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為疫情而延檔的香港導演陳可辛的新作《奪冠》(原名《中國女排》) 打響國慶檔的頭炮,有望成為今年繼《八佰》之後的第二部院線爆款。

《奪冠》隻用了一天時間就成功跻身億元票房俱樂部。從第一批觀衆的口碑來看,呈微弱的兩極分化趨勢。這部片子到底怎麼樣,其實完全取決于從什麼角度去評判。

如果是順從最直接的觀影情緒,那它可能還算及格。但如果從電影角度去考量,那問題就比較大了。

1.「燃」是否代表「好」

《奪冠》作為運動競技類電影,有先天優勢,那就是它很容易借助體育賽事本身的緊張刺激來增加故事的彈性。換句話說,你覺得「燃」 并不是導演處理節奏的手法多麼高級,而是他選取的這些經典比賽本身就能讓你看得血脈贲張。

對于這樣的電影,我在觀看過程中是異常警惕的,避免被情緒牽着走,那樣會極大影響我對它的理性判斷。作為籃球迷,我很清楚在體育比賽要命的關頭觀衆全身神經都被調動起來的充血狀态,這不是電影給予的,而是體育競技。

《激戰》《絕殺慕尼黑》等都屬于這一類型的片子。《奪冠》是很标準的三幕劇,陳可辛選擇了最穩妥的叙事方式無功無過地呈現了女排曆史上的三個關鍵節點,隻能說完成任務,離「好」還有大段距離。

在看的過程當中,可能還會出現眼淚打轉的時刻,那是身體裡的集體榮譽感或民族自豪感在醞釀發酵,你在學習強國類視頻當中同樣可以找尋到類似的體驗。

2. 拍成《郎平傳》或能成為佳作

影片在刻畫中國女排群像方面,做得還是不錯的。女排姑娘們在面對困難時的狠勁很好地透過銀幕傳遞出來,這些都是真正的運動員們, 所以她們身上迸發出的情感是絕對真實的。

我能夠直觀地接收到這種情緒,但光靠這個并不能彌補電影在推進情節時展現出的平庸。

第二幕開始,鞏俐飾演的郎平出現,此時叙事重心略微轉移到郎平身上,影片也變得好看起來。鞏俐一出場的身份定位就是美國隊主教練, 她面對的是昔日好友陳忠和帶領的中國隊(08 年北京奧運會女排 A 組),并最終戰勝後者。

在這一幕所展現的不可避免的中美意識形态對沖不僅是在賽場内,同樣也在排球之外。

郎平在美國超市購物時的閃回也很好地體現了人物身上的矛盾性,包括打赢比賽之後的迅速離場,和女兒的幾次通話都能夠無形之間增加影片的厚度。

如果主題一直是落在郎平身上而不是中國女排,那《奪冠》就不止會是意識形态電影這麼簡單,會比現在的文本要更複雜。

最無法忍耐的是,兩次奪冠之後的頒獎禮,竟然兩次都完整地把國歌放完才切換到下一畫面,這樣的操作在世界電影裡都是罕見的,一般的處理手法是給一個鏡頭就夠。

當然可能導演也覺得每次都聽完是不是太尴尬了,于是他增添了一個郎平給陳忠和撥語音電話的情節,畫蛇添足,大可不必。

觀衆在來電影院之前早已做好觀看主旋律電影的心理預設。鞏俐的表演是加分的,她很好地還原了鐵榔頭郎平的人物 氣質,看似全程冷漠臉之下的微表情都處理得很到位。

3.從《奪冠》看中國電影

當影片重心從郎平身上再次飄忽開去,最終在裡約奧運會的中巴大戰上再次降落到中國女排上時,《奪冠》不可恢複地滑落到庸俗強國類電影的窠臼中。

《戰狼》系列成功之後,近幾年無論是賀歲檔還是國慶檔,主旋律電影呈井噴之勢。從去年《我和我的祖國》到今年《我和我的家鄉》, 好像這種類型的電影已經成為一種票房保障。

可以這麼說,内地電影市場開拓出了一種新的「合家歡」模式電影——主旋律強國電影。

當然作為文化強國的體現,這樣的電影是必須存在的。但這也會不可避 免地導緻創作者(尤其是有資本力量支撐的)寫什麼題材都會想到塞入民族認同感或者愛國元素,這也揭示了電影市場的單一化,每年的 票房巨頭裡十有七八部都是與此相關的。

《奪冠》裡有一句台詞說得極好:「因為那個時候,我們國家的内心 還不夠強大,我們不自信,太需要一個勝利了。」

同樣地,我們也太需要這樣的電影了。盡管這樣的電影并不是好電影。

(本文首發公衆号:抛開書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