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昨晚我做了一個夢,夢見了二姑家的那個表弟。
夢見我們又回到了那個早已不存在的中學,夢見一個跳躍的小醜領着一幫混混來學校挑事,夢見表弟被小醜用酒瓶擊倒,而那個小醜也被表弟的拳頭擊中倒在血泊裡。
醒來之後,盡管有些排斥,我還是去看了《少年的你》。
恍惚之中,又想起那個胖子表弟。
盡管我們一起長大,但印象裡他從來沒有叫過我哥哥。也許是因為我們兩個之間體型差太多了吧。青春時期,我隻是個普普通通而且稍微有些瘦弱的少年,而他盡管隻比我小七天,卻是一個體重和身高都超過180的胖子。
少年時代,我還算老實本分,更何況天天跟我這個180+的弟弟玩在一起,我不去欺淩别人,也很少有人會來欺淩我。但在那個稍微有些混沌的年代,在校園生活,校園欺淩永遠是一個難以回避的問題。
大人忙着賺錢,小孩子們模仿着港片。每個校園似乎總會有那麼幾個人,胳膊上用煙嘴燙幾個疤,把頭發留長就覺得自己可以像古惑仔一樣體驗那所謂的快意恩仇的江湖。
女孩子長得太漂亮會被冠以某某的老婆,男孩子太聽話太老實會被莫名地認為好欺負。
我沒有什麼惡意,隻是看他不爽而已。
隻是這麼一個小小的借口,就可能會招來一場莫名其妙的圍堵或者暴力。
我至今還記得,一個混混在施暴之後放出的狂言,“他不敢告訴老師的,即便告訴老師我也不怕,我們接受的是九年義務教育,校長也不敢随便開除我。“
在那個年代,告訴老師能夠有什麼用呢?更别提所謂的報警。關于校園欺淩的法律直到近幾年才有些完善。在那些年,你其實沒有太多的依靠,要不就靠自己的拳頭反擊,但這樣也要面對一些校外更大孩子的欺淩。
物以類聚,那些橫行在校園的欺淩者,大多有着所謂的渣滓靠山污染着社會。
有些無奈,面對欺淩,似乎以暴制暴是最強有力的方式。盡管我也知道,這樣是不對的。但有多少人會幸運的像陳念那樣有小北在默默的保護着她呢?
我隻能說我還算幸運,我沒有少年的四字弟弟,但我有個胖子表弟。
那個曾經被三個校外青年喊到操場,徒手奪走他們工具,并在操場留下一灘别人血迹的少年,現在依舊是一個胖子,隻不過忙碌的已很少聯系。
不想去評價電影太多吧,原作融梗東野圭吾這個點沒得洗。但這的确是一部值得看的電影,而且真心喜歡周冬雨的表演,張弛有度,瘦小的身軀裡很有力量。這裡我算黑轉粉吧,因為當年遲遲不原諒老謀子會讓身材瘦小的她演女神靜秋。
女演員還是要踏踏實實演戲,總想着唱跳Rap是不行的,不然一手好牌,也隻會毀掉自己。
其實我是真心希望能有更多更完善的方式能讓校園少一些欺淩。
不僅僅是高中,其實在初中,甚至是小學都充斥着所謂的欺淩。兩年前在老家的小學幫親戚帶了幾個月課,發現即便過了十幾年,在這個面目全非的校園裡依舊存在着我讀書的時候讨厭的人。
當早熟又無知的少年把我們班裡的女孩子逼哭的時候,我似乎也被激起了心裡的黑暗面。
本來我也隻是一個臨時工而已,為了保護我的學生,我也無所畏懼。在那個曾經我成長過的校園的昏暗廁所,沒有監控,胸口的拳頭和屁股的腳印不會留下任何痕迹,我像個噩夢一樣教訓了好幾個所謂的小惡魔。
我知道我的行為很黑暗,但面對黑暗,我再也不像孩子一樣去問對錯。
因為有一天我可能也會害怕,就像陳念對那個懷孕的警察的質問一樣。
如果大家都不去做些什麼,你會放心地讓你的孩子去面對這個世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