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6年《天空之城》在日本公映,整一個周期共獲得77萬人次觀影,票房共計為11.6億日元。
2023年6月1日,《天空之城》在内地影院上映,而它的首映日票房也一舉突破3000萬,約合5.8億日元,時隔37年再度掀起了觀影熱潮。
很多朋友應該和我一樣在過去好多好多年裡已經看過《天空之城》好多好多遍了,但面對這部37年前的老電影,我們依舊按捺不住走進電影院觀看的沖動。
這或許就是宮崎駿大師的魅力,也是《天空之城》這部早已寫進了影史經典殿堂的吸引力。就正如網友所言:37年後天空之城漂到了神州大陸上空,不再是少年的我們依舊心潮湧動。
《天空之城》的故事是不複雜的,大緻概括便是男主巴斯意外與擁有飛行石的女主希達相遇,并在帝國軍的追捕下一步步靠近神秘的天空之城拉普達,并在這裡看到了反派穆斯卡的真面目以及明白到前天空之城文明衰亡的原因,并在最後經由男女主角協力擊敗反派,并将強大的拉普達放逐到外太空的故事。
但《天空之城》的主旨又是宏大普世且深刻的,而這種深刻也全都藏在拉普達的興衰曆程裡,所以大家看的時候一定不能錯過兩個事物,以及得關聯上一部動畫。
一個是開頭制作人列表輪播時的背景插畫,那可不是單純的背景襯托,而是前天空之城文明從崛起到衰亡的一整個經過。
其中有幾個關鍵節點,一個是工業時代開啟時人類對地面的破壞和污染。
一個是人類掌握先進飛行技術後不斷向藍天發展,甚至還造出一座又一座巨大無比的天空之城将整個族人帶向了潔淨的藍天。
但到了最後悲劇還是發生了,各個天空之城間互為戰争,一座座拉普達墜落地面,前現代文明的人類又再度走回到最傳統的農耕和畜牧的社會形态。
同樣有着“前高度發達的文明”,以及前文明同樣走向了衰亡,而衰亡的原因同樣出于人類之間的戰争。不僅如此,在《風之谷》中于千年前用了七天時間将整個世界毀滅的“巨神兵”,其攻擊方式也是像極了《天空之城》中的拉普達,而它們發射出來的毀滅激光也像極了現實世界中的核武器。
《風之谷》和《天空之城》分别是在1984年和1986年首映的,而那時候的世界也正處于美蘇争霸的冷戰時期,而據信息顯示當年這兩個超級大國的核武器當量足夠将地球毀滅好幾十次。所以這兩部作品關于戰争的描繪并不是虛構和誇張,而是實打實的對現實的憂慮。
以及對人性的諷刺。
這時候的庫夏娜正沉浸在對前代文明的仰望中,而她也深信着隻要獲得這份力量,隻要能将巨神兵完全孵化,那定能一掃腐海的侵蝕以及輕而易舉就能完成對世界的統治。
但這份自傲很顯然讓庫夏娜忽視了一件更為關鍵的事情:如果掌握無敵力量的前人類文明也都走向了毀滅,那隻能“拾前人牙慧”的當代人又豈有狂妄的底氣呢?
注意了,穆斯卡和庫夏娜這兩個角色并不是隻有虛構故事才會出現的,而是實打實就存在于現實社會裡,而他們代表的便是那一群将窮兵黩武和侵略擴張視作為立國之本,并堅定着“否定和平,戰争不可避免,且戰争是美好與令人向往”信念的軍國主義者。
同樣的,在諷刺人性醜陋之餘,宮崎駿的作品也會一如既往地歌頌大自然。也或者說通過對大自然的歌頌,來進一步深化對人類的嘲諷。
在《風之谷》中長久以來被人類視為毒物和污穢的“腐海”,其真正作用卻是大自然用來淨化前代文明對環境造成污染的手段,而在腐海的地底深處便是現存地球最潔淨的地方。
《天空之城》同樣有着類似的對比。在巴斯和希達剛來到拉普達的時候,這座天空之城已經是空無一人的廢墟,但也正因為“人類”的缺失,這座廢墟也是充滿着生機。此刻的拉普達長滿了綠植,而在前文明被制作出來用于戰争的強大機器人也在失去人類命令之後進入了自運行狀态,而此刻的他們正在呵護着拉普達上的一草一木,并與小動物們和諧相處。
愚昧無知的人類不知悔改,狂妄自大的人類永遠走在自私與欲望的絕路之上。這便是宮崎駿在《風之谷》和《天空之城》對人類這個物種予以的最強烈的諷刺了。
當然,《天空之城》除了擁有與《風之谷》類似的深刻寓意之外,宮崎駿在這部“後續作品”中也加入了一個發人深省的思考。
我們回到天空之城文明的衰亡曆程,在這段悲劇經曆中其實我們可以梳理出一條因果鍊:沒有人類對土地的無節制破壞和污染,就不會有紮堆往天空的發展,然後就不會出現可怕的天空大戰。
這裡的土地有着“紐帶”、“聯系”等等寓意,而這個“聯系”不僅指代着人與大自然的關系,更是指代着人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系---當人類從相互依賴、相互被需要,慢慢走向相互孤立和封閉的時候,人與人之間的情緒也會越發走向激進,并演變出戰争的對抗。
但注意了,《天空之城》的結局是以拉普達飛離地球結束的,但這不代表地球就隻有一座拉普達,也不代表這一輪的文明不能達到研制出天空之城的技術水平。
就正如男主巴斯說過的一番話:“随着飛行技術的發展,拉普達被發現隻是時間問題”。
或許這就是宮崎駿能夠成為大師,而《天空之城》能夠成為影史經典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