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一個人,等了前世,等了今生,值得嗎?

沒有值不值得,隻有願不願意。

一生一世隻為一個人,值得!

-- 《鐘馗伏魔:雪妖魔靈》

...


      鐘馗的傳說由來已久,古書記載他是唐初長安終南人,生鐵面虬鬓,相貌奇異;然而卻是個才華橫溢、滿腹經綸、學富五車、才高八鬥的人物,平素正氣浩然,剛直不阿,待人正直。

      相傳唐玄宗在一次外出巡遊後忽然得了重病,用了許多辦法都沒治好,非常着急。一天夜裡,他夢見一個穿着紅色衣服的小鬼溜進皇宮來偷他的寶貝,于是憤怒地斥責小鬼。這時突然出現一個戴着破帽子的大鬼,把小鬼捉住并吃到肚子裡。皇帝問他是誰,大鬼回答說:臣本是終南山進士,名叫鐘馗,因為考試落榜無顔回鄉,一氣之下就在宮殿的台階上撞死了,死後,我就開始從事捉鬼的事。

唐玄宗從夢中醒來後病就好了。于是他命令當時最有名的畫家吳道子把夢中鐘馗的形象畫下來。此後,鐘馗作為捉鬼之神的地位就逐漸确立,在民間,人們用他的形象制作成各種藝術品,放置在住宅裡或大門口,希望驅逐邪惡,獲得平安。

      作為一部有關鐘馗的電影,《鐘馗伏魔:雪妖魔靈》算是一部不錯的作品。整部電影的傳承了傳統魔幻劇“仙魔大戰”“正邪之辯”的主題,以鐘馗、張道仙、雪晴三個人的視角展開故事,那個集合妖魔能量的魔界之靈是整部電影的中心線索,故事從魔界之靈開始,也以魔界之靈結束。

      在這個電影裡,雪晴是一個關鍵人物,她在整部電影裡的作用甚至超過了幕後操縱一切的張道仙。寒窗苦讀的書生,風華絕代的美人,這俨然是傳說中的絕配,雪夜的相逢讓他們結緣,一段凄美的愛情故事從此生發。“金榜題名娶嬌妻”是萦繞在無數讀書人心中的揮不去的夢,鐘馗為雪晴畫像,心中已暗暗生情。雪晴不久便登門拜訪,“等一心上人,等了前世,等了今生,值得嗎?”雪晴問。

      鐘馗不答,他不知道什麼是前世,什麼又是今生。

      雪晴是受命而來,臨行前,魔君對他說,“你去蠱惑人心,小心被人心蠱惑。”雪晴沒有想到的是,與鐘馗的結緣,真的觸動了她的内心。兩人以梅為證,成天作之合。

“如果我是妖,你會愛我嗎?”雪晴問。她可能不知道的是,人妖殊途不是嘴上說的,作為凡人的鐘馗根本不能理解她的世界。果然,鐘馗說,人妖殊途,亘古不變。

      難道妖的愛,配不上人的情嗎?其實不是的。

      從古至今,中國人講究門當戶對,跨越門第的結合,必然引起兩種不同價值觀的沖突,這不是一個人的問題,而是整個世界賴以運行的規則。鐘馗說的,和雪晴說的,并不是一件事情。

      等一個人,等了前世,等了今生,值得嗎?鐘馗遭人陷害落榜,觸金榜而死,被别有用心的張道仙所救,騙他成魔。張道仙将鐘馗培養成了優秀的斬妖士,就這一點上來看,張道仙是成功的,鐘馗果然沒有讓他失望。

      自己是妖,卻要去捉妖,矛盾嗎?電影其實在剖析一個問題:妖是什麼?

      是人心。鐘馗問:我斬妖士,隻為斬妖除魔,如何救得了魔界?他的答案是:成魔,救天下。

      《悟空傳》裡說,我若成佛,天下無魔;我若成魔,佛奈我何。一念成魔,一念成佛,鐘馗最終大徹大悟:神與魔的區别,不在表面,而在人心。魔身和法相都不是他的本性,他還是那個醉倒在梅樹下的鐘馗,還是那個憤而觸壁的鐘馗。

      鐘馗問雪晴,“值得嗎?”

      “沒有值不值得,隻有願不願意。一生一世隻為一個人,值得!“鐘馗頓悟了生死,一切神魔生滅,都抵不過人心;雪晴愛一人至死,得一解脫。

      最後,他們都放下了。

        2015年上映的《鐘馗伏魔:雪妖魔靈》,之前看了好幾遍,今天偶然刷到,心有感觸。第一次寫影評,業餘輕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