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是被害者》是奈飛近年做的華語劇集裡得分較高的一部片。

懸疑情節和靈魂挎問都挺到位,但是如其每集開頭的提示字幕所言:因為有涉及血腥及自殺情節,不适合對此有抵觸的人觀看。

...

同《我們與惡的距離》一樣,《誰是被害者》是以現實主義為賣點殺出來的爆款台劇。

個人認為,這兩部片在很多方面有異曲同工之妙。

比如,都是以刑事案件做為由頭開場。

《與惡》是無差别群殺事件,《被害者》則是重口味的溶屍案、連環案。

又比如,它們都有媒體介入推動劇情發展的設定。它們的女主都是記者。

當然,它們的女主不是為了談戀愛而存在,她們存在的意義是用女性的視角去觀察、去共情。順帶也探讨了媒體在社會事件中應該如何定位。

但最重要的,它們關注的都是現代人荒蕪的心理世界。

...

《與惡》探讨了所謂“反社會人格”的成因,他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們,小心翼翼活着的人們,又該如何面對兇手、面對親人無辜死去的漫長歲月。

《被害者》則直接問出了天問——誰是被害者?

在功利的世界裡,每個人都是被害者、每個人都是施害者。

我們對彼此的淡漠、我們不擅表達;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喪失的同情心、同理心……無不在碾壓着我們,碾壓着比我們更弱小的人們。

因為涉及到劇透,我不會做過多的劇情陳述,隻是記錄自己看片之後的些許感想——

也許大家都看過關于“自殺群”的新聞。我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待“自殺”的話題;

應該大多數人的反應是:好死不如賴活;活着就有希望、死了就什麼都沒有。

還有,那些真正的抑郁症患者,大家又是怎麼看的?也許很多人覺得他們不過是無病呻吟,是閑出來的;如果迫于生活,哪有空抑郁?

…… ……

可是當這個群體越來越大的時候,有沒有人想一想為什麼,有沒有人想一想,也許正是因為我們的漠視,才讓他們喪失了對生的欲望?

這也是《與惡》抛出的問題:如果身邊的人多一點關懷,是不是所謂的“反社會人格”就沒有形成的機會?那麼一切悲劇就不會發生?

實際上,如果不涉及到自己認識的人,(從生死哲學的角度看),我對自殺行為沒有太大的抵觸。

好幾年前,我蠻喜歡的一個韓國男演員自殺,當時我和我朋友說,其實一個人不能選擇如何生,但可以選擇自己的死亡時間和方式,也還蠻好的。

(當然,如果這個事發生在我身邊認識的人身上,我肯定接受不了。)

我沒有想到,這句話竟然原原本本地出現在《誰是被害者》中。

幾個被傷害的人,幾個感覺自己活不下去的人,就是在這句話的蠱惑下,“互相幫忙”,走向死亡。

看上去是完成彼此的遺願,可是,他們真的得到解脫了嗎?誰能說他們赴死之時,是毫無怨恨的?

不,正是因為他們得不到,正是因為他們看不到希望才會去走這一步,他們的選擇實際上是最為無奈的選擇。

那個自以為在“幫”他們的“大魔頭”,一直覺得自己是對的,她根本不覺得自己有錯,但卻在被女主戳中内心後甩手而去。

他們每個人,都代表着一種現代人可能面對的心理危機,或輕或重:

不為大衆理解的“異類”,

事業上的失敗者,

被資本欺淩的弱者,

被同胞兄弟竊取成果的“槍手”;

做錯過事卻不被原諒也不能原諒自己的負疚者;

以一已之力孤身反抗惡的理想主義者;

親情缺失者……

每個人,都是我們一生中可能面對的種種不平等、不對等,有的人走出來了,有的人走不出來。

關鍵是,我們應該如何走?

劇的末尾,給了标準答案:生,遠比死要勇敢;所以我們要勇敢地活着,與自己和解,與世界和解。

明知道以台劇的尿性一定會是以溫情結束,但是我看到女主一個一個采訪當事人的過往,記下他們的點滴、他們小小的願望,他們本來應該擁有的小幸福——

一向鐵心腸的我竟然眼中有淚意,忍不住也歎一了聲:活着,真好。

(PS:相關題材推薦:英劇《被害人》)


...

最後的吐槽是:

以小清新和狗血著名的台劇竟然連接着拍出都市現實主義劇集,我是有點意外的。

反觀我們的“都市”“職場”劇,除了甜寵之外,好像什麼都沒有,即便号稱“職場”,也往往離地很遠,男女主都隻負責戀愛,最多撕叉,不怎麼正經工作。

可能很多人在反駁,人生都這麼苦了,去劇集裡找甜寵有什麼不對。

當然沒有不對。

但我一直反對的是,不能隻有“甜寵”,那不是甜寵,那是麻木。

特别是好多小女孩拿着總裁文的描寫去要求男盆友要怎麼怎麼;然後就有騙子披着總裁文的外衣,輕易讓她們上當的事——真真是恨其不争。

借用兔媽的一句話“你不遇上個把渣男,怎麼知道珍惜後來的美好”。

如果沒有看到生活中的難與苦,你也嘗不出當下的幸與甘。

我們不應該刻意地去逃避這個世界上有黑暗。

因為沒有黑暗,就顯不出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