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看了意大利現實主義電影的代表作之一《羅馬十一時》,去年學電影史時一直計劃看,但由于網上找到的版本是CCTV6電影台普通話高糊版,就一直沒看,昨日下班回家就補了。

想借此片聊聊我對現實主義的理解。

現實主義一直被世界電影界奉為真正高級的電影藝術形式,自最開始盧米埃爾兄弟的記錄電影再到前蘇聯20年代維爾托夫的“電影眼睛派”,歐洲的紀錄主義電影運動(這也是紀錄片的起源),再到法國的詩意現實主義,蘇聯30、40年代的社會主義現實主義電影,最後才到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運動。

自電影發明以來,現實主義一直都在被電影人所實驗,創新,發展,因此不難理解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為何在前加一個“新”字。
法國寫實主義大師讓 雷諾阿說:題材越平凡,創作空間越大。而平凡的題材,寫實的視聽,也是電影明顯區别于戲劇藝術與文學藝術,使其不再受其統治,獲取其在藝術上獨特的地位。

《羅馬十一時》同《偷自行車的人》一樣,也是創作者在報紙上看到一行字數極少的新聞報導,并決心以此為題材,創作劇本。意大利新現實主義電影,表現的題材,人物,故事,沖突都源于生活,有着現實這一可靠的參考,新現實主義電影呈現出來的一切都令人深信不疑,文學的故事性消失在如同新聞報道的實際生活的叙事狀态中。

這是極好的,作為一名觀衆,我極厭惡自以為是的導演們運用其熟練的心理技巧,給我的大腦非自願情況下引入我不想知道的信息,這就像塔可夫斯基所說,這是”對人類靈魂的強暴”。我甯願相信現實本身,隻有在現實面前,人才擁有選擇自由。

于是攝影師們的原則是客觀性,實景拍攝,用自然光,用大量長鏡頭,仿佛記錄般還原現實本身,導演們使用非職業演員與職業演員的混合,對明星制度的否定,一視同仁對待所有演員,并極力避免職業演員的角色類型固定化,避免觀衆先入為主。對于方言,導演們把握好一個度,既保持地方方言的特點,又努力讓大家都聽得懂。

還有一個好的現實主義創作技巧,就是留白,讓觀衆聯想,充分利用觀衆想象力。這也與現實不謀而合,現實中哪會有人徹徹底底地了解另外一個人或一件事呢,都是見到一部分而已。現實主義電影也是如此,《羅馬十一時》塑造了将近十位找工作的女人,每個人的篇幅極少,但每個人都栩栩如生,形象飽滿,原因則在于她們源于現實,才得以真實。

中國電影的根基也是現實主義,第五代第六代導演都深深紮根于現實生活。雖然有前輩鋪路在前,後人們也沒拿出幾部好作品,大部分都被商業侵染。六代以後近年來出過不錯的是文牧野的《我不是藥神》,仿佛也叫不出其他了。反觀美國日本英國,連連有趙婷,凱莉查雷德,是枝裕和的新作,不斷刺激着國人。我想是太愛錢了吧,當代中國,現實主義的不缺的,就差有沒有人用功了。

我的文字好像考研複習資料……一點都不好看,嫌棄,當作寫論述題訓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