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憶中的人是不能去見的,但也隻有親眼見上一面,才會放下。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三十年代的香港頹廢而華美,那時的花樓,彎彎曲曲地延伸,十二少緩步而來,與擦肩而過的女子眉目傳情,那場景精緻如舊年畫。
踏過走廊,走進包廳,一轉身面前站着的便是一位女扮男裝的花容女子,目光流連間,瞧他那微揚的嘴角,眼中帶着的欣喜神色,便可知十二少已然心動。

圖片發自簡書App
這廂襄王有夢,神女卻還未動情。十二少一次又一次的探訪,知曉如花的欲擒故縱卻欣然配合,為她放煙花,送對聯——“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
那時的如花眼中仿若有星辰流轉,擡頭卻見十二少坐于窗台之上,纨绔之至,越又慵懶潇灑之至。這樣的男子,溫柔細膩,無人會不愛他。
我們都知道十二少最終負了如花,他抛下她偷生,他讓她獨自在忘川河旁等了五十年,他沒有根據暗号如期赴約,可是十二少終究是愛如花的。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每天坐于窗台之上,目送着如花離開,他看似無喜無悲的外表,心中是多麼的不甘,他過完二十多年逍遙自在的太子爺,到頭來,越要依靠自己心愛之人做妓女來包養自己。
正因為他恨,他恨自己身無長物,無法養活自己和如花;但也是因為他愛,所以放棄雍容華貴的生活,甘願與如花清貧地生活在一起,所以他願意放下公子哥的架子,跟着如花去拜師學藝。

圖片發自簡書App
他心中有多拒絕,可面上還是乖乖應下來,過往的華貴生活讓他多麼的驕傲自尊,可是如今他為了如花,甘願去做在當時是下三濫的戲子,他放棄顔面,隻為了給如花一個安穩的家。
他終究還是愛如花的,可以想見他在劇場外面的地攤上看到胭脂扣時,眼中必然劃過一絲欣喜,他終于自己賺錢給如花買了一份禮物,他也小心翼翼地送給如花,在心中幻想她會多麼開心。
可是他終究還是一個養尊處優活了二十多年的少爺,他無法做到真正的與過去的生活告别,他開始動搖了,可是他還是舍不得如花,而如花早已看出十二少對自己的愛不如自己愛他那樣濃烈,她做不到讓十二少和他的表妹淑賢一起生活,她的愛太過的偏執。
于是他們約定一起自殺。

圖片發自簡書App
是刻意還是命運,再深究也已無意義。十二少沒有死,若說他對如花深愛,那為何不再自殺一次,也許死過一次的人,就會頓悟一些事情,最終十二負了如花。
可是十二少後來的人生過得也并不好,他與淑賢結婚照裡緊鎖的眉頭,敗光家産最後回到梨園卻永遠隻是一個小配角,後來妻子早逝,兒子與他反目成仇,你問這是不是他的報應,也許是他在懲罰自己吧。
最後的他,已經沒有了半分當年貴公子的做派,可是他對如花應當是沒有忘記半分,他步履蹒跚追趕着越走越快的如花,說着“原諒我”。而最後卻隻是如花的死心:
“十二少,謝謝你還記得我。這個胭脂盒我挂了53年,現在還給你,我不想再等了。”
鏡頭回轉到兩人相遇之時,人生若隻如初見,可是他們再也回不去了,有的也隻是天人永隔。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