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说的话太多,短评写不下,所以写篇长评,写的不好的地方还请见谅,以下仅个人观点,不喜勿喷。

“当艾米13岁的时候,她被带去看心里医生,并服用抗抑郁药物。”

艾米,一个有抑郁症的孩子,她热爱音乐的原因真的是太纯粹了,她把唱歌当做是抒发情绪的出口,她没想过自己会出名,也不想出名,她想要的只是做自己的音乐。

当她第一张专辑获得成功的时候,她还不是众人眼中的焦点,她还有着自己的隐私和自由,她在电视台接受采访时表现的就像一个普通的女孩,没有丝毫刻意的造作和修饰,节目主持人说自己喜欢她的一点是她说话很普通,就像普通人一样。

是的,“就像普通人一样”,这句话令我印象很深刻,因为艾米就是一个普通人,明星和我们一样,也是普通人,有着过人才华的同时也有着各种缺点和瑕疵,可是有些人却无法接受这一点,他们只愿意接受明星关辉正面的一面,把明星的某些才华和优点捧上天,却对明星的瑕疵和不光彩的行为进行疯狂的攻击,而这两种态度其实都是过激的,不管是过分的追捧某个明星,还是因为某个明星的一些不好的行为而对其进行攻击,都是不对的,是过激的,而他们只所以会这样做,都是因为他们忘记了一点,明星其实也是普通人,如果他们记得明星也是普通人,他们便不会过度的去追捧某个明星,因为他们知道没有人是完美的;也不会因为某个明星做了某件事而对其进行攻击,因为明星的不光彩行为并非是意料之外的事。

在艾米身上发生的事,比如贪食症、吸du、滥交,如果是发生在其他的普通人身上,会有部分人指责,但不会太强烈,因为普通人都是会犯错的,只是程度的不同,所以普通人做错事在大众看来,是可以理解的,甚至是可以原谅的;还有部分人会产生同情。

而为什么这些事情发生在艾米身上就会产生不同的影响呢?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故意拿艾米开玩笑,说她的下一张专辑是关于如何制du的,说她就像一个疯子(mad person),而观众居然还能笑的出来,如果主持人谈论的只是一个吸du的普通女孩,还有人会觉得好笑吗?还有人会觉得笑话她是件很酷的事吗?

“媒体们就像是发现了大金矿,一夜间,拿她的贪食症和毒瘾开玩笑好像变成了很酷的事情。”

“她无法逃脱在这个可怕的金鱼缸里的生活,她开始把坏情绪展现在公众面前,媒体逼的她越来越走向崩溃的边缘。”

为什么媒体和大众会对艾米如此残酷,毫无恻隐之心,原因就在于明星的身份将艾米“抽象化”了,甚至是“物化”了。

在大众眼中,艾米不再是一个普通的“人”,而只是一个歌手,一个明星,一个名人,“歌手”、“明星”、“名人”这一类的标签在大众眼中取代了艾米作为普通人的身份,而在经纪公司和媒体眼中,艾米更是被物化了的,对于经纪公司来说,艾米不再是一个人,而只是一颗摇钱树,对于媒体来说,艾米同样也只是一颗摇钱树。

在艾米生前的最后一场演出,艾米是完全的不愿意,经纪公司为了赚钱而给她安排各种演出,而她的歌都是根据自己的真实情感写成的,每一次演唱都会触碰到那些艾米不想再体会的情绪和情感,而经纪公司为了赚钱还是逼着她一遍遍地唱back to black。

最后艾米为了不唱歌而在演出前夜把自己灌醉,因为醉了就不能唱歌了,可是第二天早上当艾米醒来的时候却发现自己已经被人抬上车,送去机场,上了私人飞机,被运去演出的城市。

对经纪公司来说,艾米的个人意志、个人健康、个人感受,一点都不重要,艾米完全就是一个赚钱工具,简直就是一件商品。

艾米的个人意志被否定了,艾米被经纪公司、媒体、甚至是大众,一点点的“物化”了,或者说被“商品化”了可能更好理解一些,她被当做是一样东西、一件商品一样来对待,她的意愿和感受被完全的无视,她作为人的自由和选择权被剥夺了,她已经变成了一件“商品”。

而到了演出的晚上,艾米还是喝醉了,她醉醺醺的坐在台上,拒绝唱歌。

她的乐队里的键盘手当晚的感觉是:

“我感觉一切都结束了,这个人什么也不在乎了。甚至到了愿意彻底破坏她的职业生涯,包括她的朋友关系和音乐伙伴。”

艾米在我看来,其实只是一个缺爱的孩子,是的,一个缺爱的孩子,她所缺少的,不只是父爱,还有母爱。

在艾米18个月大的时候,她爸爸就和同事有了婚外情,虽然继续和艾米的妈妈生活在一起,心思却不在妻子和孩子身上。

“我妈妈生完小孩后,一个人把我们拉扯大,因为,我爸爸还没离开以前就已经不再照顾我们,他从来就没照顾我们,比如一些很重要的事,我指的不是上下学接送,我想说的是在晚上,当我们撒泼耍赖,大叫“不,我们不要上床睡觉”的时候,他从没说“听妈妈的话,明白吗”,但我们需要的就是这些。”

从这段话可以看出,艾米的爸爸虽然依然和她们生活在一起,却不关心她们;可以说,在艾米的精神世界中,“父亲”这个角色一直都是缺失的。

而艾米的母亲又过分软弱,对孩子的管教过于松散,甚至到了让艾米认为“哪怕我杀了人你都不会怪责我”的程度。

艾米奶奶的去世对艾米是一个很大的打击,纪录片里的这一段话给我的印象很深刻,特别是英文原文:

“She was like the mother that I didn't have,my own mother was not really motherly to me.”

从这一段话可以看出,在艾米的心里,“母亲”这个位置也是缺失的,她觉得她妈妈“was not really motherly to me”。

这并不是说艾米的妈妈不爱自己的孩子,而可能是她妈妈没能让她感受到这份爱,至于原因可能是有很多种的。比如,因为她爸爸不关心家里,所以有关孩子的事情就都要她妈妈一个人操心,而她妈妈在解决了物质方面的需求(比如:吃饭、穿衣、睡觉、上学)之后,会比较疲累,很可能对孩子情感层面的需求就会比较忽视;而且她妈妈性格上比较软弱,在管教孩子的时候不够强势,根本管不住孩子,这也会让孩子感到自己不被关心。

艾米15岁的时候得了贪食症,对于贪食症很多人都不是很了解,会误以为只是太贪吃,不是什么严重的病,但贪食症其实是会对身体机能造成严重损坏的,如果治不好是非常严重的。以下转自网络:


“神经性贪食症(bulimia nervosa)是一种进食障碍,特征为反复发作和不可抗拒的进食欲望及暴食行为,患者又因担心发胖的恐惧心理,常采取引吐、催泻、疯狂减肥等方法以消除暴饮暴食引起肥胖的极端措施。”

“贪食症对身体的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它能引起其他复杂的身体并发症,包括咽喉水肿、胃穿孔和食道破裂、肾病、闭经、贫血等。”

贪食症患病的原因多半和心理因素有关,常伴有抑郁、焦虑等情绪。

在看纪录片之前,我不明白艾米为什么会那么爱布莱克,看完之后我明白了,是灵魂的某些特质的相似性让她爱上了他,一样的自毁倾向,一样的放荡,一样的缺爱。

“她曾说我们就像双胞胎,这就是我们那时的关系,我曾一度有过自残倾向,我觉得艾米也是这样,或许这就是我们的天性。”

“我曾问过她为什么滥交,为什么她对待性的态度像男人一样随意,这表明一个人经历过创伤,也许就是性方面的创伤。”

“她说没有这样的事,她小时候没有受到虐待,就是她爸爸离开了她妈妈,造成了这些。”

“然后我就明白了,我9岁的时候割过一次腕,我不知道我是否真的想死,我当时只想让我妈离开我的继父;我和艾米很像。”

艾米觉得她和布莱克像“双胞胎”,布莱克觉得他和艾米“很像”,可以说,她和他都在对方的身上看见了自己的影子。

艾米对布莱克的爱炽热、纯粹、不顾一切,如同飞蛾扑火一样,而布莱克的态度却是:

“我这么帅,也不吸du了,经常健身,穿着得体,我干嘛还要和她浪费时间。”

布莱克将du品带进艾米的生活,然后又离开了她,而艾米却因为du品而毁掉职业生涯,被媒体变成笑柄和谈资,和从前的朋友的关系也疏远了。

艾米人生中最重要的两个男人都辜负了她:她和爸爸和她的丈夫。

“爸爸你想要钱吗?我给你钱。”

当她在疗养地戒du的时候,她爸爸来了。

“她只想让她爸爸来,但她爸爸不是一个人来的,他带了很多摄像机、录音师……”

成年后的艾米一心想要得到小时候没有得到的父爱,而她爸爸却只把她当做一颗摇钱树,当做一个赚钱工具。

艾米获得了格莱美,她身边所有的人都在欢呼庆祝,而她自己却对朋友朱丽叶小声说:“这一刻没有du品真是太无聊了。”

朱丽叶听了觉得非常难过,我看到这里也觉得很扎心,但同时也觉得艾米真的是一个非常纯粹,非常特殊的人,大多数人要是能得到格莱美那都是会高兴的欢天喜地的,有很多人做梦都想得到像格莱美这样的奖项,而艾米这个得了格莱美的人却对此并不不在乎。

我认为她对音乐的热爱非常的纯粹,一点都不带功利主义,也不带很多人都会有的虚荣心,她是一个真正的艺术家。

有人评价说艾米的声音时说,她年轻的身体里好像住了一个苍老的灵魂,我却觉得艾米的内心就像是一个没长大的孩子,非常的单纯、真诚、脆弱。

“如果不要这个天赋,只要我能走在那条街上,无忧无虑的,我会愿意的。”

艾米真的有着非常美好的灵魂,她对音乐的热爱简单纯粹,她对布莱克的爱情炽热、真挚、不顾一切,她是那么的真实,那么的脆弱;而这个世界却太虚伪、太残酷、太丑陋了,不适合艾米这样的人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