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誰先愛上他的》這部影片,有很多點都值得進行解析,甚至是很多毫不起眼的細節,我寫過幾篇文章,每篇都是不同的角度。這篇文章要講的是阿傑對待死亡的态度。

從故事的發生順序,而不是從影片的講述順序,解析阿傑對待死亡的态度,會有一個比較連貫的發展軌道。
邱澤飾演的高裕傑,外表看來玩世不恭,内心卻是情深義重。
從故事的時間順序上來說,阿傑第一次提到死亡,是和宋老師相遇後要學吉他那場談話。
那時的阿傑青春煥發正年輕,懷裡抱着宋老師送給他的枕頭,聽宋老師打擊樂器,說還是吉他比較好聽,想學吉他。宋老師說那就再不要去飙車喔。阿傑說:“如果我再要去飙車的話,一定會死得很難看。”宋正遠馬上說,“嘿,不要亂講話。”

此時的阿傑年輕氣盛,不懂死亡的真正含義,所以他還繼續說着,哥哥死了,我要再死了媽媽一定會瘋掉之類的話。而那時的宋正遠,想來是已經是喜歡上阿傑。倒不确定是說他想發展成什麼關系,而是他珍惜眼前這個大男孩。珍惜他,怎麼忍心聽他說死去之類的話。
故事發展順序上來說,第二次阿傑面對死亡這個話題,是宋正遠在衛生間洗頭那一場。
病後的宋老師憔悴瘦弱得不成人形,頭發一把一把地掉,生命不能承受的痛苦折磨得他,“剃掉算了,省得麻煩。死了更痛快。”這時正背過身用腳劃拉地闆上頭發的阿傑,突然不動,半天回過身來,拿着剪刀抵着宋正遠的臉,情緒激動地剪掉自己的頭發。


真正愛過的人都知道這句話的重量。就算是重病在身,依然要留你在身邊,再難我也陪你一起過,但是你絕不能離去,你走了我要怎麼辦?等了十七年終于在一起,你現在要離開,我怎麼辦?
上一次是宋正遠不願聽阿傑談到死亡,想來在一起的時間,他們好好珍惜。而這一次,宋正遠向命運妥協,向阿傑說到想死。此時的阿傑怎不心痛難忍?
第三次阿傑面對死亡這個話題,是宋呈希與母親的鬧劇。
這個場景也是影片的開始部分,宋呈希因為媽媽丢了爸爸的東西,又實在不想聽媽媽的啰嗦,所以與媽媽對抗,跑到敵人阿傑的家中,像個驕傲的王子坐在窗台上。
此情此景,阿傑的處境很難堪,對方是愛人的妻子兒子,他能怎麼辦?隻能想辦法先把那個倔強的小孩弄下來再說。“這裡是我家,要跳你回家跳。”不得不說,這正是阿傑的說話模式。作者處理得很好。
轉過頭來,就是劉三蓮的抱怨,你不要胡說八道啊你。

大嬸,你有沒有搞錯,我在幫你把弄下來,你聽不出來?
大嬸隻要聽到自己兒子的事情就會緊張,就算是你要弄他下來,也不能說什麼回家跳樓之類的話。這是世界上所有媽媽的邏輯。還是要為作者的處理點贊。
第四次,與第三次有些雷同,還是這母子倆的鬧劇。
宋呈希在阿傑那裡不回家,劉三蓮送了衣物過來,說你要不回家,要不住大姨家。宋呈希說死都不要。劉三蓮抓了狂,“你在那邊講死,我先死給你看。”
更抓狂的是阿傑,“拜托,要死,通通回你們家死。”剛剛經曆過愛人離開的阿傑,最不願聽到的就是死亡之類的話。
還好,片中沒有搞得很沉重,反倒此時很搞笑的一幕出現了。劉三蓮你不是說要死嗎?一輛車開過來,劉三蓮趕緊讓開。


最讓人心酸的阿傑談到死亡的一幕,是接到保險公司打來的電話時,那邊是要告訴他宋正遠的受益人是他的消息,但是他誤以為是推銷保險人的電話:“小姐,我從來不買保險的,因為我這條爛命很難死。”

哥哥死了,我還活着。愛人不在了,我還在。買什麼保險,心早碎了一地。要不是這條爛命很難死,我也許就能和宋老師在一起了。哥哥不在了,我是為媽媽活着。宋老師不在了,我是為他的舞台劇活着。此生不足惜,唯願能以一幕劇向老師做真正的告别。
無法推測在故事以外的時間,當他們終于達成了和解,阿傑再怎樣面對死亡的話題。窗台上挂起的風鈴,也許就是對老師最好的紀念,是對死亡的往事最深情的告别。
《誰先愛上他的》劇本寫得很用心,演員的表現也很細膩,就算是一個死亡的話題,也在片中有開頭有發展有結局,而邱澤也将每一場情緒都表現得相當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