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紀九十年代的台灣人,是富起來的一代,文化産業開始興起,甚至被化分到亞洲四小龍的陣營裡。1994同李安的《飲食男女》一齊的還有楊德昌的《獨立時代》,兩部作品都有着一種社會審問:在這個快速發展的年代,台灣人得到了什麼,又失去了什麼?但《飲食男女》另辟蹊徑,從中國傳統文化中最民生的“食”入手,我們都知道民以食為天,既然台灣的天地早已變換了一番,食自然也是要變的。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李安的主體依舊是人。從老朱來講,他是一個中國菜大廚,電影起幅後用大量鏡頭展現老朱的做飯過程,再到與錦榮打電話時,搖鏡頭展現老朱挂在牆上的照片,可知道他的名譽很高。在飯店有急事時靠的也是老朱的及時救場,老朱代表了不變的立場,在“快”文化下依然堅守着“慢”節奏的人。與老朱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家甯,老爸做的豐盛的菜不怎麼吃,但路邊餐卻吃的津津有味,而且家甯的出場又是在快餐店裡面,西式快餐與中餐的格格不入通過人物展現的很清楚,家甯是家中最年輕的,同時也代表着那個時代的年輕人,被快節奏驅使着,對于這類人來說,吃什麼都無所謂,什麼味道都一樣。

三個女兒中最可憐的莫過于家倩,她有着西式理性思想的開放卻有着感性的情感内核。她是三姐妹中性生活最豐富的一個,卻也是最遲嫁出去的一個。她是最早想要離開家的一個,卻也是最終留下來的一個。她是開始與父親矛盾最大的一個,卻也是最後陪父親吃飯的一個。家倩在醫院看到父親時,迫切的眼神目送父親上了電梯,詢問父親檢查的科室,兩人的矛盾再深,此時在家倩心裡她與父親的隔閡已經不存在了。“家”的理念讓她留了下來。

影片中還有一大文化:宗教,李安把基督教融入到電影中,實則是有諷刺的意味,家珍信奉基督教,甚至讓老公周明道接受了洗禮,結婚之前老溫還開玩笑說她有個男朋友叫耶稣,連做愛都需要請示神父,太諷刺了。這種戲劇化的表現宗教可以更好的激起我們對本土文化的認同感。

在中西方文化的沖突下,我們有時以為李安偏西方一點有時偏中方一點,其實李安哪個方向都不側重,一切的一切還是落在了人上。老朱看重家庭,周末晚餐很豐盛,以此維持家庭和睦,但老朱愛上了錦榮,顯然是不符合傳統的倫理道德的,但老朱還是選擇了和錦榮結婚,接受了家庭關系崩掉的事實,選擇了自己的生活。就像老朱說的那樣:“其實一家人,住在一個屋檐下,照樣可以各過各的日子,可是從心裡産生的那種顧忌,才是一個家之所以為家的意義。我這一輩子怎麼做,也不能像做菜一樣,把所有的材料都集中起來才下鍋,當然,吃到嘴裡是酸甜苦辣,各嘗各的味。”

老朱和三個女兒們都陷在傳統的家庭的束縛中,父親在結局說出了與錦榮黃昏戀的事實,打破了傳統禁忌,朱爸決定活出自我,選擇自己生活,這樣反而比以往的壓抑輕松很多。飲食男女,人之大欲,欲望不是憋着的,而是要發洩出來的。作為父親三部曲中的最後一部,《飲食男女》中所表現的人文關懷更為細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