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每個人都有一種懷舊情懷,懷舊作為一種情感表達,而這種情懷作為一種情感潮流,在電影中也得到了充分的體現。

懷舊,是時間、空間連續性斷裂的焦慮呈現。新世紀以來經濟的高速發展和生活節奏的加速,個人生活的連續性在時空變遷中不知不覺斷裂了。如果不是借聚會、婚禮這樣的場合,異國歸來的陳孝正不會重遇鄭薇,陳尋不會無端懷念起遠赴異國的方茴,林一也不會反思紐約生活暗藏的無奈。時間流逝,空間改變,最能将懷舊擴大化。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除了懷舊,這些青春片無一不是在講述迷失和尋找的故事。陳尋重返高中校園的籃球場,發出了想從這裡重新來過的呼喚。陳孝正也對鄭薇表示了想重新開始的願望。青春片中的懷舊主體,幾乎都想重新找回迷失的時光,尋求個人曆史的連續性。對于不同代際的人而言,或許懷舊的表象變了,但本質并沒有太多變化。懷舊,不過是時空意義上的一次精神返鄉。

簡單一說,後來的故事都因懷舊而展開……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那些年,那些刻骨銘心的愛戀,是否讓你再見還會紅着臉,或是紅着眼。你想着曾經那個愛着的女孩嗎?

朝氣,配上生澀的愛情,引起了許多人對于青春的回憶。每個女生的青春裡,或許都有一個像陳尋那樣活潑陽光,讓人忍不住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他身上的男生。同時也會有一個像喬燃一樣,溫柔如和風沐雨潤物細無聲的男孩子。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每個男生心裡,或許也都有一個像方茴一樣吸引你但是你又追不到的女生,如果追到了,也會遇到性格與方茴完全不同但同樣光彩奪目的另一個女生。他們會在其中搖擺不定,甚至不自覺地成為渣男。

電影通過這樣的癡男怨女般的人物群像進行傳神的塑造,展現出了陳尋和方茴的若即若離、喬燃和方茴的遙不可及、趙烨和林嘉茉的陰差陽錯、林嘉茉和蘇凱的無緣無分。這些人物被放大到了讓觀衆百爪撓心、茫然若失的程度。拿陳尋和方茴來說,他們關系的惡化是在配角沈曉棠的出現,沈曉棠和陳尋暧昧,糾纏不清。方茴為了懲罰陳尋的變心,便用自己的處子之身來和陳尋的舍友發生關系,這讓所有的觀衆無不感到痛惜。

...
圖片發自簡書App

電影對于方茴這種“怨女”人物形象的設置,讓曾經的癡男陳尋成熟後的追憶帶着遺憾,為記憶中的青春增添了悲劇色彩,放大了影片的懷舊情緒,同時,也帶給了觀衆一次自我遺憾的情感彌補,實現了懷舊情感上的共鳴。

...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後整體來說,《匆匆那年》無論是在畫面、叙事方式還是人物形象上都将懷舊情緒表達得淋漓盡緻。遺憾的是,影片展現青春美好的一面并不多,更多的是消極的,給觀衆帶來的壓抑負面情感較多,或許這就是我們經常所說的“殘缺的美”吧。

透過影片,我們可以明白過去的快樂也好,傷痛也罷,終究會被時間磨平,當回憶起青春的點點滴滴時,最多的隻是懷念,不悔夢歸處,勿恨太匆匆,就讓過去的點點滴滴永遠留在心裡的一個角落吧。

...
圖片發自簡書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