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雪映窗

行至中盤的《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以下簡稱《知否》),熱點不要太多。林小娘下線領了便當,“此段落極度舒适,建議反複觀看”;平甯郡主去盛家提親,大娘子實力打臉,趾高氣揚裡早也沒了當日的低眉順眼;明蘭與顧廷烨的官宣CP上線,兩個苦命人終于走到一起……

這部由趙麗穎、馮紹峰、朱一龍主演的《知否》,正在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漸入佳境。從開播初期對納征、聘雁、投壺、馬球的全景式民俗展現,到家居陳設、服裝造型、色調韻緻所折射的古代美學,再到如今跌宕起伏的情感歸屬與命運走向,話題持續發酵的《知否》,隐隐然已有2019年第一部爆款之勢。

...

可以說,從“打怪升級”的宮鬥,到更具生活煙火氣的生活圖景,《知否》在古裝劇的“舊瓶”裡裝入了家庭倫理的“新酒”。在以古鑒今的現實主義創作思路下,《知否》通過聚焦數個家庭的成長經曆與婚姻生活,不僅展現了意味隽永的古代風俗畫,更折射出中國社會綿延至今的家庭觀念——從《知否》中看到婚姻家庭的現實投影,正是這部古裝劇的高光之處。

閨閣故事裡的現實情感

由知名網文小說改編的《知否》,一開始映入觀衆眼簾的,是新鮮有趣的古代女子閨閣生活圖景:她們能與男子同上家塾,能投壺打球又能插花做茶,即便尚未出閣,也能在元宵燈會上賞燈,甚至博得頗有詩名的風評。

能夠覓得良配,收獲後半生穩穩的幸福,正是古代世家女性的最好命運。《知否》裡最舍得濃墨重彩,也最讓觀衆牽腸挂肚的,正是宅門後院女性的情感走向與婚姻歸宿。其描摹的女子群像,正以明蘭、如蘭、墨蘭、華蘭為主。

盛家的女兒們,或因嫡庶尊卑有别,或因教養家學各異,或對婚姻判斷不同,養在閨閣時拌嘴鬥氣,走出家門後卻是天差地别,人生之路大不相同:

...

華蘭

處處舉止有度的華蘭,本以為尋得良人,卻沒想到多年未有身孕,在婆家飽受刁難。作為嫡長女,她背負着家族的重擔,未出閣的妹妹能否收獲良宿,與她幹系甚多。作為傳統女性的典型代表,華蘭在婆家受氣忍讓,回到娘家卻不敢訴苦。

...

如蘭

養在大娘子門下的五姑娘如蘭,和其嫡母一般胸無城府。大大咧咧的她和四姐姐墨蘭争氣拌嘴,并非要奪到心意的郎君,而是看不慣林栖閣的做派,良純的個性實在與步步陷阱的後宅格格不入。卻沒想到,她眼見文炎敬的真心實意,欣然出嫁。

...

墨蘭

墨蘭受到林小娘的真傳,抱着鯉魚躍龍門的幻想,先是巴望加入齊國公府做那正妻,眼見小公爺實在對她無感,借馬球機會又與伯爵府的嫡子搭上。為飛上枝頭變鳳凰,她不顧名節貞操,與人私會珠胎暗結,走上與其母親一模一樣的路。

...

淑蘭

遠在宥陽老家的淑蘭,以經商之家嫁入秀才之門,本以為能提振社會地位,獲得讀書人家的尊敬,卻未成想遭到了“軟飯硬吃”的夫家。婆婆刁難,丈夫眠花宿柳,一場和離大戰道盡了女性依附男性的悲苦。

...

明蘭

從小喪母的明蘭,眼見弟弟未曾出聲就憋死腹中,母親病危時無人援手,喪禮時人人裝得悲痛,事後卻又家庭和美、父慈子孝,見識了後院是刀劍無眼的戰場,她不得不小心謹慎、忍讓蓄勢。在情感上,與小公爺愛而不得,最終與顧二叔結為夫婦。

乍一看,《知否》是與現代疏離的古代女子圖鑒,再細想,卻隐藏着獲得幸福的情感密碼——要“母憑子貴”的華蘭,難道不是當下“産婦跳樓”所引發的女性權利大讨論?淑蘭所遭遇的,難道不是富家女遇上鳳凰男的古代版?如蘭、墨蘭與明蘭的不同命運,卻也足夠給女性鏡鑒,愛情總歸是勢均力敵與通情共感,總要“一生一世一雙人”,才能收獲幸福。

由此可見,閨閣裡的現實情感,正是《知否》有代入感的關鍵。

後院風雲觀照家庭哲學

收視率占據2019開年大劇的C位,《知否》的過人之處,還在于塑造了人設鮮明、性格迥異的配角人物——

盛老太太、孔嬷嬷、常嬷嬷的“硬核奶奶團”,是曆經風雨的“黃金段位”選手。後院讨生活多年,她們洞悉一切“魑魅魍魉”,三觀正、道理明、手腕狠,一出手就是“絕殺”。

墨蘭與林小娘、朱曼娘、小秦氏則組成“白蓮花園”,或是“情深不能自抑”,或是“柔弱不能自理”,或是“慈母多敗兒”,蒙蔽得盛紘、顧廷烨、顧偃開組成了“瞎眼組合”。

...

從“硬核奶奶團”到“白蓮花園”再到“瞎眼組合”,這些人物與主角們一道,完成了古代家庭風俗畫的全景式描摹,擁有了相當多元的現代闡釋意義。

明蘭、如蘭、墨蘭截然不同的性格與婚戀觀,來自于家庭教育的不同。宮裡的孔嬷嬷來教習插花與茶道,三位盛家女兒的出發點各不相同。大娘子希望如蘭學得名門閨秀的教養與體面,好在婆家撐起正妻的牌面;出身、才藝、外形都不輸嫡女的墨蘭,自然也要學習這大家女性的習氣,為日後攀上高枝未雨綢缪;老太太要明蘭學習的,是為人處世的道理與洞悉人性的通透,絕非手藝而已——顯而易見,父母教給子女的,是眼界與胸懷。

...

怼天怼地、承擔了網友相當多笑點的大娘子,善妒卻又無容人之量,暴躁卻不含害人之心,大娘子與盛紘的相處,是失敗夫妻的樣本。但是盛家二子盛長柏帶着新媳婦上門,當媳婦被公婆“生兒育女、早晚聽訓、伺候公婆、輔佐丈夫都不可懈怠”刁難時,他站出來溫柔地怼了回去:“夫婦一體,需得各司其職,方能後院安穩,兒子替不了新婦生育,新婦也不用替我承擔前程的重擔了。”尊重妻子的盛長柏,由此被稱作“最佳老公”。

...

子女與父母的關系,也在《知否》被讨論多時。當朱曼娘把昌哥兒抱走,帶着蓉姐兒一路找尋的顧廷烨,被明蘭借用《戰國策》觸龍說趙太後的故事點醒:是做錦衣玉食的侯門将女,還是混迹漕幫江湖浪蕩?“别因為自己的一時意氣,耽誤女兒一輩子”的話打動了顧廷烨,“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的情感觀照,可謂古今相通。

“一切曆史都是當代史。”《知否》看似講述遙遠的古代故事,卻無一不具有鏡照今人的現實意義與家庭哲學,自然能引發當下觀衆的情感共鳴。

金鷹獨播劇場花式營銷助《知否》領跑

共73集的《知否》已行至中盤,無論從話題熱度抑或收視率來看,它都領跑開年大劇,隐然已有2019年第一部爆款劇之勢。1月17日數據顯示,在湖南衛視金鷹劇場播出的《知否》收視率為1.552%,市場份額占到了5.705%,遠超同類競品。其話題熱度更是一直維持高位,從馮紹峰收眼藥水上熱搜,到林小娘下線領盒飯全網追劇,再到官方CP終于登場,恰到好處的花式營銷,踩準了《知否》的每個爆點。

借勢明星号召力,是影視營銷的常規打法。《知否》圍繞小公爺朱一龍、趙麗穎與馮紹峰的明星号召力,連推特輯、投票、超話等,挖掘出主演的話題潛力。角色與演員在播出後實現了相互成全,朱一龍成功從《鎮魂》裡的沈巍,變成了《知否》裡的“傻白甜”小公爺,其職業生涯再添代表作;而趙麗穎與馮紹峰,官宣CP兜兜轉轉終于在劇中走到一起,也與戲外産生輿情共振。

...

抓住配角獨具辨識度的傳播要點,進行延伸發散,《知否》不僅僅把目光聚焦在主角身上,還迎合了“配角出圈”的影視潮流。如盛老爺驚聞墨蘭與人私會,“一起學土撥鼠叫”的鬼畜視頻走紅,有抓取高亮細節引發互動的嗅覺,符合了互聯網的狂歡绯聞;被調侃為泥石流的大娘子,總是把一手好牌打到稀爛,“雞貓子鬼叫”“腦袋被豬油糊了”“混賬羔子”的怼人語錄,被放大提取,承包了《知否》的笑點;“硬核奶奶團”等深挖影視表演演技的“自來水”,“白蓮花園”還引發了表情包的創作風潮。

...

除此之外,《知否》還引導劇集内容對當代生活的現實投射,關于婚姻愛情的探讨發人深省。上文提及的情感、婚姻、家庭的熱點與爆點,均有恰到好處的物料投放與話題引導,最終帶來觀衆強烈的浸入感。

據悉,《知否》的花式營銷,來自播出平台湖南衛視金鷹獨播劇場的神助攻。話題的新鮮感、現實的煙火味以及獨樹一幟的宣發路數,少不了金鷹獨播劇場積澱多年的豐富經驗——作為國内播出時間最長的劇場品牌之一,金鷹獨播劇場自2003年創辦以來,就有“第一國民劇場”的美譽,擅長在全媒體平台進行精細推廣。

...

正是憑借觀照現實的價值體系,以及打法多元的花式營銷,金鷹獨播劇場在《談判官》《老男孩》等領跑2018年衛視黃金時段收視率之後,于2019年的開年大劇之争中,再度占領了C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