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部優秀的反戰影片。

先贊一下最後的一個遠景長鏡頭。艾哈邁德聽着尼卡喜歡的樂曲,開着吉普車離開,沒入層層疊疊的群山中,鏡頭慢慢拉起,一片壯闊的山河。如果不是發生了戰争,這片土地該有多麼美。

最妙的是,艾哈邁德的吉普開着車燈,刺穿了黃昏的夜幕,在遠山的道路中踽踽而行,那燈光就如同伊沃的智慧,指引着艾哈邁德的人生之路,即使戰争未盡,前路不再是迷途。

故事的叙事結構很簡單,最傳統的套路,設置了沖突和兩難,把敵我雙方局促在一個狹小的時空中,矛盾無處不在,是引領劇情發展的關鍵,艾哈邁德要殺死尼卡,伊沃不讓,最後達成妥協,等尼卡養好傷後再動手,然而同在一個屋檐下,慢慢消解了仇恨的程度,畢竟大家都是人。

而故事的轉折之處,設計的也很巧妙,一隊不告而來的士兵突擊檢查艾哈邁德,認為他不是車臣人,要開槍射殺他的千鈞一發之際,尼卡出手相救,兩人居然為了對抗共同的敵人,并肩戰鬥。可惜的是尼卡最終被流彈所殺,艾哈邁德也最終從戰争中醒悟,認同了戰争的無意義。

其實,界分是人類沖突争鬥的根源。人都是一個老祖宗啊,非洲智人所生,而不同的價值觀,把人類界分又界分,不同的種族、宗教信仰、國家、地域,把人類切分的七零八落。

要知道,每一次界分,就創建了一層沖突與競争,就像宗教的界分,三大宗教(猶太教、基督教和伊斯蘭教)之間的戰争已經持續了數千年。

為了價值觀而戰,其實是為了虛無而戰,價值觀就是裝在你肉體上的軟件,你投胎到另一個地方,裝的就是另一套軟件。

所以,大家非洲智人的胚子都一樣,世界本應大同,忘掉那些界分的标貼吧,還世界以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