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是一個發生在我們身邊千千萬萬但并不被關注的生命故事之一,籍由孫甯導演團隊的珍貴視角鏡頭,呈現在我們面前。沒有了解,便無共情,便無更多的思考和理解,孫甯團隊用五年的堅守和等待,拍攝出這部真正屬于中國人自己的全景聲鳥類紀錄電影,為我們打開了了解蒼鹭世界窗口,帶我們走進蒼鹭的世界。

如孫甯導演團隊的拍攝過程一般,澤一的鳥生也注定是曲折的,應該說每一個生命能在大自然生存下來都充滿曲折,都是一個奇迹,生存永遠比想象中更艱難。澤一隻是其中一個平常而獨特的生命之一,他代表的是蒼鹭這個群體的生存現狀。

每一個生命的出身都帶着偶然性和必然性,都是極其幸運的,都是大自然選擇和淘汰的結果,澤一也不例外,他隻有躲過喜鵲的侵襲、人類的偷盜、風雨侵襲并得到母親足夠的耐心等待和愛才能破殼而出。

出殼後不能脫離鳥巢、不被其他鳥類傷害還要母親能為他捕捉到足夠的食物,才有可能成長到可以獨立飛翔覓食的階段,僅就這兩個階段,任何一個環節出錯,小澤一的生命都将不再。

特别是媽媽的那份堅守令人動容,澤一孵化時間遠長于同類,爸爸己棄家而去,然媽媽仍獨自堅守,克服重重困難方等到澤一的破殼而出,唯母愛的偉大方能在有可能是根本孵不出的情況下仍充滿信心的堅守,這也是人類與動物之間共通的偉大天性。

澤一無疑是其中的幸運兒,能活下來的蒼鹭都是幸運兒,才能成為我國僅存的一萬隻蒼鹭之一。

紀錄片的每幅畫面都極其美麗,四季更替,雲卷雲舒,展現了大自然美麗而原始的色彩,自然而美好,充滿詩意。

美好的背後,依然是殘酷的自然法則,優勝劣汰,物競天擇。澤一的生命并非一帆風順,“厄運總不會隻光顧一次,幸運也是如此。”媽媽不再歸來,澤一為饑餓所迫,不得不飛翔,自我覓食。

覓食的過程也會經曆母親所經曆的,被更強的同類侵占勞動成果,尋求别的家庭幫助時被作為入侵者被驅逐,隻有變得更強大才能生存下去。

隻有那些具有非凡意志的個體,才能成為大自然的寵兒,它勇敢地擊敗比自己強大的侵占者,奪回自己領地,學會了凝視閃電,成為媽媽一樣的捕魚高手。


...

成長的過程往往伴随着痛苦,伴随着撕裂,伴随着離别,伴随着孤單無助和等待。澤一千辛萬苦找到媽媽陸平的一幕是最虐心的。才發現以為抛棄自己的母親其實是已折翅,媽媽并未抛棄澤一,對鳥類來說,沒有翅膀意味着沒有生命,見到母親最後一面,他們沒有語言,沒有擁抱,隻是相互遠遠的凝望,而陸平,選擇了悄悄隐沒在澤一看不到的世界裡靜靜離去。

有一天,也許我們也将變成折翼的天使,我們這代人的下一代大多獨生子女,是否我們也能如陸平般愛得如此深沉?


...

有了母親的成全,自身的努力,成為孤兒的澤一雖然在冬季落單了,但仍等待春天的到來,在逆境中沉潛,以無數逆風飛翔,換一身堅強,頑強地活了下來,有了自己的巢,趕跑入侵者,迎來了佳偶,雖然産下的蛋被盜,生存空間被人類過度開發,但它有足夠的耐心去等待去堅守,澤一必然會等待到它的一個又一個春天。

同樣經曆等待的還有孫甯劇組,蒼鹭有個外号叫“老等”,以有耐心著稱,它可以一站三四個小時甚至半天,要拍攝它們,則需比“老等”還能等,一等便是五年,方等到“五年,三年,一個生命” 拍攝的主角澤一。個中酸甜苦辣,付出代價常人一定難以體會,才成就這樣令人震憾的記錄片,讓更多的人有機會看到那些被忽略的生命,感知他們生存的艱難。

同時,該片的背景音樂極佳,特别是當澤一追憶母子情時,那首《精靈的眼晴》情深意切,歌詞是母子對話的方式:

“媽咪,媽咪,我很乖。我已經學會了凝視閃電。媽咪,媽咪,我很乖。我多想天天和你一飛。”

“孩子,孩子,你别怕。閃電裡有雙媽媽的眼睛。孩子,孩子,你在哪兒?浪花裡漂着媽媽的眼淚。”

這是陸平與澤一的心靈對話,表達了澤一對陸平的依戀和陸平對澤一的牽挂。那份偉大的母愛展現得淋漓盡緻、催人淚下,唱哭全場觀衆。

...

跟着澤一,感同身受地經曆了他的故事,引起了共情,我常不由自主地想到我若是他,會是什麼感受,世間萬物皆有靈,每個生命皆不易,以後的每年冬天,我都将在屋外備上鳥類投食盤,希望能給更多的生命生存下去提供些許溫暖。

人與自然應該有更和諧相處方式,共生共存,和諧相處,方為自然之道。

澤一的故事并沒有結束,他和的伴侶還有更多未知而神秘的未來,他們生存區域被劃入黃河濕地自然保護區,生态修複工作正在進行,生命曆經苦難,靈魂一定有光。相信“曆經苦難的澤一活了下來,隻要不放棄希望,生命中遭遇的所有不幸,最終都會有美好來償還。”

生命值得等待,還好一鹭有你、有希望。


金句:

活着是追尋夢想的前提。

既使和最親的人搶處也需要磨合

沒有什麼能彌填補父母不在的空白,孩子都要學會等待,在等待中長大。

意味着獨立而饑餓是迫使他們獨立的最好方法,不去飛飛翔,生命就失去了意義。

隻有那些具備非凡意志的個體,才能成為大自然的寵兒。