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期待與你一起,在電影裡創造故事!
首發:石墨社(smshe189)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
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
你裝飾了别人的夢”
——卞之琳
漢江大橋上,一名中年男子決定從這裡跳下去。
他跟銀行打了最後一通電話,确認自己已經是負債累累。

漢江的水冷不冷他不清楚,但是在這裡縱身一躍,大概就能告别這無聊的人間。
最重要的是,自己那些債務可能就不用還了吧。

天不遂人願,不通水性的他,卻沒有淹沒在漢江裡,而是被推向了一座荒島。
人生就是這麼充滿諷刺,求生不得和求死不能,大概就是人生兩種極端處境的真實寫照。
而這個叫金盛瑾的男人,在這麼短的時間内,就全部體驗完了。

在此之前,銀行工作人員用最禮貌的語氣,告知他連本帶利所欠下的巨額債務。
更早之前,他面臨着中年失業的窘境,妻子決然離開了自己。
一個男人活到這種境地,在他看來,就隻有一死了之了。
可是為什麼偏偏是荒島救了自己?

這就是8.3分電影《金氏漂流記》的劇情背景。
然而,與我們所熟知的“魯濱遜漂流記”之類的冒險故事不一樣,韓國人沒有将這部電影拍成韓國版的“魯濱遜”。
因為,這個島根本就不是什麼海外孤島。
相反,這裡正是漢江中間的一個荒島,雖然島上了無人煙,但是從這裡,卻能看到漢江沿岸的高樓大廈。

而一座跨江大橋架在這座島上,金盛瑾離那些路過的車輛很近,卻又無從到達橋上。

他試過想從漢江逃離,卻因為不通水性,差點真正淹死。
同時,路過的遊艇,也以一種看客的姿态,對他視而不見。

最初的那段日子裡,他極度不适應。
雖然沒能像預想中那樣輕松死去,但此時的他,也無法生出強烈的求死念頭。
而為了能在這座島上活下去,他面臨一個最嚴峻的問題——沒有食物。

所以最開始的時間,他都陷入一種茫然手足無措的狀态。
長期身處城市中,似乎大多數人都跟他一樣,沒有意識到自己離開城市會不知道怎麼活下去。
要不是流落荒島,他都不知道自己不會爬樹掏鳥蛋,更不用說捕撈近在咫尺的漢江魚以及栖息的鳥,而這些,是他可以接觸到的食物來源。

這正是《金氏漂流記》劇本巧妙之處。
比起“魯濱遜漂流記”,《金氏漂流記》所要體現的現實對比,要更加強烈。
因為,電影中将主角剝離了熟悉的城市生活,卻并沒有将他徹底置身于純粹的荒野之外。
金盛瑾可以在這裡欣賞漢江的夜景,那沿岸的高樓大廈盡收眼底。

這些曾經自己每日穿梭其中的場景,如今看得見摸不着。
本片用了這樣一個劇本技巧,帶領着在現實生活中不自知的人類,以第三者的視角,重新審視自己的人生。
在這裡,不用受現實所累,不用考慮債務,離開了世俗的目光和情感的羁絆。
關掉了手機,丢掉了一無是處的信用卡。

金盛瑾開始關注到身邊那些真實的東西。
能果腹的蘑菇,味道甜美的丹參花,能住人的鴨船,能解渴的漢江水···
等他度過了最開始那段強烈的陣痛之後,他逐漸适應了這裡的生活。
或者說,他終于找到了逃離城市又能讓自己靈魂有所依靠的場所。
他把這裡當成自己的家了。


生活中一定有很多像金盛瑾一樣的人,隻是大多數都無法感知自己的存在意義。
在大城市裡随波逐流的人們,極少有能夠清醒過來,并且安全靠岸的人。
要麼和漢江上那些坐着遊輪的人一樣,對周遭一切視而不見。
要麼就和漢江裡那些魚兒一樣,優勝劣汰,最終浮上水面被人捕食。
而還有一些人,可能早就意識到這種狀态,卻又尋不到解決方案。
住在漢江旁高樓中的金玉蓮就是其中之一。

金玉蓮因為面部有瑕疵,從小遭受外人嘲笑。這也使得她從小自閉。
而最近三年,金玉蓮從未踏出自家房門。
在她看來,這地球上的一切,包括人類,都讓她覺得不安全。
所以她拒絕跟地球上真實的人類打交道,包括自己的父母。
三年來,她把自己鎖在屋内,用手機回複母親的問話。

平時,自己沉迷在網絡社區,用虛拟的形象活躍在虛拟的空間。
用人類的話說,這就是典型的宅女。
但她卻并不堕落。
工作、飲食、鍛煉、業務愛好、休息,每一天都被她安排的井井有條。

某種意義上來說,金玉蓮要比金盛瑾更早意識到自己與社會的格格不入。
隻是,金玉蓮選擇的解決方案,是将自己徹底包裹起來。
而金盛瑾誤打誤撞,卻找到了一片人間淨土。
直到有一天,金玉蓮在窗前用相機捕捉原本應該沒有人的城市景象時,拍到了金盛瑾在沙灘上寫下的“HELP”,以及無法接受現實想要在島上自殺的金盛瑾。

這個怪異的男子,闖入金玉蓮的視野,讓她以為遇到了外星人。
從此,金玉蓮的人生發生了改變,捕捉這名男子的生活,成了她每日固定工作之一。
金玉蓮見證了金盛瑾從一個悲觀的落魄者,逐漸蛻變為一個成功逃離城市,過着自由自在的生活的人。
沙灘上的“HELP”,變成了後來的“HELLO”。

這是金盛瑾内心的轉變。
這個時候的他,擺脫了城市糟糕生活的束縛與壓力,在荒島上安了家,嘗到了自己烤的魚肉和鳥肉。
當放下所有曾經壓得自己闖不過氣來的社會元素之後,生活瞬間變得簡單。

他現在隻需要考慮每天吃上食物,然後就可以在這片荒島上,随心所欲享受生活。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别人的夢”
曾經覺得卞之琳這首詩充滿詩意,總是在想,到底什麼樣的場景,才能配得上這“裝飾别人的夢”一般的意境。
《金氏漂流記》竟然完美呈現了。
在記錄金盛瑾的生活過程中,金玉蓮逐漸被他積極的人生态度感染到了。
作為一個自閉症少女,她那三年來持續昏暗的屋子,因為要打開窗戶觀察金盛瑾,而變得充滿陽光。

同時,為了與這位神秘的男子進行交流,三年來未曾離開家門的她,選擇在夜間來到荒島的橋上,将一個裝有自己問候語紙條的瓶子,抛到島上。
盡管她裹得嚴嚴實實,但是對于這個曾經将屋外的世界,當成危險叢生的空間的人,是一種突破。

此後,金玉蓮和金盛瑾兩個孤獨的靈魂之間的對話,成了兩個人之間彼此新的期待與信念。
在此期間,金盛瑾因為撿到一包炸醬面醬料,而萌生了在島上自己種炸醬面原料的想法。
于是,他開啟了真正有荒島求生意味的開墾種植過程。
從搜集種子,到墾地,再到收獲玉米果實。

這個片段是我覺得最有感覺的。
特别是當金盛瑾最後吃到自己親自做的炸醬面時,我能感受到他的激動,也能理解他那瞬間湧入眼眶的淚水。


活在繁忙社會中的人,可能沒有特别深的感觸。而金盛瑾的生活,在當時就主要以種植玉米,親手做炸醬面為主要目标。
他說,這代表一種希望。

所以,我們也能理解為何他對金玉蓮點了炸醬面外賣送到他面前的行為,顯得如此憤怒了。
當面臨太多選擇的時候,我們往往會忽視結果的重要性。就像置身于現實社會的大多數人,總覺得自己特别忙碌,卻并沒有在逝去的日子裡找尋到真正的生活意義。
欲望太多,容易精神麻木,也會遮蔽人眼。
金盛瑾站在荒島上,跳出了城市生活圈子,現在的他覺得無比輕松。在一段長的時間裡,他隻需要朝着做出一份炸醬面的目标而努力就好。
有多少人能像他一樣,找到自己真正想做的呢?

其實這部片子總體看起來是比較陽光的。
主創用一個荒島的概念,隐喻了一片靈魂淨土。
金盛瑾在這裡找回自我,讓靈魂得以安息。而他找回自我的過程,也讓被困在屋子裡的金玉蓮,找回自我,走出心靈的迷城。

不過本片并沒有表現出完全的光明指向。
一場台風,肆虐了整個城市。毀滅了金盛瑾在荒島上種的菜,也剝奪了這片唯一屬于他的栖息地。

被強行送回城市之後,他依然獨身一人,卻要被迫接受來自人類的冷眼。
這一刻,他大概會覺得如此陌生,如此不适應。就像金玉蓮每一次走在城市道路上,都要全副武裝一樣,金盛瑾終于感受到了這個可怕的真實社會。

對他們而言,荒島才最能讓人安心的地方。
至于片子的結尾,也許是為了圓滿金玉蓮與金盛瑾之間的相遇,将他們在公交車上見面的場景完完全全呈現出來,似乎有點不太适宜。
本質上來說,這部片子就是一個寓言童話,荒島癡漢也好,自閉少女也罷,鴨船、炸醬面、魚、鳥、玉米等等,都隻是一種超越現實社會的精神隐喻。
他們兩個最令人觸動的,不是最後的相遇,而是期間各自為了心中的信念而努力,用一種怪異的方式進行交流的舉動。
那是社會現實下兩個孤獨靈魂的精神對話。
夢中有多麼美好,現實中,就有多麼難得和殘酷。這大千世界啊,别迷了自己。
-END-
關注我,一起看更多電影吧!
喜歡的話,記得小手點一下轉發出去哦~
更多影評:石墨社(smshe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