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觀小妹

佘詩曼的演繹,小妹是佩服的,她算是小妹追完這部劇的動力之一。

不需要煙熏妝和裝飾衣物的加持,隻用精湛的演技,就活生生演出了黑化的本質。

母親死時的痛哭,殺死敵人時的堅毅,黑化時的眼神變化以及最後向乾隆表白時的撕心裂肺,每一場戲都是滿分,她的光芒甚至蓋過了女一号。

說實話,在魏璎珞成為皇帝妃子後,小妹眼中的女一号杠把子就變成了她。

因為劇中她的頭銜由娴妃、皇貴妃到繼後,再到廢後,小妹最喜歡娴妃時期的她,所以本文中,小妹一律以娴妃稱呼她。

...

娴妃,乾隆皇帝的第二任皇後。

在乾隆還是親王之時就過府當了側福晉,弘曆登基後被冊封為娴妃。富察皇後病逝後,先被晉封皇貴妃,随後升為皇後,掌握六宮大權。

她和其他後宮女人其實無二,争寵、報複、奪嫡。其實以她的才能智慧,原本可以笑到最後,可是,她忘了帝王無情,對皇帝抱有太多幻想,最終在袁春望的策劃下被迫參與奪嫡。失敗後憤然斷發,被皇帝與太後遣送回宮幽禁。

...

“玉爐香,紅燭淚,偏照畫堂秋思。眉翠薄,鬓雲殘,夜長衾枕寒”。

這句詩正是娴妃的寫照。

她一生起起落落,共經曆過四個階段。有過秉性高潔之時,有過陰暗狠毒之時,有過多情自苦之時,也有過悔恨厭倦之時。從未變過的,是對乾隆的一片癡情,即使乾隆對她置若罔聞。

...


1  秉性高潔之時,她說:

“我相信皇帝最終會明白我的心意,隻要堅持原則,世上自有公平與正義”。

無論是寶親王的側福晉,還是乾隆的娴妃,那時的她都堅持己見,堅守原則,不随波逐流。

對皇帝的愛深而重,總是默默無聞的付出,從不求回報。無心争得帝心,無心拉幫結派,無心修黛畫眉,無心為家族掙得榮耀。

有的隻是對乾隆的一腔真情,有的隻是春夏秋冬給乾隆送去自己親手縫制的衣服。

...

原本以她的品階,這些事完全不用自己動手,乾隆也說過不用她再為自己親手做衣物,可是她怕繡坊的宮女粗手毛腳,做的衣服不夠柔軟,乾隆穿着會不舒服。

純妃替皇後拉攏她時,她拒絕;母親進宮想要她為自己的父親和弟弟走動,提升官職,她拒絕;母親讓她為自己努力一把進一進位分,她拒絕;父弟遭人陷害,母親想讓她向皇帝求情救弟弟和父親一命,她拒絕。

...

此時的她還恪守着原則,不攀附,不争寵,不徇私。

可最終,她卻家破人亡。弟弟病死獄中,母親撞神武門而死。

...

秉持正義的代價實在太大了,小妹在為她感到惋惜的同時,也為深宮中的陰謀伎倆感到惡心。

也正是經曆了這些,才使原本純善的她從此變了心性。


2  陰暗報複時,她說:



害過我的,我将一樣一樣讨回來

”。

母親和弟弟的死,對她打擊巨大;皇帝對她的漠不關心也充斥着她的内心。仔細思索之後,她放棄了淡泊名利,放棄了低調軟弱,開始複仇,開始奪權。

欠她的,害她的,她要一個一個讨回來。

...

高貴妃,是她第一個要尋仇的對象。

正是因為高貴妃讓怡親王向乾隆透露娴妃之父為替子脫身向他行賄之事,才導緻娴妃父親被下大獄。為了拉攏娴妃,高貴妃故意讓娴妃收拾細軟送出宮又半道攔截,拉攏不成就狠狠羞辱于她。後來娴妃得勢,她又在主持赈災時,派人故意搗亂,擾亂赈災秩序。

這些債,娴妃一件件的都記在了心上。最終在高貴妃組織表演萬紫千紅之時,她将金汁混入鐵水,導緻高貴妃傷口反複不愈。高貴妃在得知自己時日無多後,自戕而亡。

...

嘉嫔一直攀附高貴妃,為她出謀劃策,也是害娴妃家破人亡的幫兇。

在娴妃去冷宮看望她時,她惡言相譏,大罵娴妃愚蠢軟弱,害得母親和弟弟慘死。被娴妃用白绫勒住脖子殺死。

...

富察皇後本想幫助娴妃,召太醫去給娴妃的弟弟診脈,發現不妥又召回太醫,改為在荔枝宴上賜金。娴妃發現皇後此舉後,認為皇後并不像表面那樣仁義善良,于是引導純妃奪嫡殺死皇後之子,最終導緻皇後抑郁自盡。

純妃為了皇後想方設法地拉攏娴妃,将她拖下沼澤,最終被娴妃設計打入冷宮并用風筝線勒死。

...

太後為了皇權與大清顔面殺死娴妃父親那爾布,娴妃自然也沒有放過太後。

她用溫淑夫人的親筆信離間太後和皇帝的關系,意圖整死太後。并設計讓乾隆生母錢氏的兄長錢正源墜馬身亡後,栽贓給太後。後來太後和皇帝的關系劍拔弩張,導緻太後急火攻心,中風倒下。

...

雖然最後查出太後并沒有殺母奪子,而是保護錢氏和皇帝的聲譽,但娴妃為了報仇敢在太後頭上動土,說明她的準備十分充分,隻不過上一屆宮鬥冠軍甄嬛技高一籌罷了。

至此,她的仇人接二連三的倒下,而她所做過的一切都是借刀殺人,自己手上幹幹淨淨,從不沾血。

她為每一個害過她的人都準備了一盞燈,一旦仇人倒下,便剪去燈芯。如同《琅琊榜》中梅長蘇燒木牌一樣,令人膽戰心驚,不寒而栗。

...


3  争寵奪權時,她說:

“無權無勢的我,是無法在後宮立足的,更無法保全我的家人”。

嘉嫔死後,四阿哥交由娴妃撫養。

嘉嫔的妹妹進宮時,乾隆想将四阿哥交給嘉嫔的妹妹撫養,娴妃表面順從,緊接着就施苦肉計,在四阿哥生病之時不穿鞋磨破腳的抱着四阿哥,并用心教導四阿哥,最後成功留下了他。

...

多了四阿哥在身邊,也多了一種方法拴住皇帝的心。

在高貴妃想要活埋五阿哥之時,娴妃提議讓名醫葉天士為五阿哥醫治,最終成功治好五阿哥,博得了賢良的好名聲,也讓皇帝十分感動。

在高貴妃被潑鐵水之時,娴妃又第一時間護住了皇帝免受燙傷之苦。同樣都是被燙傷,高貴妃哭天搶地,娴妃默不作聲,獨自忍痛,惹得皇帝垂憐。

...

高貴妃上吊自殺後,娴妃“忍着”傷痛,盡力操持喪禮。乾隆親眼目睹娴妃為了操持喪禮而暈倒,越發感念娴妃品德高尚,晉她為貴妃。

在魏璎珞入宮為妃後,她又有意無意在皇帝面前坐實璎珞與傅恒之間的私情,讓皇帝痛恨璎珞,轉而喜歡溫順專一的自己。

後來,她又引導皇帝得知魏璎珞在喝避子湯,令乾隆和璎珞決裂。乾隆去承乾宮看望她時,她又精心安排,讓乾隆看到她的一片深情。

...

将荒廢的月露知音送到皇帝面前,讓皇帝誤以為璎珞心中從未有過自己,加深兩人之間的誤會;将風幹的栀子花瓣送去養心殿,想借順嫔的手殺死璎珞。

一切的一切都是為了除去皇帝身邊得寵的女人,讓皇帝隻屬于她一人。

雖然恨太後,但要達到自己向上爬的目的,她還是需要得到太後的喜愛。

重陽宴上,舒貴人和高貴妃聯手在鹿血上動手腳,引來大批蝙蝠。在衆人紛紛躲避蝙蝠的攻擊時,娴妃卻第一時間護着太後,引來太後對她的關注。

最終,在富察皇後昏迷,高貴妃受傷的情況下,管理後宮的大權就落到了她手上。

...

她又想出開源節流的法子,節省宮中用度,獲太後贊賞。

最終,在富察皇後逝世後,皇上被太後說動,将娴妃立為了皇後。

不僅如此,在赢的皇上和太後喜愛的同時,她也沒忘了籠絡其他人的人心。

她讓辛者庫的宮人協助她赈災施粥,為了調動大家積極性,她不僅答應給去幫忙的人一天假期調休,還給他們每人一兩銀子做勞務費。

在主持公務之時,秉公執法,獲得大家點贊。

但僅是這些,還無法滿足她的欲望和目的。她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棋子握在手中,助她成事。

第一顆棋子,便是弘晝。

裕太妃死後,弘晝自請為太妃守靈三年,被皇帝訓斥。她巧妙開解,讓弘晝重新振作。

...

她故意讓弘晝看到自己的佩玉,想起小時候曾救過他并送他回家,以此提醒弘晝對她報恩。

于是,在那布爾被彈劾之時,弘晝四處奔走,徹查實情,最終還了那布爾清白。

在太後不讓娴妃親自主持親蠶禮時,又是弘晝向皇帝進言,才讓親蠶禮如期舉行。

在被皇帝忽視,魏璎珞成為皇貴妃掌管宮務後,弘晝又出手幫她奪權。在乾隆第四次南巡之時,弘晝發動兵變,企圖殺害皇帝、太後與令妃。

...

其實,弘晝也是個可憐之人,從小被母親申斥不得出風頭,不得和乾隆争寵;長大後又被娴妃設計愛上皇帝的妃子,最後未得善終。

第二顆棋子,就是純妃。

發現純妃喜歡傅恒之後,在純妃設計陷害魏璎珞之時,她故意袒護純妃;在傅恒直言拒絕後,她又說服純妃圖謀皇嗣;轉頭,她又擡舉魏璎珞,讓純妃正面與魏璎珞鬥争,自己坐收漁利。

...


4  悔恨厭倦時,她說:



半生都是我設計别人,到頭來卻被親近的人設計

”。

自魏璎珞專寵後,娴妃開始患病,心緒煩躁,加上最寵愛的鹦鹉突然死去,她變得日夜難安,不得消停。且性情大變,導緻乾隆不願意去她宮裡,她便越發多疑與暴躁。

這些,都直接導緻了袁春望趁機設計她造反。

為了報複,袁春望以她的名義用火铳炸傷五阿哥的腿栽贓給四阿哥,并挑唆宮女雲香在她生病之時将一朵花插在頭上,引得娴妃大怒責罰雲香,卻被來看望她的乾隆看到。他又設計十五阿哥中毒,做出隻有十二阿哥無恙,皇後想要扶持自己的兒子當皇帝的樣子,導緻帝後徹底失和。

...

除此之外,她還被多人接連背叛。魏璎珞和她結盟打擊順嫔之後,還是救了順嫔;順嫔和她結盟後,還是抛棄了她;就連自己的貼身宮女珍兒也聽從袁春望的話,盜取她的貼身配飾給弘晝,讓弘晝籌謀奪權。

...

她的一生,有過正義原則,有過報仇雪恨;有過陰暗設計,有過真情相待。

她由一個王者變成一屆廢後,皆因一個“情”字所緻。

多情自古空餘恨。

帝王無情,若你深情,那就輸了。

...

至此,《延禧攻略》系列就全部結束啦。感謝各位的支持。

咱們下一部劇再見啦。愛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