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劇姐


1  故事

新的一集,從dele二人組的日常開始。

沉溺音樂自嗨的熊貓,哦不,圭司。

...

以及見此情景受到驚吓的祐太郎。

...

回過神來後,祐太郎也自動跟上了節奏。聲聲阿圭叫得親熱。

...

晃着晃着,鼹鼠就響起來了(大家還記得那個有名字的筆記本電腦嗎?)

兩分鐘不到就進入正題,很好,這節奏劇姐喜歡。

宮内詩織,26歲。

圭司還沒介紹完,祐太郎就主動打了确認電話。電話打不通,就準備直奔住址。業務技能愈發娴熟了。

臨走前,祐太郎還特意再三給圭司保證:我回來時一定會敲門的,你可以盡情嗨啦,不用管我哦。

然後轉頭馬上給姐姐發條短信:趕緊去看你弟弟!而且一定不要敲門!你會發現房裡有隻雞!

...

哈哈哈哈,皮這一下很開心伐?!

姐姐果然沖去地下辦公室,到處找雞。

圭司冷面憋氣:混蛋,炒你鱿魚!

...

雖然工作跟死亡相關,但看得出二人的日常卻分外有趣呢。

祐太郎來到委托人宮内詩織的公寓,忽悠管理員自己是宮内的弟弟。進了房間,發現了詩織的屍體,以及一份匆忙手寫的“遺書”,是留給dele的話。

...

阪上姐姐原來也認識詩織。半年前,她曾到阪上律師事務所留下自己的臨終筆記。

所謂臨終筆記,是委托人提前寫下的自己的死後心願。有點像遺囑,隻是更随意些,不限形式。

...

什麼樣的人,會在25歲時就想着留下臨終筆記呢?劇姐也對委托人的故事産生了好奇。

而且她的筆記内容也很有意思。

...

圭司認為詩織不是正式取消委托任務,所以仍然堅持删除數據。姐姐和祐太郎一起勸阻,認為應該搞清楚她的真實意圖。

可是,要怎麼知道已經過世的人的意圖呢?

...

直接查看留下的數據當然是最方便的,但,講原則守規矩的圭司當然不會允許。(哼,我看你能撐到幾時。)

于是強大的搜索功能再次登場。

詩織沒有留下工作信息,但祐太郎在她家發現有很多樂器,推測她的工作和音樂有關。于是通過搜索關鍵詞,找到了她的父母。

祐太郎冒充詩織的朋友來到她父母家,家裡顯得分外冷清。

詩織的母親很高興有朋友來看女兒。談話間祐太郎了解到,他們似乎跟女兒的關系不睦,甚至已多年沒有來往,以緻于對她一點都不了解。

而這一切,似乎都是他們作為父母的錯。

...

母親一直在道歉,而父親隻是躲在一旁偷聽,神色複雜。

之後,母親拜托祐太郎通知女兒的其他朋友,希望他們明晚來為詩織守夜,祐太郎答應了。

回去後圭司果然又發火,說他亂答應不可能完成的事。祐太郎拿筆戳腦袋:這不是氣氛到了嗎,人家拒絕不了啊。

正着急着上哪找詩織的朋友,突然發現這支詩織最後時刻握在手上的筆,來自一家叫Gaff的酒吧。也算是找到了線索吧。

...

祐太郎來到Gaff,還是從跟酒吧老闆尬聊開始。

随口一誇店裡的音樂不錯,結果就誇到了點子上。歌曲恰好是老闆自己樂隊的。

...

祐太郎提到宮内詩織,整個酒吧的氛圍突然一變。

他告知大家詩織去世的消息,大家都推說跟她不太熟,不好去葬禮,但眼神卻又躲躲閃閃。

...

酒吧老闆春田沙也加

為什麼會是這樣奇怪的反應?祐太郎又撓頭了。

他能感覺到大家很難過,但故意顧左右而言他的模樣又讓他問不出口。

又被氣氛影響了,唉,真是個感性的小年輕。

最終,隻有圭司和祐太郎兩人去了葬禮。

詩織父親抱怨:連葬禮都不來參加,還能叫朋友嗎?

圭司卻忍不住反怼。

...

父親:那你知道我們和詩織為什麼會變成現在這樣嗎?

圭司:不知道,詩織從來不曾提起父母。但大概能猜到吧。你是音樂家,就期望着女兒也成為音樂家,最終卻沒能成功,還逼得女兒離家出走。無非又是一個望子成龍而不得的故事。不是隻有你們一家這樣,沒什麼特别的。

...

此時,圭司叙述的口吻冷淡得奇怪,像是對這樣的事情見怪不怪。是看了太多,還是自己也深有體會?

而祐太郎此時的表情也很奇怪。

...

一個沒忍住,祐太郎也補了一刀:你們果然不了解自己的女兒,雖然她因為你們的強迫而一度讨厭音樂,但她一直沒放棄過,她還在做音樂的工作。

怼完人,管閑事二人組揚長而去。

...

回到辦公室,又看到一隻“雞”。

...

祐太郎一日之内二度受驚:這是遺傳嗎!你們這兩姐弟是什麼情況!

...

抓狂祐和淡定圭

姐姐送來了春田沙也加的信息。

祐太郎還告訴他們,她有個樂隊Mints,歌超好聽,卻沒注意到一旁的圭司眼睛瞬間亮了。

接着,熱血粉絲上身了。

...

第二天,二人一起來到Gaff酒吧,跟沙也加确認她的身份。

其間,祐太郎(感覺是故意)調戲圭司。

...

你閉嘴!

跟偶像相認歸相認,正事還是要幹的。

沙也加告訴她們,The Mints是她跟詩織還有另兩人一起組成的樂隊。她們都曾被音樂傷害,但都無法放棄音樂。

她還跟他們确認詩織是猝死還是自殺,這對她很重要。

原來詩織死前曾跟她吵了一架,她以為是自己害死了詩織而深深自責。

...

而對圭司而言,最重要的是為什麼委托人會在臨死前改變主意。

沒想到,這次是祐太郎一語點破。

...

圭司最終被說服,打開了詩織的數據。

原來那是一場葬禮的視頻——是詩織在生前給自己舉辦的葬禮。

她選擇了朋友作為自己的家人,而放棄了父母。生命的最後一刻,突然想讓父母看到這段視頻,是想告訴他們,自己很幸福。

即使沒有你們,我也能活得很幸福。

...

詩織父母看完視頻後震動不已,一直嘴硬自以為是的父親,表情終于開始顫動。

父母随後來到Gaff,哭着拜托詩織的朋友能跟自己說說關于詩織的事情,什麼都好,他們想了解女兒的一切。

...

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唉……

至于詩織為什麼想要父母看到這段視頻,答案其實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祐太郎覺得詩織是希望父母能放心,而圭司的答案則更現實。

...

是啊,為什麼不可以是報複?

雖然是生身父母,但你們給我的生命帶來的更多是痛苦,甚至最後放棄了我,那我為什麼不能報複你們?就想讓你們知道,我過得很好,不,是沒有了你們我能過得更好。我有了新的家人,早已不再需要你們。不管是活着還是死去,我的悲歡都與你們無關了。

所以,後悔吧,内疚吧,那都是你們應得的。

這樣的答案也是可能性之一。

但,逝者已矣,正解也随之而去。又或者,連詩織自己都無法說清楚,在生命的最後一刻,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倒是受到這件事觸動的人,表情更耐人尋味。

...

最後,圭司删除宮内詩織的數據,任務完成。

...


2  碎碎念

本集中,dele二人組的性格已愈發明顯了,大概就是冰與火、明與暗、感性與理智以及傻帽與天才(?)的組合吧。

圭司是頭腦與理智的擔當,祐太郎則負責行動與感性,一陰一陽,兩兩互補,很是般配,啊呸,合适哈。

但性格這玩意兒,并不絕對。

在這一集裡,我們看到了一個會為音樂狂熱,也會一時腦熱而出口教訓人的圭司,而明媚的祐太郎也會在不經意間流露出陰郁的一面。

其實,故事從第一集開始就在暗示,兩位主角都是有故事的人。

圭司身在輪椅,但這是先天如此還是後天造成的?尚未交代。他看待事情時理智到近乎冷酷,常常看到更現實更黑暗的一面,又是怎樣的經曆才會造就這樣的心态?通過這一集的内容來看,應該多少都與家庭有關。

而祐太郎身上謎團就更多了。

上一集最後,通過圭司和姐姐的對話,讓我們知道了祐太郎的身份或許不一般。至于是什麼,現在還沒透露。不過這一集裡有幾處值得我們琢磨。

一處是幾次聽到圭司怼詩織父親時,他的表情都不再是之前的明媚,而是帶着悲傷的若有所思。所以,他背後的故事也跟家庭有關嗎?

另一處,圭司說不想辦葬禮時,他也說不想辦,聲音好像快哭出來。

...

看來都是内心有傷痛的人啊。

按照日劇一般的套路,這些關鍵梗每次都會時不時跳出來撩撥你一下,但怎麼也要等到最後時刻才會揭曉。

所以,咱們就且等着吧。


喜歡記得點贊、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