列,“英雄聯盟”向的電影隻有《複仇者聯盟》《正義聯盟:戰争》《複仇者聯盟2》,而初次集結型的電影則隻有前兩者

這兩部的節奏還是很像的,反派騎臉輸出,英雄們倉促應戰,因為生疏和分歧節節敗退,最終聯合起來幹翻BOSS

當年也有很多聲音是正聯照着《戰争》拍就挺好的,不知道為什麼瞎整這麼多

這就必須說到DCEU的規劃問題,紮導一開始構思的主線就是MOS+BVS+JL,在JL以前最多一部神奇女俠,别的電影比如海王都要靠後

也就是說不是靠英雄電影先行帶起聯盟,而是先聯盟電影再拍英雄

紮導有一個令人惱火的特點,電影如果放到三小時以下,他的叙事就會出問題

這個方向确實比較難,複聯前有鋼鐵俠12綠巨人雷神美隊,雖然有幾部電影不太行,但角色至少立起來了

戰争一是前後都有動畫連續,再是看動畫的基本上都是粉絲,性格人設已經了解了個差不多

沒有這種布局,正聯就必須拿出大量篇幅對人物進行塑造

在四個小時的電影裡,這點還是很成功的

而且和前面兩部的“防禦”不同,這部是聯盟集結,然後主動進攻反派的堡壘

在三個階段(下水道、外圍、内部)的作戰中,他們越打越強

英雄們真正聯合起來,從意願不強到極強,從各自為戰到互相配合,從不會打團到行雲流水

每個人都發揮了出色的貢獻

蝙蝠俠:計劃制定與頭腦擔當,外圍清掃雜兵

閃電俠:帶電,扭轉乾坤,0殺MVP

超人:碎武器+破甲,同樣0殺但對荒原狼造成了最關鍵的傷害,一錘定音

神奇女俠:發揮穩定,始終在正面硬剛

海王:負責對波、嘲諷和承傷,考慮到個人電影的發揮和成長性,這裡表現已經相當可以

鋼骨:提供定位和情報信息,分開母盒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

還有每一個英雄的轉變或成長

導演很細膩地給每個人都安排了完整的故事線

大概你也注意到了,電影中或多或少都提到了英雄們的父母(關愛兒童,從我做起)

比如希波呂忒的back to me,神奇女俠片尾握着箭支望向天堂島

蝙蝠俠的父母 這個太經典了

海王會對他的母親抛下他心懷不滿,湄拉則給出了解釋

超人心懷兩位父親的叮囑拯救世界,他的母親自尊堅強,也是他的一份牽挂

閃電俠心心念念要洗脫自己父親的冤屈,父親勸他放手開始自己的生活,但他找到了一份正式工作(這時父親表現出了院線版沒有的興奮歡呼)

鋼骨的母親自尊獨立(是博士不是夫人),也更關注和疼愛他,和父親的關系則一直僵硬,最終在生離死别之後達成了和解

“團結起來的我們,從未被打敗”

他們更細緻的人物弧光,我放到下一章來叙述

四、英雄的弧光——團結與成長

You can't save the world alone

And you don't have to

閃電俠在這版裡更加積極,開朗了不少也喜歡吃吃吃,不是院線版裡死氣沉沉的喪樣,而是謹慎 周密 輕佻 聰明,雖然有惡心但不怕事,一開始很懵但在戰鬥中成長很快,他最後除了能力上變強,更是在精神上戰勝了自己

鋼骨一開始是出色的橄榄球運動員,也是電腦高手,幫助困難同學改成績,包括後面改賬戶,這體現了他善良和勇敢,同時也很沖動不成熟的一面,和父親關系很差很叛逆,但在父親死後背負起了更多,即使承受着巨大的沖擊也要完成使命,最終分開了母盒打破幻境,他不破碎,更不孤單

蝙蝠俠是本片難得的安全駕駛的人,這部突出他的信念與辜負的愧疚感,所以沒有那麼理性,但他的意識和經驗是在BVS後逐漸回升的,智商統一了,沒有院線版忽高忽低的情況,從一開始剛有意識參團到積極主動,有人統計過蝙蝠俠一共殺掉92個類魔,裡面打仗沒放進去一隻;相信在原計劃裡,他的謀略、裝備和戰鬥力還會繼續上漲

海王在導剪版裡情商超高了,外冷内熱,合理懷疑,“這不公平”,帥得發騷,而不是韋登版一身爛梗的搞笑角色,衣服巨好看,還會放沖擊波

神奇女俠不需要激将法,當仁不讓地成為了團隊副核心和戰場領袖&老爺的神隊友,但依然很莽,下手毫不留情,而且還是沖動,中了荒原狼的嘴炮就有點上頭

超人戲份其實很少,但在有限的戲份裡依然有發揮,不用短視頻來自述,他回到家感受這一切并挺身而出(鬼知道我寫了多少個“挺身而出”),這已經說明了一切

——你不能永遠棄世界于不顧

這裡還有一個伏筆,是他的心智與人格始終沒有犧牲前那麼完滿(女俠也在他複活後一直叫凱爾艾爾),因為他恢複清醒正是建立在露易絲和自己的母親之上,如果她們被害,超人很可能心智失控

另外很有意思的是,每個人對阿爾弗雷德的态度都不一樣

其實反派荒原狼的塑造也很精彩,不是院線版言必稱“mother”神神叨叨的狗子,上來自帶的“叛徒”标簽凸顯了他的瘋狂與不擇手段,但有機會歸順時又足夠卑微,不僅畢恭畢敬下跪,還行了規格極高的脫帽卸甲禮

但荒原狼也有着穩準狠的另一面,目的明确、計劃周密、有勇有謀、擅于攻心,速度力量經驗反應都是頂級,還有着極難打穿的活體裝甲護身

而且他沒有慫

而且他沒有慫

而且他沒有慫

五、衆神的世界——新與舊,地球和宇宙

舊的世界四分五裂,新的世界枕戈待旦

舊神

諸神的力量來自人類的供奉,這是希臘神話的設定

上古之戰主要登場的是宙斯、阿瑞斯和阿爾忒彌斯

宙斯 衆神之主,主要能力是閃電,能壓制達克賽德,還一下劈開了合而為一的母盒

阿瑞斯 據說可以從戰争中汲取力量,越打越強,給幼小的達克賽德造成了極高的傷害,但是因為挑撥人類和奴役亞馬遜人與衆神翻臉,被宙斯打殘一直苟到一戰,最終被神奇女俠爆發弑神之力擊敗

阿爾忒彌斯是狩獵女神,據說還是處女的保護神(?),在大戰中一箭就能幹掉一艘飛船,還射中達克賽德好幾箭

雖然設定風格相似,但和亞馬遜人沒有直接聯系

亞特蘭蒂斯方面登場的是國王,海皇波塞冬沒有登場,DC對他的設定好像也不是很明确

亞特蘭使用的三叉戟也并非海神的聖物,而是亞特蘭蒂斯以科技打造的強大武器

人類裝母盒的箱子似乎是矮人打造?火和鍛造的力量在神話裡是火神赫淮斯托斯的能力

新神

這tm是八歲?

這是導演接受采訪時說的,達克賽德第一次進攻時的年齡約等于人類的八歲

據說漫畫中他的戰力比舊神高好幾個檔次,但電影一是可以自行設定,二是這時候他還不太成熟

而且他征服無數個世界從來沒打過敗仗,所以是光明正大的融合(你看人家荒原狼就偷偷摸摸的)

被打敗之後倉皇逃走,母盒也被丢在地球

這裡設定上是地球混在無數世界中,達克賽德暫時沒找到哪個是藏母盒以及反生命方程式的星球,再加上一直征服和尋找,這才過了這麼久,直到超人之死的沖擊影響,且地球的力量極度失衡以後才被發現

守護者

宇宙中的高等文明生物,創造了OA星(綠燈軍團的總部),本片中僅被提及,但有一位上古綠燈俠登場,此處的設定似乎還是不能變換各種物體迎敵,可能力量有限(院線版就直接變錘子掄上去了)

火星獵人

火星上的種族,地球的這位是僅存者,具有易容、懸浮和心靈感應的能力,以及頂級的力量和速度,缺點是怕火(還有沒奧利奧吃)

因為定位和超人有重合,而且力量太強不好寫,所以這個角色逐漸被冷落,要麼不提,要麼蹲在空間站OB

本片主要展現了他如何巧妙融入并運用地球人的身份,勸說露易絲,并在最後決定加入正聯主角團

五、彩蛋——未完成的DC世界

先來講講大主線以外的劇情

首先是火星獵人最後的出現,本來按劇本是綠燈俠才更合理,大戰時人不在地球很好解釋,因為他要頻繁在宇宙活動嘛

但華納不同意,說他們對綠燈軍團有另外的安排

于是換成了火星獵人

雖然也很帥(大本這段都瘦的脫相了),但總讓人感覺火星獵人一直在旁觀卻不參戰,就不太好

然後是盧瑟越獄去見喪鐘的部分,院線版是“我們是不是也該有自己的聯盟”,暗示末日軍團

導剪版則是喪鐘來見他,主客場不一樣

而且後續劇情線也不一樣

他告訴了喪鐘蝙蝠俠的真實身份,明顯是為蝙蝠俠的個人電影做鋪墊

随着大本的退出,這一設定也不複存在,隻能指望馬特裡夫斯和羅伯特帕丁森能帶來一部不一樣的精彩作品了

最後是正義聯盟23

末日線一共有三段,BVS夢境一段,JL裡鋼骨看到一段,片尾一段

母盒應該是徹底壞了(鋼骨從内部分開的),達克賽德動用了常規的大軍進攻

正義聯盟迎戰,超人托付蝙蝠俠保護露易絲

(蝙蝠俠和露易絲的劇情在開拍前就被廢棄,老爺都開始和WW玩暧昧了)

但是達克賽德還是找到并殺死了她(有說法是盧瑟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超人陷入崩潰,被達克賽德趁虛而入用反生命方程式控制,正義聯盟四分五裂

海王和神奇女俠戰死,地球被天啟星化,超人作為武器一通亂殺

剩下蝙蝠俠、閃電俠、鋼骨、湄拉、喪鐘、小醜(萊托版)繼續抵抗

這裡閃電俠就是BVS中外套裝甲留着胡子的造型

鋼骨計算出了兩個時間點,回去提示“露易絲是關鍵”,閃電俠回到第一個“I’m too soon”沒能改變結果,後來他們又找到了第二個時間點,成功救下了露易絲,挽救了正聯和地球,但蝙蝠俠為保護露易絲而犧牲,後來超人和露易絲的孩子就起名叫布魯斯

遺憾的是,因為華納的短視和盲動,因為紮導等主創的離開,這個故事隻能停留在紙上了

六、寫在最後

如果讓我給這部電影評分,我很可能會給90分

單論電影質量,可能會有82-85左右,也是超英電影頂級的一檔

它确實沒那麼盡善盡美,劇情如果剪到三個半小時會是最佳狀态

而且BGM用得有點多有點亂,最突出的就是神奇女俠的吟唱

但除了時間和預算的緊張,導演希望毫無保留地展示給觀衆所有内容

除了粉絲濾鏡以外,這部電影的出世本身,以及它背後所有人的努力,都讓它值得一個更好的評價

我覺得我給個90分也不算高吧

另外,在各位欣賞這部電影之前,我很想分享一個片單

這也是我在寫評價時參考的作品

優先級從高到低依次為:
DCEU前作《超人:鋼鐵之軀》《蝙蝠俠大戰超人:正義黎明》導演剪輯版《神奇女俠》
DCEU後續作品《海王》
動畫作品《正義聯盟:閃點悖論》《正義聯盟:戰争》
DC電影蝙蝠俠系列:《俠影之謎》《黑暗騎士》《黑暗騎士崛起》《小醜》
導演的既往作品《守望者》導演剪輯版
其他超級英雄電影《複仇者聯盟》《複仇者聯盟2:奧創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