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發《尺八•一聲一世》觀影交流活動的推文,破天荒地在朋友圈發了四次,以前的原創文,一般隻發一次。
寫推文前,其實我不知道何為尺八,看了藍蓮花推的小視頻片段,心裡想:就是它了,是我心裡的聲音,我,終于和它相遇了。
竹帶根,連接地,其枝向上,連接天。由此制作的尺八,有根有莖有靈魂,它發出的聲音,是風吹過樹林,浪嘯過大海,空靈、蒼涼、幽遠,是聯接大自然和人心的使者,是打通自然、人和靈魂的聲音,似乎将你帶入另一個空靈的世界……
一聲一世,一聲亦一生,一生一世,尺八,是自然的聲音,傳達靈性,震憾心靈,一音成佛……
有一種聲音,其實它就駐在您心裡,而尺八,勾出了您靈魂中的聲音。
它是心靈的聲音,是我們的聲音,中國古老的聲音,應該讓更多的人與它相遇。
當時手術初做,仍投身了公益推廣的工作。小衆的藝術,向來曲高合寡,難為大衆接收,但這次,卻是我看的藝術電影唯一爆滿的一場,也是唯一電影結束後所有觀衆坐着久久不動還沉浸在音樂中的一場。
我的旁邊,媽媽帶個小女孩,女孩尚不識字,每到字幕翻譯處,媽媽就輕聲一句句念給小女孩聽,這樣的孩子,想來長大後一定會懂得欣賞她生命中的美。

觀影後的交流會亦爆場,尺八傳人肖老師和刁老師,現場演繹了尺八的發展和傳承的過程,兩種流派各自獨立而又交融發展。正如影友藍蓮花所說:
“現場聆聽了來自中國傳承于日本肖乃華等兩位老師演奏的古曲。身心似乎被那遠古詩畫田園山野的《三谷》、充滿禅意古樸靜深的《虛玲》擊中,感受到這幾乎在中國失傳的古樂器尺八的無窮魅力,欣賞那飄渺懷思、蒼涼沉穩、悠遠綿長的的韻味;對肖老師堅持到日師承習尺十五載、格守傳統回國弘揚尺八古樂而贊歎!
一部電影的藝術和力量,一部電影的影響和擴展,一部電影的魅力和互動,一部電影的幕上和幕下,一部電影于弘揚傳統文化,在這個仲夏美好的假日,在綿陽中環藝術廳相遇! ”
很多影友說不虛此行,影友Gypsy和尺八的緣份深深地打動了我:
“第一次接觸尺八是在三年前,一個充滿煙火氣的場合。晚上和同事聚會撸串,席間他的朋友背着一個行囊,看外形像劍客随身攜帶的兵器。
好奇心驅動之下,開啟了這段與尺八的奇妙緣分,當晚的話題從唐宋文化、中日交流,一直談到明暗對山流、章戒師兄……沒錯,就是昨天觀影分享會上的肖老師。也不出大家所料,我一晚上都沒能喚醒那支尺八。
就像所有相忘于江湖的故事一樣,這三年,我除了在2016年最後一天整理思緒、把那張銘有“章戒”字樣的尺八照片放在朋友圈九宮格的第二張,此外的所有時間和精力,都耗費或耗散在繁雜瑣碎的無邊事務中,與尺八的緣分竟無寸進,那位田姓朋友再未相遇,那讓人心頭一顫、思緒遠飄的竹澗氣流聲于我漸行漸遠。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也許吧。上周,和我的領導、良師益友賈姐談起吟誦,也是天南海北意興盎然,鬼使神差的我提到想看一部最近上映的電影《尺八·一聲一世》,無奈還沒抽出空就找不到排片的影院了。
未曾想,沒幾日她便将丹菡老師關于參加這部電影觀影交流會的鍊接和好運一并發給了我,我也得以在三年後與尺八再續前緣。
觀影中,一種既陌生又熟悉的感覺一直圍繞着我。中國傳統文化在異國他鄉的漂泊沉澱,日本人的工匠精神和家族經營,台灣老師門牙略爆的親切感,河南少年幾近孤獨的默默求索,佐藤康夫老師眼神裡近似殉道的笃定,山海老師那句“如果你可以不在意穩定性和地位去做一件事情,那麼你會得到很多很有趣的收獲”。
放映結束時大家沉浸在音樂裡久久沒有起身那一幕……種種,我歸結為:尺八有靈。
交流會上才發現肖老師就是那位傳說中的“章戒師兄”,唏噓。
近距離聆聽兩個不同流派老師的親身演繹,在古拙入定和心神激蕩之間來回往複,神遊。
最後,感謝中環影院對藝術電影的堅守,期待這段尺八緣的更多延續。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别重逢。
尺八,你好。
……”
其實,這便是緣份,尺八,亦是與我們的久别重逢。
因了尺八,又讓我們同頻的人相遇。
感謝肖老師刁老師精彩講解和演奏,感謝中環堅持藝術之心,公益放映組織這一次别開生面有意義的觀影活動!
錯過這次活動的友友,千萬别錯過這次觀影。

二、同頻的人必将相遇
第一次見思思老師,是在活動中她表演茶藝,優雅從容;第二次見到,也是在一次大型的活動中,聽她侃侃而談人的色彩、服飾的搭配。
進了她的群,才知她是某大學禮儀老師,聽她講服飾禮儀,看她的每次着裝,精緻得體,極有氣質。
第三次、第四次……仰慕之心漸生。
但每次,我都是悄悄地看,靜靜地聽,偷偷地喜歡,遠遠地欣賞,偶爾在她的群裡發一兩篇原創文,尋找同頻的朋友。

有日一位姐告訴我,她看了我的文,想認識我。我向來粗陋,如野草般野蠻生長,平日總布衣加身,素顔朝天,對自己形象疏于管理。見她,總有些情怯,便覺能遠遠欣賞她就好。
這日,尺八推文一發,她信息馬上來了:“怎麼報名?"
最後說:“我們可以見面了。"
其實,我們早就見過面,隻是她将那些文字的主人和我對不上号,精神上我們早已相見。
就這樣,因了尺八,我們有了真正形式上的見面,但那日我因緊張活動的開展,并未交談。
第二日,相約吃最有煙火氣的串串,馬上要和心儀很久的美女見面,心中突然有一點點小緊張小激動。
早對外貌無所謂的我,也想挑件好看的衣服,以免同桌拉低老師顔值氣質,無奈久病未鍛煉,晚上吃吃吃,肥了丹菡,瘦了衣裳。
隻好選了件寬寬松松的花布衣,抹了口紅,讓她面見真人。
大抵氣質高雅的人,總會讓人産生距離感,然而,與思思老師的相處卻是如沐春風。
思思老師挑的這個店,倒有幾分特别,牆上的畫有着四川特有的風情,恢諧風趣的字讓人莞爾,就連最初的鍋底裡的油,也印着一個發字。
味道自不必說,連雅緻如蘭的她坐在裡面也毫無違和感,反添幾分親近感。

一聊開,我們話題不斷,從孩子、茶藝、思維導圖到禮儀到電影,雅俗共賞,一見如故。
恰巧當日打卡是:宜同頻。
同頻方能産生共振,同頻方能相互吸引,同頻才能相互欣賞,同頻終能相見。
一切都很美好,一切都剛剛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