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接觸過這個優秀之作,不過那時候太小,基本上沒記住什麼,對斬首的名場面到是印象頗深,導緻一直對這個片子懷有抵觸情緒,前天終于看完了,雖是一個沖奧迹象明顯的傳記電影,也是很給人觸動的。
編劇巧妙地将與英格蘭殖民者頑強鬥争的蘇格蘭英雄威廉華萊士,身為英國王妃的法國公主,長腿國王,以及同性戀的英國王子,和帶領蘇格蘭人民的獨立的羅伯特爵士巧妙地改編并融合成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詩,好像曆史真的這麼發生過一樣。我原以為是個純粹的歌頌個人英雄主義,鼓吹美國價值觀的政治宣傳片,實際上不是的,這個故事很值得玩味,我就先從最吸引我的劇情說起。華萊士也不是一開始就想揭竿而起,而是和普通人一樣過着膝下兒女環繞,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淡生活。可是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即使秘密結婚。妻子仍被殺,再加上小時候的殺父殺兄之仇,他點燃了心中的怒火,也點燃了全蘇格蘭人民的反抗決心,一時間,威廉華萊士的名字讓英格蘭人渾身顫抖,讓蘇格蘭人肅然起敬。即使是這麼偉大的人物起義之初也是出于報妻子之仇的私心,一開始也不想選擇這沒有退路甚至沒未來的道路,而且在面臨死亡時也需要祈禱,有所怯懦,而且階級的局限性也導緻他沒有成功聯合貴族,最終内憂外患,注定失敗,在與王妃相處時也毫不掩飾愛意,這些都讓人物更加複雜立體,真實可信。最後成為蘇格蘭國王的羅伯特也不是單純的叛徒形象,身為貴族的他肩負着父親的期盼,自身階級的存亡,蘇格蘭的未來,這些羁絆讓一腔熱血的他無法像華萊士一樣投身戰鬥,這種矛盾和懦弱導緻他一次次背叛了華萊士,最終華萊士的死讓他堅定了信念,最終帶領蘇格蘭人民獲得了自由。這種曆史的改編既點出了華萊士失敗的直接原因,又表現了華萊士舍身求死産生的影響。另一出影響是法國公主意識到了英格蘭皇室的醜陋,找到了真愛,対皇室展開了報複并許諾以善良和寬恕施政。法國公主的自立和果敢也讓人動容。人物的多面性和複雜性增加了可看性和可信度,也增加了魅力。
音樂就不用說了,随着笛聲飄起,一幅蘇格蘭鄉村風情畫徐徐展開,蘇格蘭裙子,木房,羊群,樹林,溪水,如此靜谧的村莊,誰知卻被英格蘭禽獸一點點侵蝕。這電影真是揭了英格蘭乃至老牌殖民國家的遮羞布。攝影也很美,幾場戰鬥戲十分精彩雄壯,史詩感爆棚。演員都很棒,梅爾吉布森自導自演,讓人忽略了顔值,感染力爆棚。這也是我第一次領略蘇菲瑪索的魅力,的确驚煞我也。其他配角也讓人記憶深刻。
雖然自由是相對的,但也不容強權肆意踐踏,這也給老牌殖民帝國敲響警鐘,建立在掠奪的文明總是有着肮髒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