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到看完就不清楚為什麼叫做大衛戈爾的一生,後來回去翻看大衛戈爾第一次回憶時課上的講演,他在講台上引用拉康的理論:幻想必須是不現實的。所以他得出結論:活在幻想中是永遠不會快樂的,一個真正的人,一直追求目标與理想才是真正重要的,衡量一個人不應該是他的欲望實現了多少,而是看他的品格,如真誠,同情,理性,甚至自我犧牲。
“自我犧牲”!!所以導演早早埋下伏筆,大衛戈爾的一生,就是為了他畢生追求的目标——廢除死刑,去不斷争取,奮鬥,甚至做出一場自我犧牲的戲,去達成其畢生追求。整場電影就是大衛戈爾的追求史,所以叫做大衛戈爾的一生。
其實導演需要活得通透,才能導出通透邏輯清晰的故事線,人物的性格線。中國壓抑太多,導演們有才,但苦于自己都深陷于自己的世界道德觀中理不清楚,所以中國電影三不三,四不四,要麼晦澀得難以下咽,要麼幼稚得幼兒園小班。
注意到一個細節,美國電影總充滿着各種極度生活化的細節與台詞,有種仿佛換個演員就不會說出這種台詞的精确性,例如小孩玩泥巴時旁邊大人在打拳,不知道編輯是怎麼不清楚演員的情況下寫出來的,不知道,但令人印象真的很深,這不是電影,這就是現實啊,這種生活細節一出現,面對着各式各樣的運鏡,蒙太奇諸如此類的人為安排痕迹,我不再感覺到欺騙了,我仿佛知道這些都是次要的,這個故事真實發生,導演知道那麼多細節,這個故事一定是真實的,這些人為安排痕迹都是為了重現這個故事所用的方式而已,不要介意他們。
就這樣,我被徹徹底底地說服了,于是沉浸,于是感慨。
最後沒有再現“最後一分鐘營救”,這個胃口吊得我有點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