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動是本能,拒絕是責任。
影片《廊橋遺夢》開頭,弗朗西斯卡去世,子女們回來給她奔喪,卻被律師告知,他們的母親要把骨灰撒在羅斯曼橋之下。
難以置信的兄妹倆看了母親留給他們的自傳之後,才明白原由,也知道了他們的母親生前那段不為人知的動人愛情故事。
那是多年前的一個夏天,弗朗西斯卡的丈夫帶着兩個孩子一起去了鎮上,她沒有同行,而是選擇留在家裡。
結婚以後,丈夫跟孩子就是她生活的全部,她一直在圍着家庭打轉。
現在,一直忙碌的弗朗西斯卡終于有了自己的假期。
獨自一人在家時,她會把頭發散下來,坐在拉着窗簾的客廳裡,聽自己喜歡的音樂,喝着咖啡慢慢享受。
她會在走進房子的時候把鞋脫在外面,光着腳進屋。
她無比享受一個人的時光!
羅伯特出現在一個晴朗的午後。

迷路的羅伯特,停在弗朗西斯卡家門口問路。
解釋不清的她,決定跟他一起去往羅斯曼橋。
不知道她對他是不是一見鐘情,不過她看見羅伯特的時候,頻繁的肢體動作,不似四十歲已婚婦女的成熟,倒像是一個少女。
在車上,兩個人一起抽煙、聊天,漸漸的熟絡起來。
在橋上,她通過橋廊的縫隙小心翼翼的偷看羅伯特。
之後二人一同回家,弗朗西斯卡又邀請羅伯特留下共進晚餐。
他給她講旅途中的見聞,她笑得前仰後翻。
她已經很久很久沒有這樣笑過了。
羅伯特走後,弗朗西斯卡久久不能平靜。
于是,她深夜驅車前往羅斯曼橋,留下紙條,約羅伯特第二天繼續來共進晚餐。
第二天,很久沒買過新衣服的她,還買了條漂亮的新裙子。
晚飯後,兩人情不自禁的擁抱在一起跳舞,然後走進卧室。
就這樣,他們倆一起度過了甜蜜美好的四天。
他們一起去野餐,像年輕人一樣約會。
他們一起去酒吧,推杯換盞,互訴衷腸。

家人們就要歸來,兩人不得不分開。
幾天的甜蜜時光成了一輩子難以釋懷的回憶。
弗朗西斯卡糾結、焦躁,她像年輕女孩一樣鬧情緒,跟羅伯特吵架,放聲大哭。
隻是因為想要知道羅伯特的心意,想要知道他是不是愛她。
羅伯特表明心意,邀請弗朗西斯卡一起走。
那一瞬間,她的心被幸福填滿,回房間很快收拾好了行李。
但是,最後她還是沒有跟他走。
丈夫跟孩子回來了,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從前,可是又好像沒有。
弗朗西斯卡跟羅伯特最後一次見面,是在一個大雨滂沱的下午。
站在大雨中渾身濕透的羅伯特,是來跟她告别的,也是來最後一次争取她的。
弗朗西斯卡的手死死的握住把手,可是最後她還是沒有勇氣打開車門離開。
看着羅伯特的車漸行漸遠,她痛哭流涕。
她說:我錯過了羅伯特,留下來是錯的,但是我走不了。
是的,為了她的家人不遭人非議,她走不了。
影片的最後,子女們還是尊重了弗朗西斯卡的遺願,把她的骨灰從羅斯曼橋灑下。
弗朗西斯卡把責任留給家人,把愛情留給了羅伯特。
子女受到母親的影響,也不再逃避,勇敢面對自己有問題的婚姻。
這部電影,其實是有許多争議的。
不少人都覺得,電影是用愛情的軀殼包裝了婚外戀,說到底還是婚内出軌!是不可原諒的!
但人性是複雜的,人是有欲望的。
電影不是在歌頌婚外戀,而是在講述女主為了家庭放棄愛情的這個選擇。
羅伯特說:“這樣确切的愛,一生隻有一次。”
愛情是很可貴,但是要在正确的時間出現才行。
我愛你,你剛好也愛我,這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而更難得的是在對的時間遇上這份愛!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面對無數誘惑,心動是本能,拒絕卻是責任。
或許這樣的選擇會讓人刺骨錐心的痛,但是誰又能保證現在看起來很美好的愛情不會重蹈上一段關系的覆轍呢?
如果,弗朗西斯卡真的跟羅伯特走了,那麼這份愛情估計最後也會淪為平淡吧!
很多東西就是因為有缺憾所以才完美,才讓人難以忘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