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天《阿飛正傳》——我是誰,無足鳥的旅程
01 影片簡介

該片于1990年上映的,導演王家衛的成名作。講述的是1960年代的香港,阿飛(張國榮)長大成人過程中的缺失母愛,沒有家庭的溫暖,他把自己比喻為“無足鳥”,對生命中遇到的每一個女人都表現得放蕩不羁,售票員蘇麗珍(張曼玉)和舞女咪咪(劉嘉玲)先後令他感受過溫暖,可是她們也隻能當當小情人。為擺脫沉重和無力感,阿飛抛下一切去菲律賓找尋生母。即使找到生母,生母也不願見他。而養母是一名舞女,為了錢和撫養阿飛,所以也沒有給阿飛健康的母愛。

更深遠的意義是反映了20世紀60年代初香港年輕人的心理文化狀況,展現了香港人的歸屬感、漂泊感和精神曆程。

這部電影片子的色調及拍攝手法,營造出來的氛圍讓人感到壓抑、沉重,王家衛的片子好像都這種風格。

...

02 電影的隐喻:無足鳥沒有歸屬感的一生

整部電影講了一個悲情的故事,讓人看過非常悲傷和難過。這部電影其實還有一個很深的隐喻:在沒有歸屬的情況下,人面對自己的命運時會極度掙紮和彷徨。這是當時的時代背景下香港整整一代年輕人的心理寫照。

阿飛與兩個女孩的兩段感情、與養母的糾纏、與生母的不可見,也給出了分析,最後就是無足鳥的宿命:無足鳥一旦落地,生命就終結了,而這就是故事的隐喻,也是男主的隐喻。

人類對“我是誰”的探尋從未停止過,這是精分裡永恒的話題。記得當年初學心理學時,老師在白闆上大大的寫着:“我是誰”

當個體不能通過獲取社會化身份來給自己确定感和自我存在感的時候,他隻能把自己放在沒辦法落實下來的真實情感中。這種真實情感無法用某種形式固定下來,隻能被深藏在心裡。

...

03 稱呼阿飛:沒有真正社會身份的邊緣人

 而是從心理意義上來剖析、理解阿飛為什麼會有這樣一段經曆,以及他的命運為什麼是這樣一個過程。

 首先從“阿飛”這個稱呼說起。“阿飛”一詞在20世紀六七十年代用來描述處在社會規則邊緣地帶的一群人。他們不務正業、玩世不恭,沒有一個明确的發展方向,甚至對自己的身世一無所知。“飛”字也很巧妙,似乎描述出一個人像浮萍一樣漂浮不定、居無定所的狀況。

  “阿飛”這樣的人,并沒有真正獲取社會身份和他人認可,他們甚至不知道自己的真實名字到底是什麼。

阿飛就是一隻“無足鳥”,沒有名字,沒有身份,沒有自我确定感;他一直通過各種方式不斷努力嘗試去獲得一個名字、一個身份和自我确定感,但一直沒成功。

04 母愛的缺失,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

被生母抛棄,沒有獲得養母真正的照顧和愛,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隻是被使用的一個符号。

阿飛在養母懷疑自己是不是值得被愛的狀态下被照顧,因此不可能獲得确定感。他們母子之間的關系也非常不确定。這導緻阿飛與女性相處的模式,是帶有不信任感的。他不知道如何與女性相處,但這又是他生命中必須完成的重要事件——他必須想辦法與女性建立關系,所以有兩段感情生活。

 從内在感覺上來說,一個沒有真正獲得過照顧的小孩,總要想辦法與生育者建立關系,所以阿飛一直會想辦法與自己的生母建立聯結。影片中的具體表現是:她想尋找生母,希望能夠看到她,并且被她看到。可惜生母沒有給他這個機會。

...

  05  無足鳥的愛情,沒有栖息地,也無法停泊

阿飛想要一直停留在愛的感覺當中。他潛在的感覺是,愛情一旦再發展下去,進入社會規則體系,就會消亡。阿飛沒有社會身份,害怕進入社會規則體系。因為他不知道自己是誰,也不知道該以什麼身份進入社會規則體系。如果自己的原始部分還沒有獲得确認就直接被賦予社會角色,這是很難令人接受的。于是,當蘇麗珍提出結婚時,阿飛落荒而逃。

電影中有句經典台詞:“這世上有一種鳥,它生來就沒有腳,一生都隻能在天上飛;這種鳥一輩子隻能落地一次,那就是死的時候。”

 這種鳥的名字叫“無足鳥”。“無足鳥”是一種隐喻和象征,跟阿飛的名字一樣。從兩段感情經曆隐約可以看到,“無足鳥”想跟另一個有腳的鳥在一起,通過建立一段情感關系,讓自己也變得有腳,但努力失敗了;而“無足鳥”跟另一個“無足鳥”在一起,企圖借此長出腳來,最後也沒有成功。其實對阿飛而言,後一段關系并不陌生,因為阿飛的養母也是“無足鳥”。養母和咪咪一樣也是舞女,所以這是一段重複的情感。從心理學意義上看,阿飛嘗試跟咪咪建立關系,實際上是想與養母和解,想跟養母建立關系。

幾次努力失敗之後,“無足鳥”隻能接受自己的命運。盡管他隻能擁有一分鐘的愛情,但那也是真實的情感。當他帶着這份感情落地的時候,也是他的命運終結的時候。

我是文文心兒,喜歡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喜歡記錄生活、記錄故事。喜歡分享走過的旅程、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其它專題鍊接:

遊記專題

親子專題

故事、随筆

讀書、觀影

感謝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歡就幫我點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您的關注和點贊都是對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