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編:Molly

夏日二字仿佛有種魔力,輕盈又熱烈,總是令人聯想到很多美好的事物,像汽水玻璃瓶身上的水珠,萬裡無雲的晴空,四面環海的島嶼,還有少女飛揚的裙角,肌膚相貼的暧昧,浪漫而短暫的戀情……

...

《夏天的故事》 DVD海報

在侯麥的電影裡,戀愛随時會發生,《夏天的故事》中的戀愛更傾向于奇遇,在陌生的度假之地邂逅一個人,相談甚歡,彼此試探,墜入愛河,夏日結束,各奔東西,留下回憶。作為“人間四季”中的最後一部,拍攝這部電影時侯麥已經76歲,但他對青年男女的情感描畫卻如此随性自然,歲月沒有使他的叙事變得厚重,一來一往的對白皆是年輕男女獨有的率性灑脫。

...

流動的對白,變幻的景緻

說侯麥的電影是“對白電影”其實一點不為過,他對感情的琢磨細緻而微妙,人物之間的情感遞進往往依靠對話來實現。他的電影劇情雖然曲折,甚至人物轉換有些狗血,但卻不會呈現出激烈的戲劇沖突,松散的、看似不着邊際的對話稀釋了這些沖突,自然又随意,歸于人生的無常。

...

縱然含蓄、體量又大的對白使影片充滿了哲思,但也容易讓觀衆走神,于是侯麥在拍攝《夏天的故事》時就充分利用了室外開闊的景色,似乎讓卡斯巴和紅顔知己瑪戈走過了迪納的每一個角落,沙灘、海峽、公路、上山的小道、無人的草地,這些去處留下了他們的低聲絮語。

...

...

...

...

二人搭讪第一句話的時候是在海灘上,瑪戈叫住了看似尋尋覓覓的卡斯巴。之後二人離開沙灘往回走,走在沿海的小公路上,一邊是牆頭種滿了花的圍牆,另一邊則是送來海風的寬闊大海。

...

...

卡斯巴走在内側,瑪戈走在靠着海的那一側,兩人談着自己的情感經曆和學業計劃,鏡頭總是以正反打對着兩人,面對卡斯巴的時候,他身後牆上的粉色小花在風裡搖擺,好像有心事呼之欲出,瑪戈那面則是熱鬧喧湧的海灘,開闊而又熱鬧。

過了一天,二人又相約散步談心,兩人走在海邊的礁石岩壁旁,卡斯巴依舊在内,不時觸摸嶙峋突出的岩石,瑪戈在外。

在接下來的幾次散步中,卡斯巴的走位都是在内側,隻有和瑪戈到達一個小山丘上時,他所處的地帶才開闊了些許。看到這裡,聯系二人的對話,也就不難明白侯麥的用意了。

...

...

...

卡斯巴來到此處度假,本是為了等待女友,但女友遲遲未來。他的心情也是憂郁的,時常将自己閉塞起來,相比起熱情開朗的瑪戈,他猶遊移在人群之外,對于邀請總是下意識拒絕,認為自己不合群,沒有女孩喜愛。因此在室外的場景中時,侯麥總是把他安排在内側,好像盡管有瑪戈這樣的女生試着打開他的心房,他依然是抗拒的,心門緊縮。

而置身于開闊的山頂後,卡斯巴的心态也與之前截然不同了,他向瑪戈“自嘲”,向瑪戈表達“依賴”,他對瑪戈心動,二人打破朋友的界限向暧昧不明的方向而去。

...

随行而動的景緻在侯麥鏡頭裡并不隻是行動的襯托或人物的背景闆,景色的展現成為了人物的潛台詞和心緒的證明。而天然的風景在人物的參與中有了意義,被賦予情愛,被渲染浪漫,被當成傾聽者,默默接收、包容着主角們的秘密心事。

...

多彩的衣裙,複雜的關系

侯麥電影中的色彩表達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愉悅,舒緩中帶着一抹亮色,明朗中含有一絲沉靜,侯麥的配色卡在今日受到了無數IT girls的追捧。在《夏天的故事》中的女孩子身上,這些色彩既是獨特的裝扮和點綴,又是男女關系中性格、氣場、态度的暗示。

...

卡斯巴的衣服以黑白灰為主,多是簡單的長褲長袖,單調,枯燥,跟他本人木讷、害羞的性格别無二緻。而與他相處的三個女孩身着款式多樣的各色衣裙,每每出現,必定是鏡頭裡最亮眼的存在。

三個女孩都有身穿泳衣和卡斯巴在海邊散步的時刻,泳衣是最值得解讀的符号。在我眼中,身着泳衣不僅意味着女孩們在一段情感關系中的坦蕩,面對卡斯巴時幾乎毫無保留,同時泳衣的顔色也成為了她們性格的佐證,或熱烈、或剛強、或猶豫。

...

侯麥最愛的女孩或許是瑪戈,讓她穿着紅色的泳衣和卡斯巴打招呼。紅色成為了瑪戈的底色,她有紅色的吊帶上衣、紅色的短袖、紅色的吊帶連衣裙和紅底白花裙子。

...

...

...

...

身着紅色時,瑪戈是主動的、熱情洋溢的,她總是邀請卡斯巴和她一起或加入聚會,并且提出想和卡斯巴一起去威松島。而當瑪戈穿上紫色的裙子時,兩人的感情就變得暧昧不明了,雖然産生了和彼此成為夏日情人的念頭,但卻又及時打住。

...

蘇蓮第一次完整地出現在鏡頭裡時穿了淡藍色的牛仔裙,一頭海藻般濃密的卷發使她看起來有股野性生長的力量。牛仔暗含一種反叛和獨立的态度,她掌握着和男生交往的主導權,曾甩了兩任男友。

...

...

蘇蓮的泳衣是墨綠色,是那種太陽底下最成熟的樹葉的顔色,她無法忍受模棱兩可,也不要當替代品,她還相當有原則,絕不打破,熱辣中帶着強硬,讓卡斯巴無法招架。

...

最後出現的蕾娜穿着深藍色的泳衣,仿佛是變幻莫測的大海深處的顔色。她和卡斯巴抱怨在旅途上遇到的麻煩男人,卻又處處體現出隐忍;在聚會進行到一半時離開,她和卡斯巴一樣顯得有點格格不入;海邊散步時,蕾娜面對卡斯巴的不滿委屈落淚,敏感而又脆弱。

...

盡管卡斯巴跟瑪戈承認,蕾娜才是獨一無二,是他的理想型,但這更像尋找彼此的影子,兩個人把惺惺相惜的感情當成了愛情的吸引。

...

...

未達的威松,情感的隐衷

在電影裡,威松是一個在談話中出現無數次的小島,四位主人公都想登上那座島,但是到電影結束,沒有一個人能到達向往的威松。威松在這裡成為一種隐喻,成為三段關系象征性的終點,好像誰登上那座島,誰的夏日戀情就能畫上完美的句号。

...

但是侯麥深知夏日戀情的迷人之處在于無疾而終。當然這不是說他不在乎愛情的結局,而是他醉心于談情說愛的過程,他讓故事裡的男男女女徜徉愛河而不必被世俗困擾,他試圖表達純粹的情感體驗,所以ending也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在迪納,四位主人公都遠離了父母,脫離了某種定型的社會環境,很少會有外在的壓力push他們,即使有像蕾娜一樣在意周圍眼光的時刻,依舊能遵從本心掙脫出來,他們談理想,談音樂,談經曆,在共同的日子裡分享快樂與關懷。

...

侯麥營造了一種感性和理性同在的氛圍,男女能自由地談論留給彼此的印象與感受,這種談話不帶着道德色彩的譴責,更像是一種對自我的剖析。

侯麥對卡斯巴的心緒轉圜把握很精準,這仿佛是他的個人日記,他在三個女孩子身邊流連,自己也不知道最喜歡誰,在這個姑娘身上碰壁他就會轉頭尋找下一位姑娘,聽起來這好像是一種渣男的行為,但是姑娘們卻享受和他精神交融的時刻。

...

...

...

彼此沉浸在一段關系中時,無常的因素太多,外力也好,人為也好,沒有達到日思夜想的那一步,才不抹殺未來的種種可能,是迷人的留白,是不具象的期待。

《愛在》系列的男女主憑借多年的精神羁絆戀一天,《CMBYN》也是虛度了一個夏天然後回到世俗間,世上本就沒有完全貼合的兩具靈魂,試着貼近的叫過日子,忽遠忽近才是兩性關系最大的吸引力。

卡斯巴與瑪戈的散步,與蘇蓮的彈唱,給蕾娜的等待,都來自感情的給予和饋贈,故事裡男女主人公的情感之豐沛,就像夏天的風和雨,源源不斷,大概年輕的時候沒有哀傷,隻有無限令人心動的暧昧。

...

kiss goodbye

END

更多精彩,盡在迷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