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可能,請選擇做一個善良的人,這不僅會溫暖他人,也會似心底的一道光始終溫暖着自己,雖然這并不是當初為善的本意。 ——阿開

...

《放牛班的春天》是部經典老片,重溫經典依然能感到影片所帶來的溫暖,是那種從心底湧上來的溫暖。

影片是于2004年上映的一部法國音樂電影,由克裡斯托夫·巴拉蒂執導,傑拉爾·朱諾、讓-巴蒂斯特·莫尼耶、弗朗西斯·貝爾蘭德等人主演。

講述的是一位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馬修來到一所學校任教,不過他面對的并不是普通的學生,而是一群被社會、被家庭定義為有各種問題的男孩子。馬修一改學校傳統做法,用心底無私的愛、用歌聲點燃了孩子們心底的希望之光,從而改變了孩子以及他自己的命運的故事。

...

當時正值二戰剛剛結束,一切都還處于戰後的混亂時期,一如馬修自己的生活寫照,懷才不遇、時值中年依然獨身一人,在人生的低谷時期去一所池塘底學校擔任助教。

校長以高壓政策管理學校,效果卻不甚理想,孩子們依然暗中抵抗。馬修則不然,他把這些男孩子當成普通孩子一樣,沒有給這群淘氣的孩子貼上固有的标簽。尤其是對待佩皮諾,更像是一位慈祥的父親般的愛護。那個小小的佩皮諾每逢周六,常常都要守在學校門口,他執着地認為他的父母會在周六接自己回家,豈不知他的父母早已不在人世。

影片有多處溫暖的鏡頭,讓觀者隔着屏幕仍能感到那股暖流,尤其是在影片的最後馬修帶走了佩皮諾。

當校長進行面試考試時,馬修會偷偷地用肢體語言告訴孩子們問題的答案,以免孩子們受到嚴厲的懲罰;他會教孩子唱自己為孩子編寫的歌曲,對于實在不會唱歌的孩子他也會讓他負責舉着樂譜參加演唱;他會把年齡尚小的佩皮諾抱到桌子上觀看演唱;當校長不允許唱歌時,他會在晚上偷偷地教孩子們唱歌;他會在校長不在時,悄悄地帶着孩子們離開壓抑的學校外出遊玩。

由于馬修獨特的教學方式、由于私自帶着孩子們外出,學校以違反校規為名解聘了馬修。馬修被解聘了,但孩子們卻不允許離開教室去送馬修,于是從窗口伸出了一雙雙小手向馬修告别、一隻隻紙飛機飛出了窗口,孩子們把最真摯的愛寫在了紙飛機上,并唱起了馬修教給他們的歌……馬修拾起了紙飛機,深情地望着窗口。

在馬修準備乘車離開時,小小的佩皮諾一路跑來,請求帶他一起走,猶豫片刻後,馬修抱起了小小的佩皮諾,帶着他離開了學校,回家了。佩皮諾的執着等待終沒有錯,他果然等來了父親來接他回家,因為馬修走的那天恰逢周六。

雖然馬修任教的時間不長,但是他卻點燃了孩子們内心的希望之火,那個有着天使般面孔卻異常叛逆的少年得到了馬修的啟發,最終成為了一名世界著名指揮家,相信其他孩子的人生之路在馬修的啟發下也會有所改變。

是馬修給“放牛班”的孩子帶來了希望之光,在黑暗中指引了他們前進的方向,正如歌中唱到,“一道絢爛金光,在小道盡頭閃亮”。

...

《放牛班的春天》又名《唱詩班男孩》、《歌聲伴我心》,不過倒是覺得還是《放牛班的春天》更為貼切。“放牛班”指的是一群被放逐的問題學生,換言之就是沒有未來可言的孩子,可是就是這個“放牛班”卻來了一位和藹可親的老師,是他給孩子們帶來了音樂的感動、帶來了希望,也讓孩子們看到了未來之光。

為了使影片更加貼近生活、自然,巴拉蒂沒用專業的兒童演員,而是通過工作人員找來的二千名有潛質的兒童試鏡,最終挑出了65名8至13歲、沒有演戲經驗但自然率性的孩子,這讓本片沒有過多雕琢的痕迹,更加輕松自然。

本片是一部比較輕松愉悅的影片,孩子們空靈的、天籁班的歌聲帶給人們實足的藝術享受,雖是在二戰剛剛結束的初期、男主又處于人生低谷,但整部影片并沒有給人壓抑感,相反倒是還有些許的幽默,但更多的還是溫暖、感動,是那種來自内心的感動。

一位評論家為該片寫下了這樣一段話:“不同于一般的運用悲情拼命煽情的悲情電影,或極盡誇張搞怪的爆笑喜劇,《放牛班的春天》是一部讓人因為喜悅而淚流滿面的電影,它成了本年度法國人的心靈雞湯。”

本片的音樂榮獲了多項大獎,其中一首音樂入圍了奧斯卡最佳電影主題曲。音樂就像一條線貫穿了影片的始終,馬修用音樂打開了孩子禁閉的心靈、感動了孩子,也感動了觀衆,它既像一股暖流,也像一股甘泉,溫暖、滋潤了孩子們幹涸的心靈。

影片帶給人們太多的感動和溫暖,觀影後竟萌發了去學法語、去學門樂器的沖動,因為這個其貌不揚、有些秃頂的中年男人确确實實地、深深打動了我,尤其是他在教孩子們唱歌時的樣子更是散發着愛的光芒。

...

這個世界上從來就不缺溫暖,即使是在最殘酷的時期,就像《擁抱可能》的作者伊迪似.伊娃.埃格爾所講訴的一樣,無論在什麼時候這個世界上都存在着善良的證據。

伊迪絲是個猶太女孩兒,在16歲那年和家人一起被送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并在集中營裡待了一年多的時間,在得知父母可能都已經死亡的痛苦和難以想象的折磨下,她和姐姐頑強地活了下來。即使是受到了非人的折磨,伊迪絲還是選擇了寬恕,依然相信即使希特勒統治了12年德意志帝國所帶來的仇恨,也不足以抹殺掉人民心底的善良。

在極度饑餓,姐姐沮喪至極甚至失去了生存下去的希望時,為了獲得食物、為了重燃姐姐活下去的希望,伊迪絲冒着被槍殺的生命危險溜了出去,去拔取幾棵胡蘿蔔,在返回的途中遇到了一名守衛軍。在等着被槍殺時,這名士兵并沒有扳動扳機,而是把她推了進去,并告訴他人是撒尿的。

第二天這名士兵又來尋找昨天的"小罪犯",伊迪絲以為自己在劫難逃時,他卻扔給她一小塊黑麥面包,說到:“那件事情證明你一定非常餓。”在那個瞬間,伊迪絲看見了士兵的眼睛,“他的眼睛就像我父親的眼睛,綠色的,充滿了安慰。”

還有,伊迪絲的母親在走向毒氣室的路上,随意地丢掉了一封寫給集中營之外的二女兒的信,心裡寫明了地址。伊迪絲以為母親是在放棄,哪知母親當時并沒有放棄希望,而是在點燃希望。在這群猶太人于黑暗中被送進了奧斯維辛集中營之時,一個陌生人撿起了這封信,并在信封上貼了郵票,郵寄給了失去了家人消息、焦慮中的女孩兒手中。

“在3000雙腳踢起的泥土中,許多人徑直朝着波蘭的一個煙囪走去,母親的信卻在那裡飛了起來。一個女孩放下小提琴,撕開封印。”這是一位母親在走進毒氣室前寫給女兒的最後一封信,是那個善良的陌生人完成了一位母親的最後心願,而這便是在那個時候世界仍然存在着善良的證據。

盡管這個世界充滿了欺騙、充滿了競争、壓力與風險,我們依然要選擇相信這個世界上仍然存在着善良,在希望自己被這個世界溫柔以待的同時,也請選擇做一名心底充滿了善良的人。

雖然在不知情的情形也會做出傷害他人之事,但不要有意而為之。因為簡單的幾句話、一個簡單的動作,甚至是一個冰冷的眼神都會是壓倒他人的最後一棵稻草,同樣,一個暖暖的擁抱、幾句暖心的話語,甚至一個贊賞的眼神都會挽救一個人的生命。

成人的世界裡從來就沒有“容易”二字,有誰不是一邊崩潰着一邊努力地前行呢?!在他人努力掙紮前行之時,請不要吝啬善良,即使不能給予那份溫暖,也不要去做那棵最後的稻草。

努力去做一個有溫度的人、能給他人帶來溫暖的人。溫暖,就像黑暗中的一束光,在溫暖了他人的同時,也會照亮自己前進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