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樓話心

密陽
讓我們按時間順序,而不是按電影發展來客觀回顧一下申愛的悲慘人生:
為了愛情過早的放棄了成為音樂家的夢想;丈夫有了别的情人,後又車禍身亡;帶着兒子來到丈夫的故鄉密陽,豈料兒子竟被綁架,最後還慘遭撕票;兒子死後,開始信仰基督教以求得救贖,結果發現心中的痛苦根本無法消除;企圖報複上帝,卻緻使自己精神崩潰……
這樣一系列讓人喘不過氣來的悲劇發生在一個女人身上,我似乎隻在魯迅的《祝福》中見過。祥林嫂被迫嫁人,丈夫病故,兒子又被狼叼走,想捐門檻贖罪,希望最終破滅,終于發瘋。
如果說造成祥林嫂悲慘人生的,是萬惡的封建社會,那麼生活在現代的申愛又是因為什麼而落得如此凄涼的下場呢?
命運的作弄當然算是一個幕後黑手,但是,我認為真正的元兇還另有其人。
影片中有一點讓我特别在意,那就是每當面對一個悲劇時,申愛總是十分積極的想要走出悲劇的陰影,然而她的努力不僅沒有幫到她,反而引發了另一個更大的悲劇,着實讓人唏噓。
例如,丈夫死後,申愛帶着兒子來到丈夫的故鄉,希望在對愛人的追思中開始新的生活。(這簡直就是一個浪漫愛情悲劇的典型橋段嘛!剛看開頭時,我差點以為一段美好的回憶即将展開。)
兒子遇害後,申愛也一度試圖通過宗教信仰獲得心靈的平靜,她試着原諒殺害兒子的兇手,但當她得知犯人早已在祈禱中得到救贖時,申愛再次憤怒了——“除了我,誰是原諒他的上帝?”這次的爆發與祥林嫂的絕望非常相似,那是失去信仰的巨大恐懼。
人們不是提倡忘掉痛苦,積極面對人生嗎?為什麼申愛這麼做了,卻仍然讓自己更加悲慘呢?
仔細思考一下,你便會在申愛的“堅強”與“積極”中發現問題。
剛剛在密陽安家時,弟弟曾來探望申愛,言語中,我們得知,原來申愛的丈夫早有外遇,隻是她一味的逃避真相,固執的堅守那虛無的愛情。
終于發現,原來這個女人的“堅強”隻是建立在自欺欺人的基礎上。
在虛假的信念指引下,申愛一步一步走向了悲劇的深淵:明明家裡沒什麼錢,卻到處打聽房地産投資事宜,結果引起旁人的歹心,使兒子遭到綁架;明明無法原諒殺害兒子的罪犯,卻努力要求自己寬大為懷,急于表達如上帝一般的恩賜……
終于哭笑不得的發現,一切的悲劇都是由自己親手制造。
女性的天真與脆弱才是真正的緻命兇器。
倘若申愛能夠早點面對丈夫背叛的事實,早日堅強獨立起來,而不是自以為浪漫的去丈夫的故鄉定居;倘若她量力而為,不去勉強做一些超過自身能力的事情;倘若她能正視自己的命運,找到一個更為正确的信仰……也許一切将會不同。
對于申愛,觀衆隻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全度妍的演技着實了得,女性的脆弱與痛苦被她表演得絲絲入扣。
宋康昊飾演的角色是個喜劇人物,也許他的作用正是為了綜合電影中過剩的悲劇情緒,讓觀衆容易接受吧。
宋康昊吼的那句“請你重新振作起來吧!”令我十分感動。有時候,這些市井小人物更能坦然的面對人生的悲歡。
歡迎關注我其他的娃兒們:
最新影評《日日是好日》:禅茶一味,生活的高級儀式感
短篇小說《晚來團扇風》
中篇小說集《人性志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