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遇見女孩,希望遇見絕望,他們遇見愛情。

影片結構上可以分為三重遇見:遇聲、遇面、遇心。三個環節環環相扣,疊加最終升華。它是法國新浪潮後起之作,法式的浪漫又略帶些冷酷,作為卡拉克斯的處女作,整體上表現成熟,不容小觑。
1.遇聲:
男孩艾利克斯的女友與自己的好友出軌,女孩蜜蕊拉失去了自己的愛人,男孩内心有欲的渴望,所以他才會在女孩樓下的對講機前駐足。艾利克斯第一次“遇見”女孩是通過對講機,女孩的男友訴說他對兩人愛情的惶恐,男孩遇見女孩的聲音。
2.遇面:
影片的基調在開始的手持攝影和沙啞斷續的畫外音中體現,飄忽不定,無所适從,而男孩和女孩内心熾熱的感情則更為強烈,男孩在偶然進入一次私人聚會,在那裡艾利克斯遇見了蜜蕊拉,短發的蜜蕊拉。導演卡拉克斯第一次在空間上将兩人放在一起,并為他們的遇心鋪墊。
3.遇心:
相同的心才能稱為遇見,艾利克斯和蜜蕊拉其實都癡情。男孩的女友移情别戀,和好友讨論着和他的性愛細節,但艾利克斯還是舍不掉對女友的愛戀,給她送去了信和唱片。蜜蕊拉愛着男友,可以為了感情付出一切。兩人相遇後訴說着各自感情,男孩在絕望中看到了希望,但可悲的是女孩沒有力去愛了,蜜蕊拉的心中沒有艾利克斯的位置。兩人看似可以碰撞出愛情的火花,但終究結局釀成了悲劇,同時這與起幅時的畫外音相互照應。
另外,導演在物品細節上的處理寓意深刻,艾利克斯家中油畫的背後記錄了他的一些事件詳圖,通過搖鏡頭我們可以得知愛和欲望是艾利克斯這個人物的突出部分,艾利克斯女友留下了一個圍巾,是她最喜歡的顔色,而男孩的衣着恰恰是相同的樣式,說明了艾利克斯對女友的不舍愛戀。彈珠機的多次出鏡象征着内心的碰撞與遠離,杯子上的缺口和電話亭窗上殘缺不全的玻璃寓意着兩人被愛所傷的内心以及他們的相遇不會有圓滿的結局……
影片結局的設置令觀衆出乎意料,蜜蕊拉死去,但當我們為此哀歎時,畫面又回到了不久前,在設置了懸念後,用前鏡頭解答解答:原來是蜜蕊拉聽到艾利克斯的聲音後把剪刀藏入懷中,艾利克斯最後的一抱結束了蜜蕊拉的生命,女孩死在愛的懷抱裡。更為諷刺的是,兩個人雙雙倒地,而對面的情侶還依偎在一起仰望着星空。愛讓一邊的人沉醉,而讓另一邊的人陷入深淵。
整部影片像是關于愛開的一個玩笑,愛情不是單方面的美好或者惡,而是對立的整體。他們因愛而活,因愛絕望,因愛而愛,因愛而死。愛常常讓人沉醉,卻也能“殺”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