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觀影療心》由張海音、施琪嘉等國内十位心理學家共同書寫,他們從心理學視角解讀了影響自己人生曆程的經典電影,通過富有洞察力的剖析和溫暖有愛的抱持,啟發我們療愈過去的苦痛,找到重新出發的勇氣,活出最真實的自己。

走進聲色光影的世界,欣賞一個個撩人心弦的故事,既是意識自我與潛意識自我的深度對話,又是尋求另一種可能的私人之旅。所以,電影就像一面魔鏡,它通過講述他人的命運,幫我們照見自己的人生。而心理學電影,尤其能夠撕下皮囊面具,直擊人性的黑暗面。

這一期有書友推薦這本書的時候,我一搜就是以上的話,立刻被吸引,吸引我的有兩點,一是我愛看電影,二是我愛心理學,細想之後還應該有第三個原因:大概就是權威的力量和光環效應吧(上幾期書中提到過的)——十位心理學界比較出名的大師們,這本身就有吸引力和說服力。

第一天 :《殺死比爾》 愛,需要把愛人殺死一次

...

這個電影中出現的有關心理學方面的:潛意識、毀滅性的攻擊性、奸屍、戀童癖、俄狄浦斯情結等

腦子裡想起孫老師的精分課程,對于潛意識、前意識、意識;本我、自我、超我以及俄狄浦斯情結都做了詳細的講解。女主角和大自己很多的黑幫老大糾葛不清,正是俄狄浦斯情結。

我沒看過這個電影,看完書中的分析,那個畫面感就自動出現在腦子裡了。看完書,特别想看電影,此刻正在看,女主說她從血腥中得到滿足,她要親手殺了比爾,這大概就是從心理學角度來說真正的内涵吧。好了,讓我好好看這個電影吧。哈哈

看了書,趕緊搜的看了電影,女主角殺人時剛毅冷峻的眼神,讓我想到一句話:“那些殺不死我的,必使我強大。”女主角就是經曆了那麼多被暴力之後仍然活下來并展開複仇。

昆汀.塔倫蒂諾的電影總是充滿血腥和暴力,暴力代表攻擊性,而攻擊性是人類與生俱來的。

假如我們内心有毀滅性的沖動,看到電影中的角色通過殺人把憤怒表達出來,那麼我們在觀看時會覺得很爽、很過瘾,甚至體驗到某種美感,這一點,昆汀做到了。

毀滅性的攻擊性源于嬰兒早期對母親和世界的态度,由于嬰兒早期非常焦慮,随時覺得自己都可能死掉、被抛棄,感到極其不安全,所以如果不能及時地得到母親的呵護、理解和安撫,他的攻擊性就會表現得極其強烈。

我希望,世上所有的孩子們,都能擁有一個懂得陪伴和愛的母親,擁有良好的母嬰依戀關系,一個不那麼坎坷的童年,不用一生來治愈的童年。

第二天:《心靈捕手》想說愛你不容易

...

電影《心靈捕手》,由格斯·範·桑特執導,羅賓·威廉姆斯,馬特·達蒙等主演。影片講述了一個名叫威爾的麻省理工學院的清潔工的故事。

威爾在數學方面有着過人天賦,卻是個叛逆的問題少年。影片以治療為線索,起初威爾特别抗拒,直至遇到肖恩教授,在肖恩的努力下,兩人由最初的對峙轉化成互相啟發的友誼,從而使威爾打開心扉,走出了孤獨的陰影,實現自我并找回愛情

影片于1997年12月2日首映,十幾年過去了,這部電影仍然被心理學界津津樂道,可見非同一般。

我們來看看心理學家張天布對這部電影中涉及到的心理學的分析:

第一次在治療室威爾挑釁肖恩,肖恩直接動手,晚上肖恩一直思考:威爾到底怎麼了?他到底為什麼會這樣做?為什麼他會如此桀骜不馴。同時,肖恩也反省自己到底怎麼了,為什麼會如此失态?肖恩花了很長時間來覺知自己、理解威爾,這也是治療的法寶之一:慈悲心,或者說同理心。

心理治療不像錄音機,患者走後,電源一關,一切就結束了。患者走後,心理治療過程中所經曆的一切會像石頭扔在水裡一樣,在治療師的心裡泛起很深的波紋,而且這些波紋不會很快地平複。所以,作為治療師,要學會慢慢反思、沉澱和消化這些“波紋”

肖恩和老同學藍勃那段激烈的争執我也一直記憶猶新:互相坦誠的吼出彼此心中的看法,藍勃認為肖恩是個失敗的人,肖恩反駁說:“你那麼看重成功,其實源自内心害怕不如别人。所以你争取成功,其實是為了掩飾自己内心的虛弱。你一定要比别人強,隻有出人頭地你才覺得踏實。”

治療最高潮也是結束的時候,肖恩真誠地看着威爾的眼睛,一步步走向威爾,并且不斷重複地說“這不是你的錯,這不是你的錯……”

治療師肖恩通過喚醒威爾内心的好自體、培植了一片綠洲來占領他内在原有的一片沙漠。

威爾終于有勇氣告别過去,告别原生家族留下的創傷,與自己和解,去追尋自己想要的愛情和人生。

影片中威爾的防禦機制有三種:第一個防禦機制是情感隔離;第二個防禦機制是對攻擊者認同;第三個防禦機制是化被動為主動。(想起101種防禦機制,特别想感歎一句人是多麼缺乏安全感的動物呀!)

(之前我寫過的:心靈捕手

我是文文心兒,喜歡生活中一切新奇的事。喜歡記錄生活、記錄故事。喜歡分享走過的旅程、讀過的書、看過的電影、令人垂涎欲滴的美食。努力做一個熱愛生活的人。

其它專題鍊接:

遊記專題

親子專題

故事、随筆

讀書、觀影

感謝耐心看完此文的你,喜歡就幫我點亮左下方的小桃心❤️吧。您的關注和點贊都是對我莫大的支持和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