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電影,我隻會寫「觀後感」
文/山吧舞酒
我不會寫影評,所以之前從未寫過任何影評。
其實,我觀後感也沒有寫過,隻習慣于看完電影後在網上了解一下該部電影的評論,方便自己更好的理解。 作為一個能把《渡江偵察記》《地道戰》《地雷戰》等革命電影看了五遍以上的電影資深“看客”,如果一輩子“隻看不寫” ,顯然不科學,也不合常理。于是,就有了寫“影評”的想法。
後來發現,寫影評不是想寫就能寫的!看似簡單的事情其實是很有門道的。它是一件非要複雜的事情,寫出一篇既專業好看又備受推崇的影評文章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練就紮實的基本功。這個基本功不但包括一個人的文學藝術修養,還有專業電影知識的積累,不僅内容必須有深度、有觀點,還要考慮什麼“主題、意義、叙事、角色、視點、鏡頭、剪輯、聲音、動畫、特效”等等。
我想,寫影評是專業影評人士的活計,作為僅僅喜歡看電影的普通觀衆,既然不會寫,但又想寫下自己的分析和思考,真正獲得觀影的樂趣,那麼就隻能退而求其次,就寫點觀後感吧。所以,今後我寫的“影評”其實就是觀後感。這是我給自己的定位,希望關注我的人不要用專業的影評要求來要求我,謝謝你們的包容!
正當我充滿着“寫影評”激情的時候,終于被我逮到了一次機會——
日前,打開電視無意中看到電影頻道的畫面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但又完全想不起來電影的内容、人物、情節。再往下看,記憶才慢悠悠的打開,原來這是去年(2018年7月)在電影院看過的電影《邪不壓正》。我真不敢相信,時隔不到一年就能把看過的一場電影忘記得一幹二淨。但事實卻實實在在發生了。
頓時,我就打上了《邪不壓正》的主意,決定在《邪不壓正》中釋放自己“寫影評”的激情。于是,我又把《邪不壓正》認認真真的再看了一遍,還認認真真的把内容疏理了一遍。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一、 簡單介紹一下導演和演員
《邪不壓正》是由姜文自導自演,彭于晏、廖凡、周韻、許晴等主演的動作喜劇電影。
衆所周知,姜文喜歡在台詞上加入特有的幽默反映某些時代現實,喜歡自己的電影裡有火車、有少年、有槍聲,喜歡北洋時期的背景,喜歡把自己的思想植根于自己的作品裡。
說到姜文,我還想到在1998年前後自導自演的《鬼子來了》,在未通過審查的情況下,參加了戛納電影節,并憑借該片榮獲了評審團大獎,由于“違規參賽”,姜文受到了電影局“五年内不能擔任導演”的行政處罰。
從演員角度來說,我首先要推崇的是周韻飾演的關巧紅。她身上散發着獨特的俠女氣質,自然的帶着俠客的冷峻和冷靜。我覺得《邪不壓正》裡的“俠義精神”不是在李天然(彭于晏飾)身上表現出來,而是出在獨立和剛毅的關巧紅(周韻飾)身上表現出來。因為李天然喜歡在天上馳騁,關巧紅喜歡腳踏實地。
其次要推崇的是廖凡飾演的朱潛龍。我國明朝的開國皇帝是朱元璋,皇帝的象征是龍,而潛龍可指代太子。片中出現的一副朱元璋的畫像和朱潛龍合影,是為了表明自己和朱元璋的血脈關系,還特意隻用側臉并伸長下巴,甚至連胡子都和朱元璋整得一模一樣。朱潛龍則是因為十幾年前和日本人合作,成為北京一霸,想借着明朝皇帝血脈的名頭在北京稱帝。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有的影評認為,《邪不壓正》構建起了姜文的世界觀,男主角李天然簡直就是年少時的姜文。年輕時的姜文,也曾都不那麼通曉人情世故,喜歡獨自爬上屋頂對着星空療傷。而電影隻是多了屋頂上的浪漫主義——一個民國女子在放小腳,他為她着迷,幫助她,兩個人不經意間互為精神導師,在高高的鐘樓裡喝酒暢聊,互相戳痛和療愈對方身上的軟肋。
二、簡單介紹一下該片的故事
電影改編自張北海的小說《俠隐》。原著作者張北海,祖籍山西,出生在1936年的北平,是一名中國内地作家,也是台灣知名電影人張艾嘉的叔叔,他稱為“中國最後一個嬉皮士”。小說《俠隐》也被稱作“最後的武俠小說”,流露出了作者對老北平的懷念。
故事發生在1937年“七七事變”爆發之前,北平城的“至暗時刻”,一個身負大恨、自美歸國的特工李天然,在國難之時滌蕩重重陰謀上演一出終極複仇記。
“七七事變”之前的中國正處在國民黨政權名義上統一中國的時代,北平是日本、清王朝遺老遺少、列強外交使團等中外勢力盤根錯節、多方利益競相追逐的最佳場合。無論是李天然、藍青峰、朱潛龍,抑或根本一郎、唐鳳儀和關巧紅,大都能與民國曆史中的各方勢力一一對号入座。其中,身負家恨的江湖俠女關巧紅的原型就是北洋時期著名的女俠施劍翹。施劍翹,安徽人,潛心蟄伏十年,放小腳、磨槍技,終于在1935年找機會在天津親自刺殺了大名鼎鼎的孫傳芳,為父報仇。後被捕入獄,1936年被特赦。新中國成立後,她因病移居北京,病愈後又移居五台山修行。1957年當選北京市政協委員會特邀委員。1979年病逝于北京,享年74歲。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三、簡單介紹一下幾點體會 1〉 “父性”是姜文作品中繞不開的話題。
《邪不壓正》也不例外,主人公李天然有三個爸爸。第一個爸爸是三歲那年抱養他的師父。後師父一家被師兄朱潛龍聯手日本武士殘害殆盡。第二個爸爸是美國人亨得勒。他被藍先生從城樓上摔下緻死。
李天然聽信藍先生的謊言,認賊作父。當他救下奄奄一息的藍先生,還是忍不住淚水潸然地問:到底誰才是我爸爸?藍先生也給出了明确的答案:你先别管你爸爸是誰了!你該有你自己的兒子了!一句“你該有你自己的兒子了”,讓28歲的李天然醍醐灌頂。
2〉朱潛龍很會做戲,這使他赢得了人心。
當年師兄朱潛龍為奪地賣給日本人種鴉片,夥同日本人根本一郎殺了師父師娘師姐師弟四人。多年後,成為身負名望的警察局局長朱潛龍卻反将躲過一劫的李天然描繪成一個賤淫不成反起殺念的欺師滅祖之徒。他為師父塑了像,年年跪拜祭祀,還極盡羞辱之能事地李天然塑成了一條狗,跪在師父面前贖罪。
在大部分人心中,朱潛龍就是正義,任何罪亂都能被他輕易化解。沒有人懷疑過,朱潛龍話語的真實性。
事實卻截然相反。電影告訴我們,擁有話語權的一方不一定就是正義的一方。
3〉對既定目标不付諸行動,再多的理由都是借口。
李天然和大多數人一樣,一直在用自欺欺人的手段來粉飾那個脆弱無能的自己。
關巧紅告訴李天然,複仇從來都隻是一個人的執念,并不是其他人的執念,所以不能期待别人來完成自己的目标。從始至終,所能依靠的隻有自己本身。
複仇不必仰仗他人,一杆槍足矣!
4〉我們與祖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李天然問他的美國父親亨得勒,為何你的車不讓行人?亨得勒回答,因為這是在北平。
李天然與亨得勒誤闖入日本軍事禁地,但亨得勒的一本護照卻讓日本軍隊跟在毛驢後面不敢越雷池半步。
亨得勒與藍青峰對峙的時候,亨得勒一語道破天機:“中國人和日本人在我眼裡就是穿着衣服的猴子。”
在擁有絕對實力的美國人面前,中國和日本兩個東方大國根本沒有什麼地位可言,隻是“猴子”而已。

圖片發自簡書App
四、反思:曆史隐喻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李天然能夠“躲避子彈”,仿佛義和團“附體”。
李天然一人單挑多位日本兵,讓《邪不壓正》有了抗日神劇的特質。
有評論認為,電影中的藍青峰、朱潛龍,抑或根本一郎,是李天然頭頂的“三座大山”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我想,姜文的這種曆史隐喻一般人看不出來,那這種隐喻還有存在的必要嗎。
(完)
謝謝您的閱讀!
感謝您的點贊!
您的光臨是我的榮幸!
如果需要多一點了解我的文章,請移步:
【往期回顧】
二、《五絕·跟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