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自網絡
昨晚和老婆一起看了黎巴嫩導演娜丁·拉巴基的電影《何以為家》,心中感觸頗多,分享如下。
整部電影是圍繞着12歲的小主角贊恩展開的,不知道是影片有删減還是導演刻意為之,很多陰暗的情節都是用側面的鏡頭描寫來表現,讓影片觀賞起來不會那麼沉重和壓抑。
贊恩一家是叙利亞到黎巴嫩避難的難民,我想贊巴的父母一定是知道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這句話的。雖然他們所處的環境非常惡劣,但是他們還是不停的造人。孩子多到什麼程度呢?多到從頭到尾我都沒數清到底有幾個娃。

圖片來自網絡
影片前期花了很多鏡頭描寫贊恩和小他一歲妹妹的生活,細心保護進入青春期妹妹的贊恩看起來很有小男子漢的氣度,那種雖弱小卻盡全力保護妹妹的勇氣讓人動容。也是因為不滿父母不顧妹妹的哀求狠心賣掉妹妹的行為,才選擇了獨自一人離家出走。

圖片來自網絡
離家出走的贊恩遇上了同樣是黑戶的黑人清潔工泰格斯和她因為害怕被遣送回國而極力隐藏起來的兒子尤納斯,并展開了一段溫馨搞笑的贊恩帶娃的故事。歲月并沒有對這個隻有12歲的苦難孩子溫柔以待,很快泰格斯就因簽證到期被抓了,隻剩下贊恩和尤納斯一同生活。
一個12歲孩子的責任感有多強,讓影片中的贊恩來告訴你。通過搶比他還弱小孩子的奶瓶,冒充當地困難戶領取政府救助,賣違禁藥品,他做到了一個孩子為了活下去所能做到的一切。拼盡最後一口糧草的贊恩最後無奈的選擇把尤納斯賣給人販子,以換取他偷渡出國的資金,離開這個讓他做夢都想逃離的地方。

圖片來自網絡
回家拿證件的贊恩無意中得知他的妹妹已經死亡的消息,憤怒讓他失去了理智,提刀砍傷了雜貨店主妹夫阿薩德,也因此锒铛入獄。一天,贊恩在監獄裡面給直播節目打了一通電話,說要起訴自己的父母,跟影片開頭的一段完美的連接了起來。
也是因為這通電話改變了贊恩的命運,他獲得了公開起訴自己父母的機會。他控訴他的父母隻生不養,他控訴這個世界不給他一絲機會做一個正常的人。

圖片來自網絡
他的話語敲開了一扇扇麻木的心門,喚醒了人們心中的愛,也為自己的勇敢赢得了一個好好活下去的機會。
寄人籬下沒有出頭之日的絕望并沒有壓垮一個單薄的少年,隻要夠勇敢,不斷嘗試,人性的光輝終能沖破黑暗,遇見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