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24北大首映禮 謝謝酷漫觀影團
戴錦華老師将之定性為很好的女性主義電影,我便沒有再置喙的資格。加之北大禮堂内爆發的巨大輿論争議,我想五星好評在此刻非常有必要。
算是第一次真正意義上“觀看”法國電影,以前都有些不以為意。片頭展示主演的方式讓人眼前一亮,一對比,發現内地電影的氣質真是獨樹一幟,有一種假裝松弛的緊繃感。中國人喜歡場面和體面,這是真的。
戴錦華指出法院衆人是窺視狂,而我在法院場景發現,除了樊尚作為男性在為女主說話之外,全場都在為自己性别所屬的立場說話。更諷刺的是,樊尚這樣做隻是因為自己是辯護律師加之自己的感情使然。
原本想說,喜歡這部電影刻畫劇情時采用完全平鋪直叙的方式,沒有故弄玄虛用flashback或者精神分裂、剪輯零碎等的drama方式去叙述事件,讓人看得很舒服。這樣的感受被戴錦華老師一針見血指出來——她說這是完全自然地發生,看不到任何人工營造的痕迹,或者說很好地把技巧藏起來了。

作為親身經曆過的小孩,我與戴老師的觀念一緻,全篇對小孩這個人物的刻畫是最入木三分的。他說的那句“就是因為傷害已經造成了,所以才要去聽。你們不告訴我真相我也會自己知道。”真的讓人動容。
所有的成年人都在保護這個小孩。媽媽在保護、爸爸在保護,法院的所有人都在保護,但他們的保護在東窗事發以後早就沒有作用了,最後還是靠他自己保護他自己。

這裡給我的震撼程度和《還是覺得你最好2》如出一轍,總有人能把錯誤婚姻下的孩子感受說得如此精準。雖然陳詠燊是男性,但在對孩子心理的刻畫上我認為可以比肩茹斯汀·特裡耶。

最後還想思考和聚焦一個問題,其實很多真實案例都反映出來過,即雛鳥效應的反面效果。如果父母一方殺害另一方,孩子、另一方的家屬會因為孩子未來沒有人撫養、愛護而出具諒解書一類的證明,如同這部電影裡的小孩子,父親已故,如果母親被定罪入獄,那他就赤裸裸暴露在很多殘酷的東西上,這是他所無法接受的,因此他要改變證詞保護母親(主動的、被動的)。這是一個非常深入的對人性的剖析視角,但由于這隻是這部電影的一環,我覺得可以有新的創作者把它談得更深入。

北大百年禮堂外提供了仿制小金人供觀衆互動,我上前拿了一下,始料未及地重,重得像女性電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