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飛的《後翼棄兵》上線以來,豆瓣評分已經達到9.2分,該劇從名字到劇情走向都和國際象棋分不開,而且女主下地每盤都是真實對局。我看見過的所有劇評都沒有提國際象棋的東西,正好自己會下一點,打算盡自己所能把女主最後怎麼赢的講清楚。
我還原了劇中比較明顯提及的10盤女主下的對局,發現每盤棋都伴随着女主的一次棋力和内心的成長。

1, 後翼棄兵是個啥?現實中女性得過世界冠軍嗎?
在大衆視野裡上一次因為國際象棋引起轟動的事件,還應該是1996年當時的世界棋王卡斯帕羅夫和電腦深藍上演的人機大戰,雖然沒有幾年前的人工智能阿爾法狗戰勝圍棋選手那樣熟悉。

尤其是我們中國觀衆相對于歐美人,對國際象棋的規則更加不熟悉,所以為了更好地理解本劇,還是要簡單介紹一下國際象棋。
國際象棋和中國象棋有很多相似點,比如都有車、象、馬等棋子,當然棋子的走動規則稍有不同,這裡指簡單說說,足夠大家看懂劇就好。

其實劇集第一集女主學下棋的過程之所以拍得那麼長,就是想讓觀衆也跟着了解一下,這樣後面的劇集看起來會更容易理解女主在幹嘛。

王(K)隻能橫、豎、斜走一格,後(Q)可以沿着橫、豎、斜走任意格,象(B)隻能沿着斜線走。

車(R)可以沿着橫豎走任意格,馬(N)依然走日字,兵(P)隻能向前走,吃子隻能斜着吃,但是一旦走到底線就可以升變為皇後。這一點非常重要,在最後的大決戰中女主就是用了這個方法才獲勝的。

為了方便理解可以看下圖,簡單來說後的威力最大,而赢棋就是要通過各種棋子捉死對方的國王,讓其無路可走。

劇集第一集中‘’老師‘’教女主說國際象棋棋盤每一個格子都有名字,橫向上從左到右棋盤被标為a,b,c,d,e,f,g,h,從上到下依次标為8、7、6、5、4、3、2、1,8x8正好是64個格子。

劇中每個人下一步棋就在小本子上記一下走法,比如皇後(Q)走到f3格,就可以記錄為Qf3,象(B)走到b6格,就是Bb6,以次類推。


說回劇名,一開始它的中文譯名是女王的棋局,明顯是錯誤的,因為Queen Gimbit是固定用法,專指國際象棋中的一個開局定式。當然這裡的Queen也是在雙關,指的自然是我們的女主。

國際象棋有很多開局的固定走法,每一種走法都有自己的名字,比如西班牙開局,西西裡防禦等等,多到一本書都寫不完,這裡不展開了。

劇名《後翼棄兵》也是一種開局,我們看國際象棋棋盤,(如下圖)國王右側的叫做王翼,皇後左側的叫做後翼,在開局中如果走出下圖樣子,也就是雙方依次走出1,d4,d5,2,c4,之後就叫做後翼棄兵開局(因為走的兵都是後翼一側的兵)。

雖然劇集名字是這個,但是整部劇中隻有在最後一局大決戰中女主才第一次采用這一開局,并且獲得了勝利。這當然也是預示着女主的自我救贖,第二部分會詳細說明。
對于這個開局隻需了解,相對王翼兵開局,後翼棄兵開局往往導緻棋局中心封閉,局面比較複雜。在高水平選手的比賽中更加常見(因為更複雜)。

其實現實中在國際象棋曆史上還沒有出現過女性登頂世界冠軍的情況(這裡指的是男女都參加的情況,因為現實中一般男女分賽),之前女選手小波爾加曾經憑借2715分等級分殺入世界前十,她職業生涯後期持續多年隻參加男子比賽,而且在比賽中戰勝過同時代很多世界上最優秀的男性棋手。

現在國際象棋等級分世界排名第一的是來自挪威的卡爾森(2863分),女子第一是中國的侯逸凡(2683分),雖然這個積分在男子組隻能排名8名左右,但是在女子組已經一騎絕塵無人可以撼動。

2, 大決戰女主究竟厲害在哪裡?女主每一局棋的複原
其實劇集中每一集幾乎都會有一盤詳細交代的棋局,每一次女主無論是勝利還是失敗都會伴随着一定的成長和進步。

第一集明顯是女主學習的過程,第一盤棋自然是輸了,但是這裡就可以看出女主喜歡進攻的下棋風格。

在簡單地走出下面的局面後,女主走馬,選擇進攻白棋的皇後和f3格的兵,當然她沒有看出這是初學者常會掉入的陷阱,因為下一步白方皇後到f7就會将殺。

之後的女主開始展現自己的天賦,經過很短時間的學習,女主已經可以很輕松地赢下和“老師”的棋局了,兩盤如下,請注意第二盤中,女主雖然将軍獲勝,但是可以看出來棋盤上她少了一個馬一個象,可以推測她是故意棄掉這兩個子進而大力進攻的。

這也反映出女主擅長而且喜歡進攻的風格,為了進攻和赢棋不顧一切。


從第二集開始女主長大後就在母親的支持下開始在州和全美的比賽中嶄露頭角,尤其是在和周冠軍的比賽中,女主第一次來了大姨媽,但是她仍然獲勝了。


這裡就不一一分析對局了,可以看出女主獲勝一般是在中局,也就是下到中間階段就擊垮了對手的防守,應該說她是很喜歡這種感覺的。


當然她也因為心焦氣燥而輸過,但是很明顯對方看出了她将來大有可為,後面的劇情中兩個人還在一起集訓,為女主戰勝世界冠軍博格夫做準備。


當然女主也第一次在比賽中很紳士地在獲勝無望的情況下選擇主動認輸,這也是國際象棋是紳士運動的體現,最後大決戰時,博格夫也沒有強行走完那一局,而是努力無望後就認輸了。


當然女主向博格夫挑戰前還戰勝了很多人,尤其是一個蘇聯的13歲少年給女主造成了很大的麻煩,還好第二天再戰的時候,女主找到了狀态,很快獲勝。
而且在參加比賽的間歇,女主還和兩個男生有了更親密的接觸。

女主和世界冠軍在劇中一共下了3局,除了最後的大決戰那局,前面兩局鏡頭不是很多,女主似乎都是很快敗下陣來,這裡要注意的是,女主都是走的博格夫很擅長的開局變化,尤其是第一次,她居然在外号是“西西裡防禦大師”的博格夫面前走這路變化。

可以看出來,女主即使輸棋也依然是在進攻中輸掉的,可以說她不擅長防守,也可以說她天生就是進攻型的棋手。
最後大決戰的這局棋無疑是最精彩的,其實可以看出來劇組的用心,因為這盤棋其實是以現實中的一盤對局為基礎在創造出來的。1993年伊萬丘克和一位美國特級大師的對局,當然在36回合之後劇集做了改進。

請注意這是女主在劇中第一次執白棋走後翼棄兵開局,可以說到最後一集才點題。博格夫毫不客氣地選擇接受棄兵,雙方開始真正的戰鬥了!
在經過一番較量之後,來到了中局階段,這個時候雙方已經經過了幾個小時的鏖戰,博格夫提出封棋,第二天再繼續。當時雙方已經下成了如下的局勢,應該說是均勢。

當時是1960年代還可以封棋,現在因為人工智能的強大運算能力,這個規則已經被取消了。
當然博格夫還是有優勢的,那就是他們整個蘇聯的高手晚上都會來給他分析棋局,而相對來說美國人一般不會這樣做。但是女主的幾個朋友還是打來了長途電話給他支招。

比賽重新開始後,博格夫前面幾步還是在女主等人的預判中的,但是後面博格夫挺兵之後,女主隻能相信自己的直覺了。此時博格夫提出了和棋。


這時候最戲劇性的一幕出現了,女主擡頭看向天花闆,那個能在腦中高速分析棋局的超能力再次發威。女主拒絕和棋,而且找到了十分出人意料的招法。

那就是棄掉自己威力最大的棋子皇後,幫助自己的小兵走到低線升變為皇後!!!

棄後的就是為了消滅可以阻止升變的黑方的這匹馬!!!

這是何等的膽量和精确的計算啊!!!這個招數一出,博格夫基本敗局已定,小兵的升變已經不可避免,雖然又下了幾步,但是已經不影響整體局勢。
這裡後面女主為什麼挪了一下王就赢了呢?其實是博格夫打算在被将死之前動用所有棋子瘋狂進攻,因為隻要給女主機會還差一步就要将死他了。所以他必須每一步都将軍,讓女主騰不出手走絕殺的一步。

所以當女主終于把王走到了安全的位置,也就是博格夫無法在将軍拖延時間了,當然博格夫也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女主走完這一步之後,他選擇了認輸。

就這樣女主靠着不服輸和天才的一步棄後戰勝了世界冠軍!!!

當然了這裡也是對應着女主的成長,她之前陷入酗酒不可自拔,這次的棄後就是要舍棄很重要的東西,才能取得人生的勝利的意思!!
女主完成了自我救贖!!!看上去對自己很重要的東西,其實有時候阻礙了自己最後的成功。
多說一句,雖然劇組已經足夠用心,但是最後大決戰中在牆上擺的棋譜還是有一處小錯誤,這裡象和皇後的擺放出現了錯誤,位置對調才對。

3, 除了大女主成長的主題,不要忘了冷戰和天賦
本劇很明顯是一部大女主爽劇,她一路過關斬将最終成為世界冠軍,這裡面女權主義的主題還是比較好理解的。但是這裡面還有一個暗含或者說隐藏的背景,就是故事發生的1960年代正是冷戰的高峰,而國際象棋也是冷戰的一部分。

沒錯,當時的冷戰不隻是東西方兩大陣營在政治、軍事、經濟領域的競争,即使在體育、音樂、乃至本劇中的國際象棋也成為了二者競争的戰場。

雖然在其他領域雙方互有勝負,但是在國際象棋這個戰場一直是前蘇聯呈現壓倒性的優勢。下圖是二戰之後曆屆世界冠軍名單,可以看到除了美國人鮑比費舍爾外,其他人都是前蘇聯或者解體後的俄羅斯棋手。

多說一句,鮑比費舍爾虎口拔牙,破天荒地從蘇聯人手裡拿走世界冠軍後,被全美國人民視為民族英雄,但是他并沒有參加衛冕賽,從而失去棋王稱号,這也是曆史上唯一一位不戰而敗的世界冠軍。晚年他還因為違規去南斯拉夫參賽而被美國政府通緝,最後流亡國外直至去世。
說回劇中的女主人公,她在飛機上就遇到了美國政府派出的負責監視他的官員,之後她不但赢了蘇聯世界冠軍博格夫,而且是在對方的主場莫斯科赢下了比賽,而且不要忘了她一路上勝了好幾位蘇聯棋手,可以想見她後來會得到美國人民何等的寵愛。

而且她性格上的古怪似乎也和鮑比費舍爾有的一比。
而這種可以說是天生的性格也造就了她的成功。如果總結她為什麼可以成功的話,天生的國際象棋天賦當然是最為重要,其次就是她可以排除其他幹擾,或者也可以說是她不合群的性格。

當然她的努力、第一位老師以及母親的支持都是必不可少的,但是沒有以上兩條這些就都毫無意義了。
就像劇中曾經訓練過女主的州冠軍和全美冠軍一樣,他們的努力程度很有可能要超過女主,但是顯然他們的成就是微不足道的。

最後用一個細節結束本劇的分析,那就是女主在巴黎和一個來自前蘇聯的13歲小孩下棋的時候,不但赢了人家,還問人家長大想做什麼,小男孩表示想當世界冠軍,女主問之後呢?小男孩無法回答,于是自由的主題呼之欲出,一波遵照内心尋找自我的價值觀成功輸出,看的時候你找到了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