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藍爵

編:千桃

先說一段故事,真事。

十幾年前,有一個叫袁越的人,學理科的,那時還是文藝憤青,機緣巧合到阿根廷進行了他第一次真正的旅行,體驗極佳,不久後他看了電影《摩托日記》,驚訝地發現,自己和青年切·格瓦拉摩托之旅在阿根廷境内走了一樣的路線,于是立筆名“土摩托”(指他愛騎的自行車),博客叫“土摩托日記”。他把這次遊記投稿給《三聯生活周刊》,竟因此成了三聯特約撰稿人,“公費”跑全世界采訪寫作。後來,袁越出了不少書,其中一本是《人造恐慌:轉基因全球實地考察》,我很幸運成了微博僅有幾個中獎獲贈書的人之一,他對中獎者說,希望從不同角度深入了解事物,去普及真相。

而現在,我到迷影沙龍報名觀看了《摩托日記》……

...

袁越

...

袁越 的《土摩托》

說這麼多,我并不敢妄談“機緣巧合、連貫現實”的經典叙事方式,也不想上政治課強調“事物的聯系具有普遍性這是事物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我隻想說,《摩托日記》,切·格瓦拉,無形中影響了很多人。

切·格瓦拉的超級加成

袁越一定會看電影《摩托日記》,沒有意外,因為他愛好流行音樂,包括搖滾。而切·格瓦拉的肖像在搖滾界屬于圖騰般存在,契合反叛不公、為自由抗争的某種“搖滾精神”。

...

年輕時的格瓦拉

...

加入革命後的格瓦拉

切·格瓦拉(1928-1967),本是阿根廷高富帥,後為拉丁美洲共産主義革命、反美領袖;和卡斯特羅等人親密搭檔,艱苦遊擊鬥争,領導古巴革命成功并任新政府要職;深受紅色中國影響,借鑒提出“遊擊中心”理論;與老卡出現分歧後離開古巴,去多國繼續革命,受挫,因叛徒出賣而被玻利維亞政府軍逮捕處死,年僅39歲。

切“Che”是一個西班牙語的感歎詞,在阿根廷和南美的一些地區被廣泛使用,是人打招呼和表示驚訝的常用語,類似于漢語中的“喂”、“喔”等。人們在格瓦拉的名字前加上上“切”是表示對他的尊重。

1960年科爾達拍攝切·格瓦拉的照片《英勇的遊擊隊員》,成為世上最知名、最有魄力的照片之一,也是印在T恤次數最多的照片——因這張照片,死後的格瓦拉影響更廣,他化身可輕易傳播、簡明有力的影像符号,進而是英勇戰鬥、對抗獨裁和強權的理想化象征。大家讨論覺得,格瓦拉經曆傳奇,革命目标放眼國際,還富有個人主義的色彩,不安逸、不服從,加上英年早逝,給人無限遐想,從而有了跨國界的吸引力。

...

格瓦拉遊擊戰時的照片被後人奉為經典

但是,人們真的了解格瓦拉嗎?顯然未必。

格瓦拉是富家的公子哥,自小患有哮喘,大學學醫,加入革命也常年背醫藥箱服務,據說直到慘烈的古巴登陸戰才被迫拿起槍。他為什麼選擇一條和自己不搭界的人生路?必定與他年輕時三次遠行有關:一次是1950年暑假,他自己走了阿根廷12個省,第二次是1951年,已23歲的他休學一年,和好友29歲的生物化學家格拉納多一同遊曆南美,第三次是他1953年開始的拉美之行,他在危地馬拉首次參與了革命鬥争,親眼看到美國扶持的傀儡推翻搞土地改革的民主政權,并殘酷鎮壓左翼人士。

2004年上映的電影《摩托日記》講的就是格瓦拉第二次遊曆之事,根據已出版的格瓦拉日記改編,導演是以《中央車站》蜚聲國際的巴西人沃爾特·塞勒斯。格瓦拉此行叫“摩托之旅”,其實他倆乘坐的那輛老舊摩托(名“萬能者”)到鄰國就報廢了,而沒有摩托以後,徒步所見所聞真正影響了他們。

...

《中央車站》電影海報
中規中矩的公路片

或許,關于切·格瓦拉的作品,稍微走點心,不出大差錯,都可成為文藝青年鐘愛的經典,本片也的确是很多觀衆的心頭好,不甘平凡老去、窮遊說走就走(還真的改變命運)的情節也俘獲驢友的心,但從技術上說,确實缺乏亮點、創新點,整體中規中矩。主持人之地說,如果主角後來沒有成為革命英雄,那這部電影可能隻是一部普通的遊記片,主角所寫的《摩托日記》也隻能是一篇旅行文學,在戶外旅行圈内小範圍的流行。

...

制定計劃,說走就走

确實,以公路片類型看,全片皆是标配。傳統的線性叙事,按部就班交待旅途裡的人和事,諸多元素沒有超出老觀衆預期:兩個年輕人搭檔,一人為主,一人烘托,出發前都吊兒郎當靠不住,旅途中欣賞美麗風光,接觸底層勞苦大衆,精神升華受觸動,成長起來邁向成熟……

...

摩托之旅

...

徒步之旅

假如當成一篇主旋律題材的命題作文,導演無疑交出了合格的答卷,多方都能愉快接受。青年格瓦拉的塑造,某種程度上說既陽光正面又不失細節,豐滿生動,他實誠、腼腆,内心細膩,犯過錯誤,起初的缺點、後來的覺醒……關鍵是,格瓦拉扮演者、拉美男神蓋爾·加西亞·貝納爾真的好看!加西亞為演好格瓦拉揣摩模仿多年,他是個明明可以靠臉非要靠演技的演員。

...

格瓦拉喜歡看書和思考

作為拍紀錄片出家的導演,塞勒斯的個人風格在本片得到延續:主題依然圍繞着“尋找和發現自我”,拍攝方式平實、直白,以旁觀者為視角,不嚴守既定的拍攝計劃。電影中大量啟用非職業演員,當地居民均以本色出演。注重聲音在叙事過程的獨特表達,90%直接錄音,請專業音響工程師捕捉亞馬孫叢林裡聲響。

...

本色出演的共産主義者

全片攝影效果随着人物内心不斷變化。格瓦拉旅遊前段,影像風格明亮,大量遠景長景令人賞心悅目,和格瓦拉休閑好奇遊的心境十分貼合。随摩托故障和退役,路途越發艱難,他們開始暴躁地穿越荒漠,在幾次關鍵事件後,他們旅行目的、性質發生了轉折,畫面開始深沉和凝重,與劇情發展相得益彰。

...

徒步沙漠是本片的轉折點

有幾處場面,色調鮮明,一是黃顔色的室内場景,尤其溫馨,見證了格瓦拉從富家派對、遊輪會所到麻風病院經曆,另一個是穿插的若幹黑白固定鏡頭,專拍普通人和其環境,像曆史老照片一般,充滿了紀實的滄桑感和人文的厚重感。

...

黑白色調的拉美原住民

在麻風醫療村志願服務期間,格瓦拉進一步升華,鏡頭開始仰拍他,與音樂、雲霧缭繞環境營造出英雄初長成。他生日夜裡過河,處理為影片的高潮:遊過所謂幾十年無人遊過的亞馬孫河河段,到病人聚集的南岸,象征着他能打破困局,化不可能為可能,突破有西班牙殖民影響、美國霸權主義割裂意象的阻礙,連通、團結拉美中上層和底層的人民。 

...

格瓦拉跳入河中令衆人緊張

宣傳稱,攝制組做了許多前期準備,用兩年重走當年路,依據資料照複原場景,還訪問了格瓦拉的家人、當時80多歲身在古巴哈瓦納的格拉納多。劇本上,保持了日記裡輕描淡寫的幽默戲谑。沒刻意按英雄塑造,呈現出喜歡撩妹、騙吃求住、情緒波動的年輕人,也确實令人信服。

...

格瓦拉搭讪有夫之婦

本片最受業内肯定的是音樂和主題歌,獲得一系列國際大獎。吉他大師古斯塔沃·桑多拉拉的配樂,有濃郁的拉美民族風情,不喧賓奪主,恰到好處地插入,給影片添彩。

美洲不該是模糊的美洲

...

格瓦拉加入拉美獨立戰争前的宣誓

按理說,本文該結束了。但是,近期智利因地鐵票漲價30比索(3毛人民币)引發大規模暴力騷亂;今年巴西已發生三起機場搶劫案,7月份一夥人在瓜魯柳斯國際機場輕松劫走750千克黃金……南美這兩個經濟最佳的模範國家,都暴露出這樣那樣的困窘。《摩托日記》裡,青年格瓦拉所盼望的,貧富差距縮小,階級沖突緩和,拉美獨立自主、團結統一,複興印加帝國輝煌,并沒有實現。現實裡的拉美,仍然是依賴資源經濟、資本勢力把持、美國幕後操縱……

袁越首次遊覽阿根廷便發現,當地人民友善熱情,旅遊安全、有趣、便宜、配套完善。然而,拉丁美洲這熱土,旖旎風光、深厚人文不被世人熟知,發展前景撲朔迷離。

總的來說,《摩托日記》并不驚豔,但值得觀賞,忽略每三五分鐘一個糾葛的緊湊,撇開人物曆史與南美現實的沉思,單沖壯麗多樣的美景、男主角和女路人的美色,還不夠嗎?

END

更多精彩,盡在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