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突然發現,在各種動畫電影的口碑上,動畫迷和真人影迷這兩個群體有着很大的分歧,簡單來說,就是雙方的評價體系有着很大的差異。


當然,對于像千與,玩具三這樣的神作,口碑差異是顯不出來的,但是對于佳作或者平庸作,區别就特别地大。


很有趣的是,真人電影影迷的口味和歐美動畫電影更接近一點,直白點來說就是迪士尼皮克斯的動畫電影。


個人認為這是因為在近幾十年内,我國作為一個文化被輸出國,各項文化産品以及它們的創作者連帶觀衆都受到了很深的影響,在電影方面,我們受到了歐美,港台,日本的影響(按影響力從大到小排),而在動漫方面,日本對我們的影響會更深一點。(這裡的我們僅指宅向群體)


不論是好萊塢,港劇,還是日漫,背後都代表着和一個我們中國内地截然相反的娛樂文化,他們通過幾十年如一日的輸出,成功的做到了将幾種不同的叙事模式以及文化内核(這個不适用于香港)潛移默化的傳遞到了内地觀衆的心中,而這造成的結果就是内地觀衆對于各種娛樂方式的評價體系被這些娛樂産品重新塑造。


我不是說這些叙事方式和文化内核是錯誤的,事實上,這是無數人已經走過的大路,無數的作品和觀衆的好評證明了這幾條路徑的可行性,但很遺憾,如果我們想要走出自己的路,就不能一味照搬。


我突然想起去年看流浪地球的時候,當看到幾個中國人出現在這個典型的科幻電影的時候,我是有點不适應的#(笑尿) ,而這當然不是因為我看不起自己人,也不是因為瞧不起中國電影,隻是因為習慣


習慣的力量是可怕的。


當我們看多了歐美的科幻電影之後,白人主角就漸漸成了标配,這會在我們的腦子裡形成一個刻有印象:隻有白人才有資格與這些新穎的器材沾邊,隻有白人才能拯救世界,沒什麼比這個更可笑的了#(滑稽) 。


事實上,當我們對着對面的那個從沒去過的國度盡情美化的時候,這些在近代先我們一步完成現代化的發達國家的國民,可未必會來美化我們,同樣是刻闆印象,一個是美化,另一個是醜化,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打個不太恰當的比喻,現在的我們面對它們,其實就像是當年的美國面對英國。


在當年的英國人看來,美國人是無禮肮髒的種族:野蠻,醜陋。


自然,以當時日不落帝國的威名,英國人完全有理由自傲。


後來的事大家都知道了,神話破滅,昔日的兒子變成了老子,美國崛起,大英衰落。


文化實力的增長,是絕對要慢于經濟實力的增長的,這也就是我們目前的整體實力和軟實力差距過大的原因。


歸根結底,我們進入現代文化的時間太快了,社會發展太快了——快到我們來不及反映,快到我們來不及傳承,今天我們的創作者還需要時間,去把握這個熟悉又陌生的現代中國的脈搏,先驅者的路很難走,但必須走!


謝謝大家看到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