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真實事件改編,關于考試作弊的故事。
男女主都是家境不好的學霸,心理軌迹卻似兩條錯開的線。
女主小琳從一開始就是作弊團夥的主心骨,校内考試作弊是她想出的暗号,SAT作弊是她計劃的方案,面對各種突發狀況是她冷靜解決。而在最後,她幡然悔悟,就此收手,選擇了自首坦白。

男主班克最初正直而單純,同學抄答案的請求他斷然拒絕,看到作弊行為果斷舉報。告狀的一系列連鎖反應,最終使得他遭受了報複,被揍得鼻青臉腫,仍在垃圾堆裡,最重要的是他因此錯失了獎學金。
這時女主走到他面前說:你不作弊,世界照樣欺騙你。
男主向現實屈服了,他做了以往最不屑的事,為找人揍過他的富二代搞答案。他說,至少還能有去錢。然而運氣很糟糕,他被抓了現行,隔間門被撞開的最後一刻,他删掉了手機的聊天記錄,隻說自己在查電子詞典。
計劃成功了,男主卻被學校退學了。
這次男主沒有那麼崩潰,他想繼續這份營生,想幹一票更大的。他做了一份詳盡的計劃,遞到女主面前。然而女主說,她不做了,威脅她也沒用。

故事之于女主是浪子回頭,心靈救贖。于男主而言,卻似命運的捉弄。
最戲劇的是,影片中沒有真正的反派。找人暴揍男主又扔去垃圾場的男二,其實也不過是個不知底層疾苦的富二代,心地還是向善的。
想不出答案就習慣歸結于命運,是命運給男主開了個大玩笑。一般的影片唏噓幾聲就過去了,但考試作弊這個題材太現實了,學生時代誰沒經曆過或目睹過幾場作弊。
說到底,男主的原則,或者說是價值觀太簡單了,沒有經過思辨的打磨。
最初他堅持不作弊,真的是因為覺得作弊可恥嗎?聽到同學說3000泰铢借抄試卷時他難以置信避之不及的表情,我更相信是從小誠信考試的教育在他價值體系中自然而然打上的烙印。
他接受了教條,但沒有理解誠信的價值和意義。
相比之下,女主對此的理解更具有思辨性。她覺得她沒抄,給别人抄不叫抄;學校能靠教育謀财,她也可以。這些影片前期的想法不免有些幼稚,但至少經過了獨立的思考。
而男主的價值觀,在一場考試3000泰铢增加到100萬時,就崩掉了。誠信考試被考試賺錢所取代,完完全全的取代,怯懦中蠻橫生長出一股賭徒意氣。至于曾經的正直,更準确的說是單純,直到影片的終結也沒有重拾。
從臨門一腳拿獎學金本碩博連讀,到被退學。不能不覺得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