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阿開

圖片:網絡

灑脫地、自由自在地、随心所欲地活着,全然不顧他人的眼光,完全聽從内心的聲音。這種活法想必是很多人羨慕的人生,不過隻是想想罷了,能真正活出這種味道的恐怕是少之又少了。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随性

張一曼就是這樣一個随心所欲的人,她談不上漂亮,但卻是那種風情萬種的女人;她與世無争,卻偏偏想過一種随心所欲的生活;她追求自由,為此她逃離了大城市,來到一個落後的鄉村。

她不善于說假話,當校長在特派員面前造假時,她選擇離開;她不善于算計,于是全然支持校長的任何提議,在小銅匠拒絕配合時,她主動去“睡服”他;當小銅匠老婆找上門來時,她敢于挺身而出。

她太過随性,把在别人眼裡邪惡的“性”看的像吃飯、睡覺一樣平常,過去就是過去,像一陣清風吹過,“我來睡服他”是她的一句經典台詞。

一曼為了大家的利益睡服了小銅匠,而小銅匠卻因此愛上了她,她送給他一縷頭發,輕描淡寫地打發走了小銅匠。

當裴魁山對她說“我喜歡你,我要娶你”時,她低頭淺笑,随即揚起筐裡的蒜皮,在飛舞的蒜皮中,笑着說“昆明會下雪嗎?”,“你看我是會和你過一輩子的人嗎?”拒絕了他的表白。

在他人眼裡,她很放蕩、有毒、不拘小節,可她說“我放蕩、我喜歡這樣”。既然過于“風騷”,她就不該太過單純,以至于接受不了太過醜惡的現實、太過醜陋的嘴臉,最後以一聲槍響結束了自己的生命,用滿腔的熱血,潑灑了自己任意的青春。

張一曼,是影片《驢得水》中的人物,影片原本是在講述一個荒謬的笑話,但是看完卻忍不住流淚。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照妖鏡

《驢得水》講的是四位胸懷教育夢想的不太入流的大學教師,從大城市來到偏遠鄉村開辦學校的故事。

山村條件過于艱苦,為了維持學校的正常運轉,學校虛報了一名教師——呂得水,這個名字來源于一頭為學校拉水的黑色毛驢。

條件雖然艱苦,教師們卻也自得其樂,而這個其樂融融的畫面被一個消息打破了——上級教育部要來調查呂得水的來龍去脈。

倉促之間隻好讓前來學校修響鈴的銅匠冒充呂得水,而這個決定卻拉開了一個荒謬的帷幕。

金錢、暴力、名譽就好似照妖鏡,在它的面前大多人統統現了原型,人性的醜陋不再遮遮掩掩,就那麼明晃晃地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裴魁山昨日還在表白“我喜歡你,我要娶你,他們不了解你才中傷你,你隻是很單純”之類的綿綿情話,眼睛裡還充滿着濃濃的愛意,今日便在衆人面前高聲謾罵“你就是個臭婊子、是公共廁所”之類不堪入耳的話語。

往日道貌岸然,以父兄自居關愛手下員工的校長,關鍵時刻卻毫無底線而言,在大事大非面前,竟無半點擔當,以“辦大事者不拘小節”為借口,一次次地把一曼推到了風口浪尖。

昨日的熱血青年嫉惡如仇、慷慨激昂,今日卻痛哭流涕地趴在地上磕頭求饒,短短幾天之内就變成了一個左右逢源的勢利小人。

昔日那個憨憨的小銅匠在衆人的教唆下,在利益面前當真的變成了“牲口”,唯利是圖,赤裸裸地說“你答應我,我就幫你”,并殘忍地威逼校長剪光了一曼的漂亮卷發,為此逼瘋了愛美的一曼。

在這個污濁的事實面前,處于崩潰邊緣的一曼哪裡還有活路,也許死亡是她最好的解脫方式。

“不損害别人的利益、隻想按自己的想法活着”看似簡單,其實哪裡會是那麼容易呢。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從衆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多數人是從衆的,你的與衆不同、你的特立獨行、你的清高、你的容貌、你的才華、你的堅持與努力,甚至于你的品味都會成為他人看你不順眼的借口,隻有藏其鋒芒、混于衆人其中才會皆大歡喜。

有這樣一個故事,“昔有一國,國中一水,号曰“狂泉”。國人飲此水無不狂;唯國君穿井而汲,獨得無恙,國人既并狂,反謂國王之不狂為狂,于是聚謀,共執國主,療其狂疾,火艾針藥,莫不畢具。國主不任其苦,于是到泉所,酌水飲之,飲畢便狂,君臣大小,其狂若一,衆乃歡然。”

國人皆瘋,唯有國王正常,但在國人眼裡卻是國王瘋了,國王無計可施之下痛飲“狂泉”變成了瘋子,于是舉國歡慶,國王的病好了。

“ 衆人皆醉我獨醒”是屈原的悲涼,“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是東坡的無奈,不入流、不合群是平常百姓的煩惱。

也罷,既然決定了要走的路,不如閉着眼走到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