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與千尋》


人永遠不知道,誰哪次不經意的跟你說了再見之後,就真的不會再見了。

當陪你的人要下車時,即使不舍,也該心存感激,然後揮手道别。


我們都知道,雖說電影評價自然是越專業越好,分鏡,畫面,劇本,甚至是動作的流暢度,在影評人眼裡,一部電影可以評價的角度遠比你想得多;但對于一般觀衆來說一部電影時,通常隻有兩個切入點:口碑與票房。

...



而千與千尋,是少有的在口碑和票房上都做到極緻的2d動畫電影。

自2001年上映以來,這部講述小女孩異界冒險的現代奇幻類動畫,在全世界的影迷圈和路人群體中,都獲得了極高贊譽。

...

千尋與無面男



它于2001年在日本上映,榮獲2003年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長篇動畫,同時也是曆史上第一部至今也是唯一一部以電影身份獲得歐洲三大電影節柏林金熊的動畫作品。


而在票房方面,它也同樣創造了奇迹:千與千尋于2001年7月20日在日本首映,創下約2350萬觀影人次和304億日元(折合22億元人民币)的票房收入,成為日本曆史上最賣座的影片,至今沒有電影能夠打破。


當然,它也同樣成為了日本動畫電影史上知名度最高的動畫電影,對于很多身為對現代日本很感興趣但卻從沒去過日本的人來說,千與千尋是很重要的一個标志。

...

千尋與白龍




最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真正做到了雅俗共賞和通俗易懂。于我而言,這部影片裡背後到底有多少對人性的探讨和隐喻真得無關緊要。


但我一直堅信一點:宮崎駿的出發點真得是想給孩子們拍一部可以一直看到大的動畫,在這個立場決定觀點的時代,能夠說出“我拍的這部影片就是為了給孩子看的”老爺子真得值得尊敬。


畢竟,真正掌握輿論和話語權的還是大人們,孩子們隻是未來的主人。隻要一天沒踏入社會,他們發出的聲音就很難得到重視,而我們能看到的,也隻是一個個無意義的輪回。




如果讓我用一個詞來形容千與千尋,那會是”返璞歸真”。一個關于小女孩堅持愛與成長、找回自己的故事,卻絲毫沒有慣長的幼稚感,與其說這是一部給大人看的電影,不如說這是一部給那些還依舊保持童的的大人們的一份禮物。


感謝還能看到這裡的朋友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