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續杯咖啡

編:YY

圖源/網絡

8月初,泰劇版《天才槍手》上映了,此時不由得回顧了一些前兩年的電影版。

泰國電影《天才槍手》根據2014年轟動全球的亞洲作弊案改編的,講述了兩個天才學霸小琳(茱蒂蒙·瓊查容蘇因飾)和班克(查侬·散頂騰古飾)用高超的作弊手法牟利的故事,題材大膽、節奏刺激,把生活化的校園生活拍出驚心動魄的感覺。

影片為我們展示了全新且難度極高的作弊方法。同時帶着對泰國教育制度與階級分化的深切思考。電影在泰國成績至上的教育中所揭示的人性的堕落和覺醒其實和我國學生在應試教育中的掙紮如出一轍,正是我們平常生活的誇張寫照,不知道這部《天才槍手》會引起大家怎樣的反思? 

常看泰國影視劇的朋友們都知道,泰國影視作品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誇張。即使是一條簡單的廣告,其内容、人物表現都是極其誇張的。而正是它的誇張常常讓人有出乎意料的感覺,“反轉”、“腦洞大”、“泰國人神了”是很多人在看到泰國影視作品時的想法。

《天才槍手》也不例外。

為什麼泰國人這麼會講故事?故事又該怎麼講才算好?筆者不才,以自己粗淺的見識隻能列這麼幾點,歡迎各位補充。

首先是一個好的故事框架+故事内涵。

對于口味越來越挑剔的觀衆來說,“改編”一詞似乎已經帶有貶義意味了,或許是現今市場上良莠不齊的改編熱潮所導緻的。所以很多人可能會質疑一個“考場作弊”的素材到底有什麼可拍的,就算拍又能拍出什麼花兒來。事實上,真實素材不是不能拍,而是我們拍得不如别人好。這點請參考韓國電影《熔爐》、《辯護人》,以及前段時間火得不要不要的《摔跤吧爸爸》,都是經典改編案例。

...

《熔爐》海報

...

《辯護人》海報

...

《摔跤吧爸爸》海報

現在,這些案例裡或多一部《天才槍手》。

筆者覺得該片的成功之處就在于它隻套用了“SAT亞洲考場作弊”這一事件的殼子,卻注入了新的内核。

...

它的外殼真實且貼近生活,畢竟“作弊”一事是應該每個學生都經曆過的,可能是你,也可能是身邊的同學。用真實反映現實,但不僅限于表面。

如同該片導演所說,

“我并不僅僅讨論作弊,而是更深層次的東西,我相信觀衆會看得出來”

而這個“深層次”的内核就是——教育制度、社會貧富不均。

天才少女小琳用自己的學霸技能向富家公子小姐們賺取“外快”,是要對抗學校的“潛規則”;

富家公子小姐們用錢買高分,而“小琳”、“班克”們等資優生卻隻能用高分賺獎學金,其背後反映的是對“分數=未來?”的拷問。

...

...

《天才槍手》套用了一個真實的故事框架,卻填充了比故事還現實的内容,頓時拉高了逼格,使影片不僅僅局限于“還原”真實。

其次是故事情節的表現手法。

《天才槍手》乍看片名會以為是一部槍戰片,看了預告之後發現是部劇情片,看完整部電影又意外發現竟然還是一部“諜戰片”!可以的,看一部相當三部,這一波值了。

...

值在哪?

第一,誇張的手法和變相的懸疑感給觀衆帶來新穎的視覺沖擊。

導演和編劇摒棄了原有話題的沉重感,将一個本應嚴肅的素材拍成了一部懸疑感滿滿的諜戰片。

...

明明是拿着筆卻仿佛像握着手槍

電影開頭,就是一個在仿造審訊犯人的環境,主角小琳淡定非常的陳述自己并未作弊的理由,接着畫面一轉,進入小琳轉學的場景,一下子就交代了人物背景。這個頗具懸疑感的開頭也和後面小琳和班克聯手“作案”時的緊張感交相呼應。

而片中最吸睛的“三次作弊”畫面,更讓人大呼刺激。“竟然還能這麼玩?!果然是學霸”

第一次是小琳将答案寫在橡皮上,通過放入鞋中傳給同學格蕾絲,過程中二人的眼神交接暗示仿佛讓人以為她們是在黑幫交易現場,誇張的表現手法驟然浮出。

...

第二次是小琳用彈鋼琴的手指律動規則幫助其他人作弊,這部分篇幅不少,最驚心動魄之處在期中考試時的考場上。7、8人坐落在考場的不同方位,但不約而同地用眼神交換信息——考試答案!俨如置身于一個迷宮,所有人都聽從一個人的指揮,等待走出困境。

...

...

第三次即全片高潮,小琳和記憶天才班克聯手從國際考場上帶出答案,另外兩個“團夥”格蕾絲和小巴負責在境内接收,四人從分配考題、信息處理、“道具”制作等方面分工合作,默契十足,不知道的以為他們是特工要去執行特殊任務呢!

...

“三次作弊”手法,每一次都不相同,而作弊背後的“交易籌碼”也越來越高。每一次“交易”,都像是一場博弈。導演用快速的剪切很好地呈現了畫面的張力,成功将觀衆帶入一種懸疑的境界。你會不自覺的猜,他們的計劃是否會成功?

第二,前後反轉的情節設定,增強故事可觀性。

一開始小琳不惜冒險用“作弊”賺取錢财VS最後一次“交易”後的幡然悔悟;

一開始班克不屑用“作弊”換取錢财VS被退學後依舊想延續“交易”的渴望;

前後二人相反的表現在增加故事看點的同時也正好呼應電影主旨:你的未來由誰決定?是分數?還是自己?

...

最後是人物的設定。

泰國影視作品的過人之處還在于它的“平民化”,即聚焦小人物,通過小人物表現它的真實、接地氣。《天才槍手》的主角就是一群高中生(雖然是背景使然),但影片卻借高中生這麼一個普通的人設牽引出背後的内核,因為這個普通的人設是我們每個人都有過的,更加容易引發共鳴。

...

除了以上三點是講好一個故事的必備要點,電影《天才槍手》還加了一點泰式風格的“料”——平和感。

泰國人信仰佛教,而佛教講究因果報應、一切随緣,這使得許多泰國人在面對生活時更多是樂觀、平和的。上面也說到,導演把素材中的嚴肅成分淡化了許多,以學生的角度反映了泰國教育制度的弊端及社會貧富不均的矛盾等問題,但卻沒有刻闆正經的說教和深刻的反諷,影片更多的是傾向于“讨論”和“選擇”。

我把一切鋪開了給你看,怎麼選擇是你的事。

所以在電影的最後,小琳在面對班克威脅和質問時說了一句,“一切由我決定”。

鏡頭一轉,是小琳坐在明亮的會議室中向考官交代自己作弊過程的畫面…….

...

《天才槍手》的成功再一次佐證了泰國人講故事的高超功力,同時也讓我們看到了小成本電影的精妙之處,不刻意求華麗,隻專注于情節。

這一波安利,筆者吃得很開心。

後記:當然,《天才槍手》還是有不足之處的,但筆者也并非無腦吹,歡迎大家找茬,共享觀影體驗!

本期互動話題:

泰劇版《天才槍手》和電影版,你更喜歡哪一版?

END

更多精彩,盡在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