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厭的愛L'amoremolesto(1995)的劇情介紹
迪莉亞的母親以外溺水身亡,在那天晚上她曾接到母親的電話,知道母親和另一個男子在一起,卻不知道是誰,她決心找出真相。
1995年嘎呐電影節參展影片,意大利著名導演馬裡奧.馬爾通作品。
推薦指數:IMDB:7.0/10
1995年嘎呐電影節參展影片,意大利著名導演馬裡奧.馬爾通作品。
推薦指數:IMDB:7.0/10
讨厭的愛L'amoremolesto(1995)的影評
面對真相,我們都成了近視眼,并永遠将是
“我覺得這是現代女性身體的一個重要影像,象征着一個尋找自我的女性。黛莉亞先是通過男性化服飾掩飾自己,後來她在那個地下室的最深處,找到了母親原本的身體。最後她意識到,她要接受自己和阿瑪利亞之間的聯系,母女之間的傳承得到重建,那些難以言 ...
電影的符号語言:從穿上紅裙子到脫下紅裙子
剛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我覺得還挺無聊的,但看到最後結局的時候,我本能的雞皮疙瘩被挑起,我想我看懂了,直到隔了一天,再次回顧這部電影的時候還是會出現雞皮疙瘩出現的感覺。為什麼海報裡的女人是紅裙子?而紅裙子從影片的30分鐘出現,導演給了極 ...
改編自費蘭特同名小說,那不勒斯苦澀與甜蜜的童年:孤僻的漫畫家為離奇死亡母親回鄉下葬,深夜遺留紅禮服,勾起往事,醜女與騷媽,火爆老爹與可愛鄰居。看似惡棍老漢,卻背負多年黑鍋,當再回糖果店回憶母親私情謊言與被猥亵真相,殘酷現實卻如同肮髒街道最終被美麗海岸掩蓋,對母親與自己釋懷。
情節上幾乎完全忠于原著(我猜這也不太容易)。Ferrante的那不勒斯其實并不很“像”,掏空了地方風情小說那些訴諸感官的典型細節,電影把這些細節又放了回去(口音,手勢,街頭的色彩和聲音etc.),可能是形式使然,但感覺反而沒那麼好了。
從我看過的原著部分來說是改動非常少的改編了。AB居然是50年生人?!
從文本上來看,費蘭特早期的這部作品要比野心勃勃的「那不勒斯四部曲」更值得玩味。後者完全是一個通俗而又冗長的後結構主義作品,而這部極具懸疑色彩的心理分析劇則通過千絲萬縷的母女關系更能彰顯出女性自身的神秘性、獨特性和完整性。顯而易見,這是一個被曆史陰影困擾的女人,母親的過去成了她心裡的一個謎團,從女性心理的同構性角度來看,她解不開這個心結也就無法與自己的(原生家庭)過去,以及自己的女性身份(性别角色)和解。女主角對于這份《肮髒的愛情》既懷疑又深信不疑。她一邊借女兒的身份以抽離的目光審視着黑白底色的她,一邊又在以藝術家的姿态和細膩的女性觸覺大膽地追求和模仿着炙熱如火的她。二者最終因相同的身體構造而完成了身份轉換,并于一張張空白畫紙上小心翼翼地疊加、覆蓋并迅速壓印在一起,鑄成一本輕巧且厚重的暢銷書。
為了看懂《碎片》裡費蘭特和導演的書信找來看,我還挺喜歡的。《那不勒斯四部曲》是女孩之間友情,這一部是母女的親情,都是troubling and nasty love...想看原著。
厲害啊!用新現實主義拍費蘭特的作品!這是什麼意大利奇想!剛開始看的時候還不習慣又一部費蘭特作品被拍成這種有點荒誕喜劇色彩的電影,越往後越發現這好像是新現實主義電影的拍法,覺得這兩種文化形式産生的化學反應越來越有意思,循序漸進最終形成新的統一體,太有想法了!
PS.作為費蘭特作品的粉絲,這部電影又把我帶回那不勒斯的那份感覺也很美好。
結局讓我理解了埃萊娜·費蘭特在《碎片》中說的“界限消失”。在強烈的女性視角之下,無處不在的男性暴力顯得更為殘忍。哪怕女主角隻是在街頭行走,都有種驚悚之感。謊言不是錯誤,謊言隻是為了掩飾最深的傷痛,真正的錯誤依舊是這個男權社會下對女性種種的暴行
那些深埋在城市之下的暴力,也隐秘于她的身體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