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獨自在海邊徘徊,那時我是焦慮的。

當我知道你在來的路上,那時我是幸福的。

當我聞到椰子的味道,那時一天才是美好的。

謝謝你,來到我孤獨的王國。

從此我們有了第一次的四目相對,第一次的重逢,第一次的排練。

因為有你作為我的“敵人”。

我想變成你,想為了你成為更好的自己。

長大後,心中的“親密”已然變為迷戀。

海邊旭日東升時的确認,夕陽西下時的告白,終成觸碰你的借口。

從今以後,這就是我們的“秘密”,“可以嗎?”

(前三句來自對惠特曼的詩《當傍晚時我聽說》的改寫)

...

3月份以為泰國的《假偶天成》會是今年最出色的腐劇,5月韓國播出的《你的目光所及之處》更新了我的認知,直到日本漫改作品《到了30歲還是處男,似乎會變成魔法師》将腐劇的評分刷新到了9.2的高位,但是這一切随着《以你的心诠釋我的愛》(也叫《一心一譯》)第三集的播出都不重要了。

...

因為熒屏史上最出色的腐劇、耽美劇誕生了!

(上面提到的3部劇也非常喜歡,并且都看過,這不是拉踩隻是說心中的評價,同時這裡的腐劇耽美劇指的是有明确同性之間感情故事線的電視劇)

...

本劇剛開播的時候它5集的體量讓我以為又是一部泰國校園流水線腐劇,但随後每一集的播出都刷新着我的認知,第一集是普通7分劇,第二集是8分比較優秀的作品,等到看完第三集我不得不宣布耽美電視劇史上第一神劇誕生了!

...

很多人說本劇是劇版的《暹羅之戀》和《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我很同意這種觀點,而且不單單指的是它如電影般的畫面質感。

...

它拍攝上的用心,演員演技的出色,劇情之流暢細膩,取景地普吉島之漂亮等等優點就不再贅述,我其實更想說的是它讓觀衆剝離了獵奇的心态,不在關注于某某某攻X某某某受的人設,而是展現了兩個男孩的初戀故事,而且這個愛情被表現的極盡真實與暧昧。

1,謝謝你來到我孤獨的王國

兩個男孩德(Teh)與歐兒(Oh.aew)第一次相遇在考試成績公布的現場,因為對爆竹聲音的共同“害怕”,他們同時遮住了耳朵,有了第一次對視。

...

德因為有一個非常優秀的哥哥,從小即使加倍努力也會籠罩在哥哥的陰影裡,直到他發現母親似乎對自己從事演員的活動感到驕傲,于是在情感被壓抑的時刻,他選擇盡最大努力成為演員。

而歐兒在一個相對富裕的家庭成長,雖然更為自由和快樂,但同時也很難對事情有持續的熱情和奮鬥的動力。

...

直到遇到彼此,他找到了努力的目标,他看見了更自由的“自己”。

我被你吸引,我想成為你,或者說想成為更好的自己。

...

老師選擇歐兒出演《劍月傳奇》的男主角,而德在後台和他一起說台詞,一起做武打動作,兩個人成為了互為鏡像互為對方影子的關系。

雖然因為誤會,兩個人有一段時間沒有聯系,但是再次的重逢,還是燃起了新一輪的“模仿”。

...

德開始也用發膠凹造型,拍相似的照片放在IG上。

(居然有影評大号不理解這個行為,兩個人本來就不是死敵,看見對方賬号粉絲這麼多,自己也相當演員的德即使處于一争高低的心理也會這麼幹啊,下文還會仔細分析)

...

而歐兒之所以把自己的IG賬戶運營到9萬粉絲,恰恰是為了證明自己已經有了可以為之奮鬥很長時間的事情了。

當然最能體現兩個人的“影子”關系的一點,無疑是兩個人争先恐後地和自己的“暧昧”對象發展戀愛關系。

...

歐兒找機會和柏石(Bas)以補習的名義獨處,甚至刻意地讓兩個人的腿觸碰在一起。

看到這一切的德則和丹吻了起來。

...

在加拿大的同志電影《M/ M》中,兩位主角就因為彼此外型上的相似而陷入了一種對對方的病态迷戀中,其中一人腿受傷後也要打折另一個人的腿,來達到兩個人的同步。

...

兩個男生的愛戀中,除了男女在一起時會有的愛戀,吵架等等,還因為雙方都是男性而有競争和自戀的成分。

劇中德和歐兒就因為想考取同樣的專業而存在競争關系。

同時你想成為我,而我又喜歡你的前提下,我是不是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在和自己談戀愛呢?是不是某種程度上的深度自戀呢?

...

古希臘神話中就有一位叫做那西斯的少年,因為愛上自己水中的倒影,而茶不思飯不想,最終憔悴而死。

而在德和歐兒的關系中,對方即是自己以外的一個獨立的個體,可以與之發生愛戀的關系,同時對方某種程度上也是自己,而人們顯然在愛人之前先愛自己,于是一種自戀+他戀的無比牢固的情感紐帶就建立了起來。

...

(男女和男男的愛情本質上是一樣的,隻是細微之處稍有不同,男男因為同性别更了解對方,男女因為不同性别而充滿神秘感,更加有驚喜,并無誰比誰更好,隻是不同)

2,第一次不知所措的極緻暧昧

...

劇中德和歐兒的暧昧一點也不輸于《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中的Elio和Oliver,甚至更加吸引人是在于,兩個人都是第一次面對這樣的吸引力,他們手足無措,他們不知道該如何表達,于是他們借助一切肢體甚至眼神接觸的機會來搞暧昧!

...

雖然第一集的關鍵詞是敵人,但其實在德的中文練習本裡寫滿“敵人”的那頁紙的後面就寫滿“親密”。

就像“愛”的反義詞并不是“恨”,而是不關心。相反“恨”和“愛”隻有一線之隔。

...

所以兩個人冰釋前嫌之後,隻是補習了一段時間,關系就變得和過去一樣親密。

而在畫面中最突出的表現是德對一切椰子味的東西迷戀,因為歐兒的洗發水是這種味道。

...

于是乎他開始迷戀自己曾經認為很難聞的椰子,他對着有椰子味的筆寫成的文字開始不停地吸!

...

其實氣味對喚起性欲相當重要,即使人類自己沒有意識到,但是男性女性分泌的荷爾蒙有很大一部分是通過散發氣味而吸引潛在配偶的。

...

而這又和愛情的三要素——親密、性吸引力以及承諾息息相關。

兩人分享着彼此諸如還是處子之身的秘密,以及一起補習和跑步在内的長時間的陪伴都是為了親密關系。

...

對彼此的嫉妒心理暗示着對承諾的期許,也就是說對方不能和别人做相同的事。

而性吸引力在第三集的最後體現得最為明顯。

...

歐兒走出浴室之後,兩個人無所适從地試探着對方,如果是有經驗的情侶,此時無疑會做諸如接吻牽手的動作,但是此時隻有18歲左右的兩個人,卻在用頭蹭胳膊。

因為歐兒的小動作,德順理成章地為他撓後背,于是一場尺度不大卻非常欲的戲出現了。在德懷裡的歐兒明顯更加确定自己的感情。

...

但此時察覺到對方帶給自己性吸引力的德克制的停了下來,兩個人自始至終都沒有明确是情侶關系,他們如在海邊一樣的互動,最是那青春第一次的暧昧。

...

3, 伏筆、細節與中文

本劇制作精良的一個表現就是它豐富的伏筆與細節。

除了椰子味道的指代作用,我想2個人在第三集中海邊等待日出時,為對方帶上的扶桑花我認為也有隐藏的含義。

...

因為扶桑花的花語是新鮮的愛情和微妙的美,與兩個人的初戀相吻合。

同時還有一種說法是,扶桑花戴在左邊,表明希望擁有一個愛人,而戴在右邊,表明自己已經有愛人了。

下圖中歐兒給德戴在了右側,寓意不言自明。

...

而在後來歐兒發在IG的照片中,自己的扶桑花也從左側變為了右側!!

當然色彩上也有細節可以挖掘,比如紅色似乎和歐兒有某種對應。

...

他的衣服大多數是紅色的之外,還吃紅色的刨冰,另外德在和丹接吻之前玩弄了好一陣丹的紅色畫筆,似乎也意有所指。

當然劇中大型的雙标現場就更加明顯了。

...

當丹希望德早上4點陪自己的時候,德是拒絕的。但是相同的時間,他卻主動地給歐兒打電話,叫醒對方之後還一直陪着。

正是通過上述的伏筆和細節,讓我們更好的理解兩個人物内心世界的轉變,讓故事更加完整,這也是本劇可以得到高分的原因。

...

當然本劇像任何其他劇一樣,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第一集開篇的部分設計還可以更好,歐兒的第一場神廟哭戲也還有提升的空間。但是這并不妨礙本劇成為我最喜歡的腐劇,因為我在他們身上看見了年輕的自己。我相信他們的故事可以讓很多人共情。

...

當然劇情中貫穿始終的中文元素也是亮點,作為人設隻是學習啟蒙中文的兩個人,他們已經說得足夠好,而且中文歌也不錯,印有“月亮”兩個字的德的T恤也很有味道。

最為戳中我的一點是每一集的主題居然也是用中文表達的,它們依次是——“敵人”、“親密”、“秘密”。

...

那麼這部劇你覺得“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